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美軍手上目前飛得最穩的直升機,它使用縱列雙螺旋槳布局,一次可以運輸33名士兵。軍迷朋友應該都很熟悉,它就是CH-47“支奴干”。
CH-47直升機究竟有多穩呢?看一段美軍海上撤離的演習就知道了。
在現代海軍作戰中,一個長期存在的挑戰便是如何在波濤洶涌的海面上迅速而有效地撤離士兵。這一科目不僅在激烈的海戰中至關重要,同時在特種兵執行秘密任務時,也是不可或缺的救援手段。
畫面中,一架CH-47直升機穩穩地懸停在海面上,直升機艙門已經緩緩放下,直接插到水面以下,便于迎接即將到來的動力皮艇。此時,兩名士兵正站在艙門前接應著快速靠近的皮艇,皮艇中的士兵同樣毫不懈怠,他們把馬力開到最大,以最快的速度向直升機靠近。最后直接沖進了機艙,整個過程迅速又流暢。
一旦士兵們安全登機,CH-47便能以每小時約260公里的速度迅速將他們帶離戰場,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風港,相比于傳統的救援艇要快上許多。
這款直升機的卓越性能不僅體現在其高速飛行能力上,更在于其強大的運載與吊裝能力。
CH-47直升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可達約22噸,為了支撐其龐大的體重并實現高效的飛行,飛機上搭載了兩臺高性能的發動機,每臺發動機的功率輸出可達約3750軸馬力。
其貨艙寬度達到了約3.05米,這一尺寸足以容納悍馬這樣的軍用車輛,并具備吊裝各種火炮等重型裝備的能力,比如M777榴彈炮,“支奴干”吊著它還可以再運一個炮兵班外加2噸的彈藥。這樣的設計使得“支奴干”在執行多樣化任務時,都能展現出極高的靈活性和實用性。
其實,CH-47的7500匹馬力在直升機領域并非最大的,例如俄羅斯的重型運輸直升機米-26,其馬力足足達到了11400匹,展現了比它更為強勁的動力性能。但“支奴干”獨特的縱列雙槳設計卻賦予了它出色的飛行性能和穩定性,這一設計看起來讓人印象深刻,在實際應用中更展現出了很多優勢。
CH-47直升機的優秀,在于其采用的兩副旋翼前后縱列、各向相反方向旋轉的設計。具體來說,這兩副旋翼分別安裝在直升機的頂部和尾部,且旋轉方向相反。這種設計使得旋翼產生的扭矩能夠相互抵消,從而避免了傳統直升機因扭矩不平衡而導致的側翻風險。
兩副旋翼的相互抵消作用,使CH-47得以省去傳統的尾翼結構。這一改變不僅減輕了直升機的整體重量,提高了飛行效率,還使得直升機在復雜環境中更加靈活和穩定。例如,在進行低空飛行或懸停任務時,CH-47能停在懸崖邊上接人,在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就這么操作過。
這么優秀的飛機為什么我國不仿制呢?
其實我國手上還真有CH-47直升機的原版圖紙,不光有圖紙還有原型機。中國航空博物館里就有一架,不是模型而是真家伙。只不過被我國專家拆了又裝,裝了又拆,研究了好幾遍。
另外,中國要是仿制的話也沒有什么抄襲的嫌疑,因為美國也是抄蘇聯的,而蘇聯也不是原創。這種樣式的直升機,最早是在1907年法國人搞出來的,還首飛了。
客觀來說,我國不仿造有兩點原因。
第一點是在直升機發動機上,我國國落后太多。這也情有可原,因為之前我們窮啊,有限的研發經費都撥給渦扇發動機項目了。所以當下中國的戰斗機比較強,發動機性能也追上美俄了。
但是直升機的渦軸發動機我們落后了,現在有錢了,不能再做嗎?
這就要說第二個原因了,CH-47在運輸直升機里的確不錯,但是,直升機這個機種已經要被拋棄了。美國的西科斯基SB-1直升機比CH-47還厲害,搞了這么多年結果被傾轉旋翼機吊打,最后被迫取消項目。
中國以后估計也會研發傾轉旋翼機,國內已經有民企在做了。直升機飛的還是太慢了,在數字化防空體系下的存活率極低,否則我們也不會拿到越南贈送的“支奴干”了。
直升機這個機種以后可能會被慢慢淘汰掉,已經沒有重點研發的必要了。這種縱列布局的直升機,西部軍區倒是有“幼年版”的無人款,即MK400無人機,已經交付給部隊運東西了,反響還挺不錯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