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商業行為一定要在規則內做事,處處破壞規矩,會讓一個行業全都受害,極限壓價往往損人不利己,采購行業容易滋生蛀蟲,看似合法合規背后往往存在利益交換,只是沒撕破臉誰也不好說啥。
1月17號訊,廣東“高校采購項目遭超低價競爭”引發熱議,一高校定點采購項目被一家公司以1分錢金額中標,47家供應商報名,10家提供的報價,而中標的公司出價僅1分錢,顯然是故意搗亂,背后存在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信息技術服務定點采購項目采用公開邀請招標的方式,一共來了47家供應商報名,而其中10家給出了報價單,審核后,有效報價供應商也是10家,而價格方面卻天差地別,最高報價36000元,最低報價只有1分錢。
根據規則,采購報價時間截止后,采購人應當組成評審小組,對參與報價的供應商審核,成交公告中顯示,上述10家供應商均能響應采購需求,系統默認按照報價由低到高排序,默認最低報價供應商成為成交供應商。
這所高校給出的預算金額最高為3.6萬,有的供應商就按照最高價出,也有供應商為了中標采用低價競爭方式出價,最低的只出了1分錢,而服務內容顯然是有成本的,1分錢完全是賠錢干活,為何這家企業依然選擇這么做呢?
1月15號,采購服務的高校回應稱,他們聯系了成交報價方,對方說是為了刷業績數據,他們知道這個低價會中標,所以才報價1分錢,而學校了解了類似項目和案例后稱,中標公司的行為合法合規,但是可能不合理。
而此事曝光后,當地也關注到此事,學校也向主管部門說明了情況,此事是否有后續處理還不清楚。從采購流程上看,中標者完全是惡意競爭,這種行為背后還可能存在金錢交易,因為不合常理,畢竟干活掙錢天經地義,如果干活不為了掙錢,肯定另有所圖。
這種惡意競爭的行為也會侵害整個行業,采購方支持這種行為更是愚蠢,天上不會掉餡餅,但凡有點思考能力都不會找這種公司干活,對方花上萬的成本就為了掙1分錢?顯然不可能,要么是串通作惡,要么是惡意競爭,這種行為本身就是破壞市場秩序,應該予以禁止,針對此事你怎么看,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