作者 | 劉銀平
編輯| 付影
來源 | 獨角金融
國信證券在2024年減員1260人,在全部券商中排在第二位,僅次于中信證券,降幅為11.2%,其中一般證券業務減少1456人,同比下降20.26%。
除了對人員進行精簡,國信證券同時還對營業機構進行“瘦身”。自2024年8月以來,四個月共撤銷25家營業部、1家分公司。2024年上半年,國信證券大部分營業部利潤收縮甚至虧損,29個省市中只有3個地區營業部利潤增長。
自2022年以來,國信證券職工薪酬及占總營業成本比例持續下降,“降本”之下是否“增效”了?
2024年國信證券公布將收購萬和證券,業務整合之下,是否會繼續撤銷合并網點、對員工進行優化裁減?
1
一般證券業務縮減超2成,
投顧、保薦、分析師增加
2024年對證券從業者是充滿變數的一年,A股在沉寂了兩三年之后,于三季度末爆發,券商經營業績也迎來轉機。不過過去幾年市場下行、業績下滑、政策收緊之下,證券行業裁員、跳槽、降薪成為常態。
根據國信證券財報信息,自2023年開始員工數量開始減少,2022年末、2023年上半年末、2023年末、2024年上半年末員工總數(含子公司)分別為12189人、12088人、12027人、11271人。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下半年這一年期間,員工總數減少了756人。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末,券商登記的從業人數共33.63萬人,一年內縮減1.6萬人左右。
其中,2024年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廣發證券分別減員1389人、1260人、1113人,減員人數排在前三位。
中信證券員工減少幅度較大,有一個原因是部分員工劃轉到子公司,2023年3月中信資管注冊成立并于當年11月正式展業,2024年1月有298名員工由中信證券轉至中信資管,如果這部分員工不算在中信證券減員名單中,國信證券實際減員數量可能要超過中信證券。
2024年國信證券減員比例達到11.2%,其中一般證券業務人員減少1456人,同比下降20.26%;投資顧問、保薦代表人、分析師數量則都有所增長,分別增加151人、34人、11人。
證券業務智能化、線上化水平不斷提升,一般證券業務、證券經紀人之類的人工密集型崗位需求下降,從業人員不斷減少。證券經紀人縮減明顯,不少人轉崗為投顧崗或營銷崗,證券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是一個趨勢。國信證券的證券經紀人已在2021年清零。
證券行業從業人員,通過入門資格考試,注冊之后可從事一般證券業務,包括自營、經紀、承銷、投資咨詢、受托投資管理等業務,此外,證券公司相關業務部門的管理人員也有很多都是一般證券業務崗。
圖源:罐頭圖庫
投資顧問、保薦代表人、分析師等更加專業的崗位,需要參加考試或有一定工作經驗才能獲得相應資格。比如分析師崗位,需要具備證券專業知識和從事證券業務或證券服務業務兩年以上經驗。
投顧、保薦代表人、分析師人數整體呈上升趨勢,則顯示券商對專業性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加。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整體人員縮減是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結果,證券行業通過數字化轉型一方面可以降本增效,提高運營效率,另外一方面還可以有力應對市場競爭壓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事實上,從微觀層面看,數字化轉型也是證券公司自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2
四個月關停26家營業機構,
營業部“成本效益”面臨考驗
除了對從業人員進行精簡,國信證券還對營業網點進行“瘦身”。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國信證券在全國117個城市共設立58家分公司、181家營業部,在前幾年總體保持穩定。不過2024年下半年以來,國信證券大刀闊斧地對分支機構“瘦身”,多次批量撤銷營業分支機構,四個月撤銷營業部25家、分公司1家。和上半年末營業部總數相比,關停的營業部數量占到13.81%。
根據國信證券官網2024年公告顯示,8月2日撤銷3家營業部,8月30日撤銷5家營業部,11月29日撤銷9家營業部,12月9日撤銷7家營業部、1家分公司,12月9日撤銷1家營業部。在網點撤銷公告中,國信證券解釋為“業務調整和服務升級”。
國信證券總部位于廣東深圳,注冊資本96.12億元,根據2024年上半年財報披露的數據,廣東地區的營業網點數量最多,共71家(含證券、期貨營業網點),占比27.2%,其次是浙江,共31家,占比11.88%。
2024年撤銷的證券營業機構中也是這兩個地區最多,廣東、浙江分別有7家、4家。
多數地區營業部營收及凈利潤雙雙下滑,2024年上半年營業利潤排名前5的廣東、浙江、北京、上海、湖北,營業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6.82%、7.91%、11.41%、4.83%、17.74%。這5個地區利潤降幅還不算大,部分地區營業部利潤降幅在50%以上。
29個省市中,只有四川、福建、遼寧這3個地區利潤增長;貴州、甘肅、新疆、河北、寧夏這5個地區處于虧損狀態。
圖源:罐頭圖庫
國信證券對撤銷營業網點做出回應,為進一步適應發展形勢,優化營業網點布局,提高網點經營效能,加強內部資源整合,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專業優質服務,國信證券根據目前網點布局情況,對部分地區的少數營業網點進行優化調整。
“券商撤銷營業部網點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意味著傳統營業部對券商的重要性逐漸降低。營業部對券商的貢獻主要體現在維護客戶關系方面,例如有的券商營業部網點雖然業績不佳,但是卻能夠維持公司在當地的影響力和客戶資源,在必要時反而對業務開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長期來看,未來撤銷營業部將是一種大趨勢,長期業績不達標的營業部網點被裁撤也是一種必然?!彼吻遢x說。
3
職工薪酬連續3年下降,
“降本”之后是否“增效”?
減員、關停營業網點都是證券公司在經營壓力之下“降本”的一種表現。國信證券撤銷營業部主要發生在2024年四季度,還未體現在最新的財務報表上,減員是從2023年上半年開始,在人力成本方面是否有體現?
2020年以來國信證券營業總成本整體較高,平均每年在100億元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成本為71.2億元,同比下降0.93%。
從人力成本來看,2022年開始國信證券的職工薪酬開始減少,其中2021年、2022年、2023年職工薪酬費用分別為75.03億元、50.41億元、49.71億元,2024年上半年職工薪酬費用為23.65億元,同比下降15.22%。
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職工薪酬占營業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65.11%、51.54%、47.48%、33.26%。
數據來源:國信證券財報
2022年開始,國信證券的職工薪酬以及占營業總成本的比例呈下降趨勢,減員之下確實起到了“降本”的效果。
除此之外,2022年以來應付職工薪酬也在下降,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分別為64.92億元、58.64億元、53.08億元、46.54億元。
應付職工薪酬是指應當支付給職工的各類薪酬福利,已計提還未發放,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和其他福利等;此外,金融行業高管的績效年薪一般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也算在應付職工薪酬中。
企業應付職工薪酬持續減少,也是企業縮減人力成本的一種表現,具體可能體現在調整薪資水平、減少福利待遇、減少員工數量等方面。
圖源:罐頭圖庫
除了職工薪酬費用減少,人均薪酬也在下降。根據國信證券公布的員工總數和職工薪酬,2021年、2022年、2023年員工人均薪酬分別為62.51萬元、41.35萬元、41.33萬元。
國信證券“降本”之后,是否達到“增效”目的?
2021年以前,國信證券業績穩步增長,2022年、2023年受大環境影響營收及凈利潤有較大幅度下降,凈利潤只有2021年的六成左右。
在2024年9月末A股強勢反彈的推動下,三季度券商業績明顯改善,但是受此前幾個月低迷行情拖累,前三季度整體營收、利潤表現一般。
2024年前三季度,國信證券營業總收入122.71億元,同比下降1.38%;歸母凈利潤48.79億元,同比增長0.1%。單三季度營業總收入45.13億元,同比增長6.58%;歸母凈利潤17.4億元,同比增長35.92%。
數據來源:Wind
總體來看,2024年國信證券營收表現一般,但是盈利情況好于行業平均水平,三季度凈利潤實現較大幅度增長,說明“降本”對“增效”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2024年12月,國信證券公布了收購萬和證券的新進展,擬以52億元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萬和證券96.08%股權。
相對于頭部券商國信證券,萬和證券算是一家小型券商,在規模上不是一個級別,業績波動也比較大。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萬和證券營業總收入分別為1.81億元、4.99億元、1.7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15億元、5874.94萬元、-0.24億元。
萬和證券總部位于海南??冢再Y本為22.73億元。根據官網信息,萬和證券在全國29個城市共有27家分公司、23家營業部,在廣東省的營業機構均在深圳市和廣州市,分別有10家、5家。
國信證券完成對萬和證券的收購后,網點、員工、業務如何整合協同?是否會進一步撤銷合并營業網點、減少人力成本?評論區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