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至13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福建省藝術館(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政府承辦的清新福建 偶說非遺——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成果交流展演活動在福州成功舉辦。此次活動除了有精彩的啟動儀式外,還走進坊巷、社區、校園等場所,并邀請省內外專家交流研討。活動旨在通過展演和交流,全面展示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的豐碩成果,同時推動木偶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全國木偶藝術大師齊聚福州 閩臺互動 共襄盛舉
此次活動吸引了來自福建、上海、廣東、江蘇等省份以及臺灣地區的23個優秀木偶表演團體的95位非遺傳承人參與。他們齊聚福州,為市民和游客呈現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非遺盛宴,也為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營造了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
臺灣屏東明興閣掌中木偶劇團的團長蘇俊榮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此次兩岸的偶戲聯誼會,并與來自各地的木偶戲同仁進行深入的交流。他認為,這樣的交流活動有助于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同時也有助于推動木偶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的林建裕也表示,全國各地的木偶劇團在此次活動中面對面交流,展示了各自流派的獨特魅力。這種近距離的展示和交流,不僅讓觀眾有機會更深入地了解木偶藝術,也讓各位傳承者有了互相學習和借鑒的機會。
創新演繹 沉浸體驗 全民共賞
活動期間,主辦方還將木偶戲與三坊七巷景區相結合,打造了沉浸式、行進式的演藝新形式,并邀請省內外知名木偶戲及非遺保護專家開展專項交流研討。此外,木偶戲展演活動還走進了軍門社區、省老干部活動中心以及旗汛口幼兒園等不同的場所,讓不同年齡層的群眾有機會零距離地感受到木偶藝術的獨特魅力。福州市鼓樓區軍門社區的黨委書記林丹對此表示贊賞,她認為這樣的活動非常接地氣,希望今后能夠更多地走進基層和社區,讓百姓都能感受到幸福感和文化的滋養。
“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成果展示“百花齊放”
2012年,“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成為我國唯一入選該名冊的項目。此次交流展演活動全面展示了這一項目保護傳承的豐碩成果,展現了中國木偶戲的豐富文化內涵以及新時代木偶藝術“百花齊放”的蓬勃生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木偶聯會中國中心主席、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會長陳迎憲指出,福建木偶戲是中國木偶藝術的瑰寶,與福建人民的生活緊密相連。因此,我們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保護,同時加大對年輕藝術家的培養力度,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學習和發展機會,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木偶藝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