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在舊時是等待的意思,《左傳》便有說:“需,事之下也。”
但需之待和屯之待不同。
屯之待是初生事物太過脆弱,且力量不足,不得不被動而待。
需之待則是在擁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主動地審時度勢而待。
需卦在蒙卦之后。屯時初生的萬物,在蒙時開發(fā)心智,在需時積蓄力量待時而動。因此,需又有飲食之道的說法,如《序卦傳》所說,萬物出生,需要啟蒙教育,亦需要以飲食養(yǎng)育。因此,蒙與需皆是成長壯大所需。
于人事,需卦所傳達的便是在事物發(fā)展的過程中,還需要一段等待與準備的時期,才能在時機出現(xiàn)時,一舉而獲得成功。
需卦的結(jié)構(gòu)是下卦為乾,上卦為坎,稱云天需。乾卦在下,其性剛健有上進之心,但坎在上為險阻擋了乾的上進之路,因此乾卦需要停下腳步繼續(xù)力量,等待時機合宜再繼續(xù)前進。這就好像,云積蓄在天上,卻尚未成雨,還需要在進一步的蓄養(yǎng)才能化為甘霖潤澤大地,因此象中又稱云上于天。
不過,需卦的等待是主動且有條件的需,這個條件便是“有孚”。所謂“孚”就是禽鳥會在固定的時節(jié)孵化后代一樣,不失信。正如每年應花期而來的風叫“花信風”,風與花之約從不失信,這便叫有孚,誠信守約之意。“貞吉”則是守正而不自亂則可得吉。
這其中,“有孚,光享”說的是需之道,“貞吉”是需之用,而“利涉大川”則是結(jié)果。古人以“涉大川”為出行之最險要,用以引申為將面對的艱險。因此需卦卦辭大意便是:真誠地信守此道,不急不躁地相信經(jīng)過充分休養(yǎng)生息的等待,是必須的。只有經(jīng)過充分的休養(yǎng)和等待后,才能讓我們突破險阻再次前行,且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難都能順利突破。
彖辭同樣說明了在需時期,等待的客觀必要性和主觀必要性。乾健遇險受阻,如果盲目涉險必然受困,因此需要停下等待,這是需卦等待的客觀必要性。好在乾卦雖天性好動,但理智讓他在遇險的時候能理性止步,不輕舉妄動就能讓他不至于陷入困境將自己的道路走到窮盡。所以,乾在需卦中的等待也是因其主觀的必要性。這便是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時機當動時則動,時機不利時便不動。
需卦六爻,以乾卦三爻上進過程中所面對的不同險境,比比喻的手法來說明應對之策。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需卦三個陽爻都具備乾剛健的特性,因此都將向上前行,但需卦中,乾上有坎險,但三個陽爻的位置不同,距離坎險的位置不同,因此處境也不同,自然應對也各有不同。
初九居最下方,因此他離坎險最遠,正如出門到郊外,一看到坎水之險的河流就停了下來,因此稱需于郊。但初九為陽爻居乾卦,又處陽位,極易過剛躁動,缺乏耐心而犯難涉險,或是因為一時意氣相激,或受利誘而貿(mào)然妄動,這就失去了需卦需等待的常道了。
因此爻辭特提醒,利用恒,便可無咎。唯有耐心等待,才不會讓自己無謂涉險遇困。這或許也可以理解為,堅持才能等來勝利。
當條件不充足,不該冒進的時候不要冒險以進。長久的蟄伏積蓄力量,不妄動,不冒險,才是明智之舉。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比起初九爻,九二爻距離坎險更近了一些。若說初九出了郊外遠遠看見河流坎險就停了下來,那么九二就已經(jīng)行走在河邊的沙灘上了。雖說此時九二離坎險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但常言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此時雖然與險難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但難免也會被掃到“風臺尾”。就以生活中某些無端而來的事情為例,九二雖然自身并不涉事端,但僅僅因為與事中人關系近,或是與事情有一定的關聯(lián),因此也受到了一些言語上的攻擊。
好在九二以陽爻居陰位,因此個性上剛?cè)岵m然被無端牽連,甚至受到一些言語上的攻擊,但九二不為所動,從容應對,不急不躁的按自己預定的節(jié)奏耐心等待,不被事端更不被他人的言語所影響亂了自己節(jié)奏。
正如在復雜的情勢中只要鎮(zhèn)定以待,不要被眾人的言論所惑,就能從容應對,就不會有危險。不被他們言語左右,有主見,善應對。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比起前面兩爻,九三離危險更近一步了。泥已經(jīng)緊鄰于水,若九二可能濕了鞋,九三則可能入河邊泥沼而陷足了,若再進一步就要踏入險中了,此時只能需于泥,耐心地在河邊等待,且要小心危險的逼近,招來寇匪。但九三此時雖然踏入泥沼,卻還未入坎險,因此象言災在外也。對于九三來說,入不入險就在一念之間。但是九三所處爻位卻并不是太樂觀。
九三在近險需等待之際,卻以陽爻居陽位,處在下卦乾的最上爻,乃乾之極。陽居陽位過剛,且處下卦剛健之乾過中處極,行事容易剛躁太過,這就使得九三極容易因為一時沖動主動踏入險境,招至禍事,而莽莽撞撞讓自己身困其中。
因此,九三雖近險,本在險境之外,若招惹了禍事,必然是咎由自取,還需從自身尋找問題,才能找到脫困之道。因此,處在九三的處境,最是需要持謹慎恭敬的態(tài)度,審慎行事,宜耐心等待時機,便是敬慎不敗也。
引申至人事便是:自身所處的位置或者擁有的條件遭人忌憚記掛,此時應該謹慎,以免一不小心被人針對而涉險,應隨時做好應對準備。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下卦乾的三個陽爻雖然不同程度的近險,但畢竟還未真正踏入險中,但上卦坎中三爻則是身處險中的三種不同應對方式。六四需于血,便是在血泊中等待,說明他身處險境已帶傷,可見處境相當不好。
好在六四以陰爻處陰位得正相對理性,且居下卦不過中,在加上陰爻自身柔順的特性,使得勢態(tài)不至于繼續(xù)激化。且以他柔順的個性,會選擇以退避險,順應形勢,讓出道路甚至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以求化解當下的困境,這便是出自穴。此時唯有冷靜應對,聽從變化,先求保自身安危,才能化險為夷,從中脫困。
于人事而言:身險險境,受到一定的傷害和損失,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時,還需順應形勢做出退讓,聽從變化,等待更好的時機。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需卦九五陽剛居中得正,是需卦主爻,最能表達需卦的意義。
但九五處于上卦坎險之中,本應是險于險中最深,被困最危急的處境,但九五卻依舊可以需于酒食。當然,這不是責怪九五即便身處險境還耽于酒食,畢竟以九五陽剛中正的特性,他的行止處事是適宜得體,合乎大道的。因此可以看出,九五其實是臨危不懼,處變不驚,即便危機迫在眉睫,依舊能自尊自信自處,不改常態(tài),不失操守,若能長久保持這樣安然自若的狀態(tài)在困境中耐心等待脫困的時機,那自然是貞吉的。畢竟這亦是一種大胸襟、大氣魄、大境界。
這正是處危難中,即便朝不保夕亦能處變不驚,安然自處,以待時機。嚴峻局面下,以寬松策略自我管理,但不能過于松懈躺平,在休養(yǎng)生息中等待更好時機,一舉發(fā)力。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上六處于需卦最上爻,此時上六入險已深,且作為陰爻本身并沒有主動脫困的能力和魄力,只能等待外來的援助。好在上六處變不驚,能在危境中安然自守,等來了三位不速之客。那么這三位不速之客是很么人呢?我們可以看出上六正應的是下卦的九三。
好在上六以陰爻處正,有柔順的特性,且在非常時刻,即便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來順應陽爻三三位不速之客,也并不算有失身份,因此象謂之,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人生之中,難免會碰上這樣的不速之客,對待這樣不懷善意的不速之客,在你沒有把握能戰(zhàn)勝他時,就得哪怕是虛假的,也必須恭敬地禮待他,以免遭禍害。這種情況下的禮敬雖是虛假的,但不失為人自衛(wèi)的一種手段。這也是為人處世,尤其是應付不懷好意的不速之客的一種手段。
在生活中,其實我們也經(jīng)常會遇到許多事情想做,但能力不足夠,條件不允許,因此只能耐心地提升自己,積累資本,耐心的等待適合的時機,而這個階段就是需卦的階段,而它也是人生道路上必經(jīng)的階段。
君子,唯有自強不息,伺機而動,方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