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政府“辦的事”
精準對接
群眾“盼的事”
36項民生實事
列入2025年市人大重點監督評議項目
快來
一起關注
今年的生活將發生哪些變化~
1月16日下午,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勝利閉幕后,市人大常委會公布了2025年市民生實事項目票決結果,36項被列入市人大今年重點監督評議范圍,這些民生實事項目覆蓋面廣、普惠性強,是參會人大代表從市政府2025年度45個民生實事候選項目中票決產生的。
2023年,我市首次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在市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差額票決產生了40項市人大重點監督評議的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構建起“群眾提、人大決、政府辦、代表評”機制。
2024年,市人大代表“一人一票”,差額票選出35項民生實事項目作為重點監督評議項目。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到勞有所得、老有所養,從住有所居、行有所暢到環境有改善、文體服務有保障……民生實事項目是政府工作報告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市政府對人大代表和全市人民作出的重大承諾。
兩年來,75個項目的實施情況均獲“滿意”評價。
2025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決勝之年,實施好民生實事項目意義重大。今年,市人大常委會創新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工作,推動此項工作走向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進一步提升人代會效率。
工作制度更加完善
市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深入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強化市民生實事項目監督工作的實施辦法》,圍繞項目的征集、確定、監督、評議四個環節,完善工作流程和工作機制。
項目征集更加民主
建立人大和政府“雙通道”征集機制,在市政府征集的基礎上,市人大依托人大代表履職平臺向市人大代表征集2025年度候選項目建議,先后征集梳理了12類39項意見建議,讓人大代表更深度參與民生實事項目征集,更好地反映人民群眾意愿。
票決流程更加科學
在代表團會議上,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差額票決,票決結果經市人大社會委會議審議,并提交大會主席團確認后,在代表團會議上公布,并向社會公告。
代表團會議上,市政府有關部門列席會議,說明候選項目的具體情況,人大代表現場詢問提出具體意見建議,再組織無記名差額票決。讓人大代表對候選項目有更加深入細致了解,有更多時間思考比較,從而更加科學地做出選擇。
跟進監督更加有力
在市人大常委會統一領導下,常委會分管領導領銜督辦、各專工委分工負責,建立“市民生實事項目監督員”制度,按照“每季一通報、半年一督查、年中一報告、全年一審議”的“四個一”總體安排,組織實施對民生實事項目的監督工作。
隨著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的深入推進,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實事“開花結果”,群眾呼聲正在慢慢變成掌聲。
文字 | 鄭玉倩 劉玉慧
編輯 | 楊潔 魏曉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