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竹西
來源 | 十點讀書(ID:duhaoshu)
最近,刷到一篇來自上海的《職場白領健康指數報告》,堪稱觸目驚心。
報告顯示,上海白領的體檢異常率已經連續五年上升,最新數據里,體檢各項指標全部正常的人數,已經不足0.5%。
不足0.5%,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說,在200個上班族當中,身體完全健康的人,還不到1個。
時代在飛速發展,卻有越來越多人,身體不知不覺間亮起紅燈。
有多少人,工作時持續性過勞,下班后報復性放縱,直到看了體檢報告那一刻,才幡然醒悟:
原來已經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走了這么長的路。
- 疾病是一場因果,一個人身體垮掉的背后,多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使然。
這3個現代人最常有的習慣,如果不戒掉,輕則生病,重則短命。
1
“熬夜上癮,透支身體”
還記得《大風車》里的董浩叔叔嗎?
前段時間,他因為自曝患病瀕死的經歷,沖上熱搜。
董浩在視頻里提到,自己曾在長達近十年的時間里,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結果在36歲那年,他因為突發急性肝壞死,被送往醫院。
這種病的治死率高達85%,而發病的誘因之一,正在于董浩熬夜應酬,嚴重透支了健康。
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像董浩這樣,在長期熬夜中,加速了身體的報廢。
或許是加班加點拼事業,或許是熬夜應酬談生意,又或許是沉浸在游戲短視頻的快感中,難以自拔。
直到讓身體撞了健康的紅線,才后悔不迭。
給大家普及一個醫學冷知識:人體每個細胞的DNA,每天至少要損傷一萬次以上。
這些損壞的 DNA,如果不及時修復,只會持續復制出一個個壞掉的DNA,非常容易誘發癌細胞的產生。
那么,DNA什么情況下可以被修復呢?
答案是:睡覺時。
國際一流期刊《分子細胞》研究發現,在夜間睡眠過程中,DNA修復蛋白的活性會比白天高很多。
當一個人的優質睡眠達到6個小時,修復蛋白就可以很好地工作,我們也會得到一個個全新的、健康的DNA。
反之,當一個人的睡眠時間小于4小時,修復蛋白就幾乎無法修復損傷的DNA。
這些受損的DNA在身體里持續累積,各種各樣的身體隱患,就產生了。
曾有文章指出熬夜對身體部分機能的影響,其中:
- 神經元 DNA 損傷,會導致記憶力下降;
- 消化系統細胞 DNA 損傷,會導致身體代謝異常;
- 生殖系統 DNA 損傷,會導致生育系統障礙;
- 心臟細胞 DNA 損傷,會導致心血管疾病……
可以說,一個人睡的時間越少,也越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
哈佛大學曾用15年時間,對148萬名成人的睡眠和壽命進行研究,結果發現:
那些長期失眠的人,比起睡眠正常的人,預期壽命足足少了10-18年。
很認同這樣一句話: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 這三分之一過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生的另外三分之二的樣子。
睡覺是身心的充電站,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精力充沛地應對工作、生活中的一切挑戰。
與其等到患病時后悔不迭,不如從現在開始,提升自己的睡商。
規律作息,按時入眠,戒掉睡前刷手機的習慣,改成泡腳、看書、聽輕音樂。
當你堅持好好睡覺,就會驚喜地發現,頭腦靈活了,身體輕盈了,整個人的狀態也會容光煥發。
2
“情緒郁結,拖垮身心”
快節奏的時代,我們面臨來自工作、家庭、生活的壓力,多少都有自己委屈和煩難。
只不過,絕大多數成年人習慣把負面情緒憋在心里,以為隱忍不發,它們就能隨著時間推移被消化掉。
殊不知,你所有積攢的情緒,背負的壓力,終有一天會變成回旋鏢,扎到自己身上。
作家李月亮說過老家一個女鄰居的故事。
這個鄰居是在45歲那年,得乳腺癌去世的。
患病的原因,和她愛生悶氣有很大關系。
原來,這位鄰居和老公常常因為雞毛蒜皮的瑣事鬧別扭,一鬧起來,她就十天半個月和老公零交流。
除了生老公的氣,她還會因為同事獎金高而生氣,因為女兒考試考砸了生氣……
因為一天到晚生悶氣,所以這位鄰居身體始終不好,不是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犯小毛病。
查出乳腺癌后,大家都勸她想開點,畢竟乳腺癌的治愈率挺高。
她雖然嘴巴上答應了,但住院時還是控制不住情緒。
老公偶爾照顧不周,她氣老公故意和自己作對;
同事沒來看望,她怨同事冷落了自己;
她還整天自悲自憐,覺得身邊人都好好的,偏偏是自己得了癌癥。
結果錢花了,各種治療手段也用了,還是撒手人寰。
中醫有句話說得好: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從不是毫無來由,而是長年累月埋下的隱患。
諾貝爾獎得主伊麗莎白·布萊克本,曾發現人體細胞內端粒的長短,可以直接影響到一個人壽命的長短。
而在所有影響端粒長短的因素當中,情緒的作用,尤為明顯。
伊麗莎白團隊花四年時間,觀察了一些在長期壓力下,照顧患病孩子的媽媽們。
結果發現,照顧患病孩子的時間越長,她們的端粒就越短。
這也意味著,這些媽媽們的衰老速度會加快,更容易短命。
后來,伊麗莎白博士又帶領了兩百多位成年女性,去風景如畫的香巴拉山脈,進行為期3個月的冥想實驗。
實驗結束后,83%的人端粒長度增加了30%,相當于生理年齡足足減小了20歲!
情緒狀態對人健康水平的影響,可見一斑。
一個人,如果長期多思多慮,任由內心的負面情緒發酵,ta的生命質量也會大打折扣;
相反,一個人,如果始終保持豁達的心態,那么即便生活偶有不快,ta也能迅速把自己從消極和內耗中抽離出來。
- 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能讓心生病。
凡事想開一點,疾病就更少一點,我們也才能擁有健康的肉身,去安放自己的靈魂。
3
“久坐成疾,消耗生命”
刷到過一則令人后怕的熱搜:
26歲女孩長期久坐,患上“死臀綜合征”
原來,26歲的浙江姑娘小戴是一名室內設計師,每天工作至少超過10小時。
幾個月前,她發現自己只要久坐,腰部就會酸痛難忍。
后來去醫院檢查,被診斷極有可能患上了“死臀綜合征”。
什么是死臀綜合征?
這種病又被稱為“臀肌失憶癥”,也可以理解為,臀部肌肉群因為長期不工作,忘記了該怎樣工作。
“忘記工作”的肌肉,會萎縮和松弛,不僅看著不好看,還會讓身體其他部位過勞,出現腰部、胯部、膝關節疼痛等癥狀。
可以說,當你把久坐當成習慣的時候,久坐帶來的各種隱患,也像河堤下的白蟻一般,逐漸啃食掉你的健康根基。
無獨有偶,江蘇67歲的宋奶奶,也因為久坐,在鬼門關上走了一遭。
宋奶奶退休后,愛上了打麻將,每天少則玩四小時,多則玩通宵。
不曾想,有天她打麻將時突發咯血,胸口也悶得喘不上氣。
宋奶奶去醫院一看,才知道這是因為久坐,導致了血栓卡住肺里的情況。
幸虧及時做了手術,宋奶奶才保住一命。
說到這,有些人或許還抱有僥幸心理:
“上面說不定都是個例,我經常一坐就是大半天,身體也沒什么不舒服呀。”
殊不知,久坐對的危害,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早在幾年前,久坐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致死、致病的殺手之一。
美國癌癥協會更是認為,久坐1小時的危害等同于吸兩根煙,可減少22分鐘的壽命。
在科學家們看來,久坐嚴重違反了人體的生理構造,除了人類,沒有哪一種動物可以長時間坐著不動的。
看過這么一這張圖:
久坐可以誘發的疾病,包括心臟病、糖尿病、痔瘡、尿路感染……幾乎遍布全身上下各個部位。
等到這些疾病在體內輪番爆發的時候,再想補救就晚了。
老話常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身體也要動起來,才能源源不斷地激活內在的生機。
- 從現在開始,別讓自己成為“久坐族”的一員。
工作再忙,也別忘了伸伸懶腰,活動下筋骨;
用電腦再投入,也要記得站起身來,四處走走散散步。
養好一個健康、靈活的軀體,才能避免積患成疾的風險,擁抱更舒展自在的人生。
4
前幾天重溫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正好看到陳南星確診患癌的一集。
患病前,陳南星是辛苦打拼的北漂族,工作十分忙碌,即便和閨蜜同在一個城市,也鮮少見面;
患病后,陳南星穿著病號服,苦笑著對閨蜜說:
我現在,不生病就是幸福。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日漸焦慮的時代,很多人被生活的洪流裹挾著走,腳步越來越急,想要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但直到身體撞了紅線,生活被迫按下暫停鍵,才知道,再大的房子,再多的票子,都比不過健康這一張人生底牌。
工作是忙不完的,你倒下了,還會有人能繼續頂上;
健康卻是有額度的,你透支了,便很難再重新填滿。
- 無論何時,都不要幫著別人壓榨自己,更不要自己糟踐自己的身體。
工作再忙,也要按時睡覺、規律運動,而不是活成一臺永動機;
煩惱再多,也要從容應對,而不是整天殫精竭慮、過度苛責自己。
試著多愛自己一點,調整好心態,培養好作息。
那些活得舒展幸福的人,從來不是多有錢,也不是事業多成功,而是時時守好健康的防線,以積極的姿態,擁抱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新的一年正徐徐展開,愿你我在今年,往后的每一年,都能無病無災,喜樂平安。
*作者:竹西,愛讀書,愛生活。本文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聯系十點讀書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