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14時20分,隨著最后一節鋼桁梁在智慧纜吊系統牽引下,與前一梁段完成鉸接,實現精準吊裝到位,標志著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順利合龍。花江峽谷大橋建成后,不僅主橋跨徑居山區橋梁跨徑世界第一,更將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高橋。
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合龍儀式現場
花江峽谷大橋是貴州省六枝至安龍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由貴州交投集團投資建設,所屬橋梁集團承建。大橋全長2890米,主橋跨徑1420米,橋面到水面高度625米。大橋主橋共有93個鋼桁梁節段,梁段總重量達2.1萬余噸,標準節段總重約215噸。
花江峽谷大橋實現精準合龍
面對吊裝跨徑大、吊裝重量重的技術難題,如何讓鋼桁梁吊裝又穩又準?
“由于大橋位于被稱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之上,峽谷風環境復雜,對吊裝作業的安全和精準度帶來了一定困難。為了克服這一難題,我們通過風洞試驗、數字仿真技術研究,在主梁上首次采用水平穩定板抗風,這一創新設計既節約了造價,又提高了大橋的抗風能力,確保了吊裝作業的安全進行?。”六安8標項目總工劉豪告訴記者。
花江峽谷大橋最后一節鋼桁梁吊裝過程中
花江峽谷大橋最后一節鋼桁梁吊裝過程中
在600多米的高空進行吊裝,拼裝重達200多噸的鋼桁梁節段,最終誤差必須控制在毫米級內。面對吊裝跨徑大、吊裝重量重、精度要求高等挑戰,項目團隊創新使用了自主研發并迭代至第四代的智慧纜索吊裝系統,這一系統集成了智慧控制中心、30余套高清攝像頭及各類監測傳感器,能夠實時監測吊裝過程中的索力、位移以及卷揚機健康情況,實現了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監控和自動預警?。
劉豪介紹,傳統吊裝依靠人工操作卷揚機控制跑車,操作人員多,操作指令頻繁,易因誤操作或配合不當產生安全事故。吊裝過程各關鍵風險點監測數據還需要第三方提供,過程數據監測和傳輸滯后,不能實時遠程共享,吊裝過程監管困難。
“使用第四代的智慧纜索吊裝系統后,一個工作人員在控制室就可以實現一鍵尋址吊裝,不僅安全高效,還實現了大風、濃霧、夜間、大雨等環境天氣的全時吊裝作業,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劉豪說。
花江峽谷大橋智能纜吊智慧控制中心
“除了常規的功能配置外,花江峽谷大橋智慧纜吊系統增加了視頻監控點、主要風險點全天候監控、北斗精準定位、纜索吊全自動控制系統(一鍵吊裝)等功能,有效保證了整個吊裝過程安全可控。”六安高速8標項目黨支部書記、經理吳朝明介紹。
花江峽谷大橋還配置了數字拼裝和智能運輸技術。其中,數字虛擬預拼裝技術采用了數字化檢測及數據采集,在鋼桁梁拼裝前即建立大橋精度控制基準線,制造精度得以有效傳遞,拼裝精度大大提升,為吊裝精度夯實基礎。
“大橋預計今年下半年具備通車條件,通車后,花江峽谷大橋安龍岸與六枝岸之間的車程將從原來的1小時縮短為2分鐘,將為沿線居民出行提供極大便利。”貴州交投所屬六安項目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陳飛告訴記者,花江峽谷大橋還是貴州省“十四五”時期橋旅融合重點項目,大橋建成后,橋旅融合項目也將同步建成,將為沿線村寨帶來更多的游客和商機,有力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花江峽谷大橋順利合龍
六安高速是《貴州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加密規劃)優化調整研究》高速公路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連接了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安順市關嶺縣、黔西南州貞豐縣、安龍縣4個縣區20個鄉鎮。
“大橋建成后,將成為‘世界第一高、山區第一跨’。通車后,六枝至安龍的行車時間,將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為1.5小時,對助力我省經濟發展,加快資源互通,促進地方經濟具有重大意義。”合龍儀式上,貴州交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韓洪舉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