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包括南北大眾、南北豐田等在內的眾多合資品牌都呈現出銷量下滑態勢之時,長安福特率先實現了探底企穩,這確實很令人鼓舞。
在長安汽車發布的產銷快報中,長安福特2024年取得了24.7萬輛的銷量成績,同比增長了5.97%,在車市競爭激烈且內卷的當下,這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要知道,2023年,長安福特的銷量為23.3萬輛,當年同比下滑了7.13%。
顯然,對于2024年的長安福特及長安福特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楊大勇來說,2024年或許就是實現轉折的一年,也是長安福特“向死而生”的一年。
從銷量變化來看,尤其是在2024年12月,長安福特實現了銷量“跳級”,官方稱蒙迪歐(參數丨圖片)當月銷量實現了破萬,創84個月單月銷量最高,同時銳界L在12月銷量也突破了5000臺,這樣的成績的確令人振奮。
但突然地銷量爆紅,也引發了一些質疑,有人認為12月長安福特銷量突然猛增,有可能是長安福特為了給董事會一個交代,在12月份給經銷商壓了一波庫存,為了讓銷量好看點而已。
不過,從第三方平臺公布的銷量數據來看,似乎并非如此。國內零售銷量數據顯示,2024年12月長安福特累計國內零售量達到了1.81萬輛,環比增加了54.9%,請注意這里的銷量是零售量,并非批發量。同時蒙迪歐的當月零售量達到了10003輛,確實實現了破萬,而批發量則為13333輛,略有增加,但也不算很嚴重。
此外銳界確實也實現了5008輛的零售量,探險者則為2199輛,銷量最不濟的電馬則為39輛。這意味著,在不考慮出口量的情況下,第三方平臺披露的銷量數據和長安福特的官方數據是基本吻合的,這也意味著長安福特的銷量確實企穩了。
在我看來,長安福特2024年能夠實現銷量企穩,或許和幾個因素有關,其一是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幾款核心車型上,如蒙迪歐和銳界L。這種策略降低了重新打造新車系的風險和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其二則是大馬力E混動系統的應用,雖然不能上綠牌,但是卻具備新能源車的節能優勢,對于那些追求“高動力+低油耗”的消費者帶來了解決方案。
此外,雖然長安福特表示不打“價格戰”、“不參與價格戰”,但實際上長安福特在終端的優惠力度并不算小,終端的讓利使得蒙迪歐等車型的性價比更為突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消費者。
當然,也應看到,雖然眼下長安福特掛著“長安福特新能源”的旗號,并且其操盤手楊大勇也曾公開表示,長安福特全面擁抱新能源勢在必行。 福特作為一家百年汽車品牌,擁有豐富的內燃機技術儲備和經驗。面對新能源浪潮,福特也在積極探索。
但實際上,至少目前長安福特的主銷產品卻并非新能源,除了月銷量幾十臺的電馬外,長安福特的能上綠牌的真正的新能源產品其實乏善可陳,
在乘聯會2024年10月份披露的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數據中,,長安福特當月新能源車批發量竟然只有175輛,在上榜廠商中排名倒數,此后兩月則被乘聯會歸集到了“其他廠商”中。長安福特在電動化車型上的更新緩慢,在新能源車滲透率已經超過50%的背景下,顯得十分尷尬。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長安福特表示不跟隨價格戰,但實際上中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而且按照目前的消費環境,價格因素將成為眾多消費者購車時考慮的首要因素,尤其是自主品牌和一線合資品牌都在推陳出新,爭奪市場份額。面對激烈的價格競爭,2025年長安福特能否保持現有優勢,仍要打個問號。
雖然2024年長安福特的銷量實現了企穩,但僅僅“挺”過來是不夠的,也應看到長安福特依然面臨復雜的市場形勢,尤其是在電動化進程方面,長安福特推出的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產品較少,且銷量占比不高,長安福特接下來要考慮的還是如何加快電動化進程、提升產品數量和質量和服務水平,對于長安福特的2025我們也將保持關注。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所涉及銷量數據來源于乘聯會或第三方平臺發布的行業綜合銷量數據,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具體請以官方信息為準。本文作者藍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