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開年可太魔幻了。
頭兩天,大家的注意力都被一件事吸引著:
中國人被困緬甸。
隨著星星回國,熱度才剛下去兩天,第二件事又吸引了全網的熱議,甚至引發一系列烏龍:
韓國人沖向武康路。
這不,韓國人還沒在武康路站穩,又一史詩級大動作沖上熱搜:
美國人涌入小紅書。
一夜之間,小紅書里涌入了上百萬美國網友,打開后恍然間有種穿越的感覺。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在推特都沒見過這么多外國人。
到底什么情況??
故事開始是這樣的。
咱們平時玩的抖音,其實是有兩個版本。
一個就是抖音,主要用戶是我們中國人。
另一個叫TikTok,主要用戶是海外人,也就是抖音國際版。
海外版TikTok,備受美國年輕人歡迎,其影響力不亞于美國大選。
去年,美國政府以“中國可能利用TikTok收集美國用戶數據并進行監視”為借口,企圖收購TikTok。
而TikTok母公司,也就是抖音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明確表示,不會出售TikTok業務。
就這樣,TikTok與美國政府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博弈。
各種口風下,逐漸傳出TikTok 將在最高法敗訴的消息。
最后的結局,很有可能是在1月19日被全面禁止使用。
玩的正嗨呢,說關就關了?
這一消息,對于已經扎根在TikTok的美國年輕人而言,不亞于晴天霹靂。
年輕人,主打一個一身反骨。
美國政府說中國間諜將通過TikTok拿數據是吧?
美國年輕人說好好好,那我就主動使用中國社交軟件,主動把數據交給中國。
“我愿意中國拿走我的所有數據!”
這句憤怒吶喊,成了TikTok上的熱門詞條。
跑之前,美國網友還不忘給TikTok造最后一次梗。
沒有技巧,全是感情:
“tiktok,我無能為力啊!/崩潰大哭”
即將無家可歸的美國TikTok用戶,一怒之下,全部涌進了中國社交軟件:小紅書。
為什么是小紅書而不是抖音呢?
這是因為抖音需要提供手機號,而小紅書注冊程序相對簡單,不用手機號外國人直接就可以使用。
于是,大量自稱“TikTok難民”的美國年輕人涌入了小紅書,使得“小紅書”一度登頂蘋果美區應用商店免費榜首位。
一開始,美國年輕人沒有想太多,只是把小紅書當成TikTok的備份。
但隨著中美文化的碰撞,事情開始往不可控制的方面發展。
千里姻緣網線牽,中美的年輕人突然發現:
對方,原來跟我想象的不一樣。
一覺醒來,中國網友懵逼了。
“我是誰我在哪?為什么小紅書里出現了這么多外國人?”
當中國網友了解事情原委后,紛紛表示歡迎。
但有一個條件。
小紅書是我們的,你們歪果仁要用可以啊,但要交稅。
這個稅指的不是錢,而是小貓咪。
俗稱“貓稅”。
于是,外國友人紛紛開始交稅:
“我是抖音難民,我很興奮使用這個應用!”
果然,貓咪才是全球通行的社交貨幣,愛看,多發。
還有交兔子稅的:
一時間,評論區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外國人發現,中國人實在太熱情善良了!
有一個混血女孩在小紅書上發照片,中國網友開始了夸夸模式:
“小姐姐好美好漂亮,你是我見過最漂亮美麗的美國女孩!”
還有的外國美女在分享穿搭:
有位園丁大姐,在小紅書上發帖子被夸夸后,激動之下又分享了好幾條:
主動的人先享受世界。
混熟了后,中國小學生開始讓美國網友幫助他們寫作業。
還有讓寫英語選擇題、改英文作文、做完形填空。
有美國網友對完形填空材料提出質疑:
“這里有的句子語氣正式,有的句子語氣隨意,有的問題甚至有不止一個正確答案!”
當外國網友求教中國網友普通話和數學的時候,中國網友也是欣然答應。
主打一個互幫互助。
也有美國網友惴惴不安,問中國人民對他們是什么感情。
“你們喜歡我還是不喜歡我啊?”
對此,中國網友真誠回復:
good human, we kiss kiss, bad human, we kill kill。
(好的人,我們親吻;壞的人,我們消滅。)
中美網友湊在一起聊東聊西,很快進入了“對賬”環節。
經過對工資、醫療、教育等等領域的交流對比,雙方齊齊破防了。
工作方面,沒出過國的網友普遍覺得美國作為發達國家,福利政策和工作時間應該比我們要好很多。
但美國人現身說法:
因為規定每周工作5天才算“全職員工”,并且公司要承擔醫療保險,所以很多公司卡BUG,故意不達到規定時間來避免交保險錢。
所以美國8小時(甚至不到)工作制是真的,打兩份工甚至打三份工也是真的。
從凌晨4點到晚上8點做兩份不同的工作,每個月賺4500百元,是這位網友的夢想。
雖然收入看起來很高,但他們的生活成本更高:
醫療方面,更是貴得離譜。
新冠檢測,需要500美元;
配個眼鏡,需要300美元。
還有叫一次救護車,需要3000美元。
很多美國人表示,寧愿自己打車去醫院也不愿意叫救護車。
教育方面,美國人看到后更是破大防了。
當他們看到中國的學費清單時,說你們中國的學生真的太幸福了。
美國大學學費,不含任何生活費大概3-9萬美元一年,基本上是普通家庭一年的工資。
想上大學,很多普通家庭只能學貸。
你但凡敢失業幾個月,這學貸立馬能滾動到一輩子都還不完。
但在房子方面,卻是中國人破防了。
有位中國網友發帖,能看看美國的大house嗎?
評論區下方,美國網友曬出了自己的家:
然后大家發現,美國人住的房子都很漂亮夢幻。
最重要的是,這樣漂亮的房子美國遍地都是,而在中國,別墅往往只有富豪才能住得起。
而大房子并不是因為他們都是土豪,只是因為美國地廣人稀,人和人之間住得比較松散。
對中國來說,最值錢的是土地;
而對美國來說,最不值錢的就是土地。
對完賬,一邊發現沒有那么窮,另一邊發現沒有那么富。
中美普通人的生活,其實沒有太大區別。
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上有老下有小。
會因為吸貓快樂、會吐槽外賣不好吃,也需要起早貪黑工作才能養活自己。
甚至有網友表示,看完之后直接對美國祛魅了。
原來國外的月亮也沒有那么圓,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原來,大家都很不容易。
截至目前,有超70萬的新用戶加入了小紅書。
據相關數據分析公司評估,本周小紅書在美國的下載量同比增長超過200%,較上一周增長194%。
美國政府一定想不到,原本只是想禁一個有中國背景的app,反而驅使美國人用上了由中國公司運營的軟件。
很炸裂,但這是不爭的事實。
曾經,我們或許對彼此戴有有色眼鏡,但在這小小的平臺上,一切偏見都煙消云散。
撇去那些妖魔化的討論,普通人最關心的還是吃喝玩樂。
當信息繭房被打破,“同住地球村”在此刻具象化。
這一現象的發生,也說明了一件事:
人類自古以來,低級文明都會主動向高級文明靠攏。
文化輸出,即便你站著不動,也會在國力的強勁帶動下飛速發展。
近年來的免簽政策,以及大批國外用戶涌入國內,都足以證明國家思想越來越開放。
這是文明進步的標志,更是大國風范。
難得的百家齊放,繁榮景象。
這場交流,就像是一場突然的浪漫派對,讓我們看到了彼此最真實、最有趣的一面。
它告訴我們:
世界雖大,但人心相通。
當你放下成見,勇敢交流就會發現,原來“地球村”的居民們,都是如此可愛又獨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