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步入2025,溧水就迎來好消息!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溧水成功入選2025年江蘇省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建設名單。
此次入選要求縣域內擁有10個及以上江蘇省傳統村落,且村莊分布相對集中、整體風貌較好;在傳統村落保護機制建設、傳統建筑保護和活化利用、歷史環境要素保護、傳統文化保護傳承、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鄉村產業發展培育、公益力量和社會資本引入、傳統村落保護數字化建設等方面成效較為突出。
古韻新顏
中國傳統村落煥新生
一個是被史學界稱為“蘇南小延安”抗戰指揮中心,一個是有著700年歷史的古老漁村——早在2023年,白馬鎮石頭寨村、和鳳鎮張家村就躋身國家級傳統村落名錄,溧水成為全市唯一擁有兩個國家級傳統村落的區。
白馬鎮石頭寨村,一個因抗戰歷史而聞名的村落。這里曾是溧水地區最早的黨支部成立地,紅色文化底蘊深厚。走進村中,青年抗日救國訓練班遺址、新四軍蘇南茅山軍分區兵工廠遺址等20余處紅色遺址遺跡,訴說著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除了“紅”,石頭寨還擁有“藍與黑”。作為遠近聞名的“藍莓、黑莓第一村”,這里的藍莓和黑莓品質上乘,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紅色旅游教育基地“紅色李巷”的對外開放,將紅色文化傳承與田園鄉村建設、特色農產品種植緊密結合,讓游客在游村落、品莓果中觸摸紅色歷史,感受紅色田園。
張家村諸家,坐落在石臼湖東岸的古老漁村。這里的諸氏一族,世代與水相生、與湖相依,過著寧靜、富足的生活。
漫步在諸家村蜿蜒靜謐的青石板路上,隨處可見歲月雕琢的痕跡。23處保存完好的百年老宅,如同歷史的守護者,靜靜地訴說著這座古村的悠悠過往。
如今,張家村在古村的開發利用上不斷探索,鄉野露營、夜空觀星、環湖自駕等現代休閑方式,讓這座古老村落煥發出新的活力與魅力。
百花齊放
省級傳統村落綻光彩
溧水的省級傳統村落,同樣散發著迷人的光彩。
洪藍山南村落形態至今保留著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100多年歷史的陳氏宗祠,始建于1854年的陳春保老宅,以及觀音寺,還有千年古柏、謝家金桂花、抱鼓石……古老的元素盡顯山南村厚重的歷史底蘊。
每年進入臘月,伴隨著鑼鼓歡快的節奏,和鳳鎮駱山村的500多名楊姓村民,都會舞起他們引以為豪的駱山大龍,組成村里一道獨特的民俗風景線。駱山大龍被譽為“江南第一大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依托倚靠石臼湖的良好區位,駱山村積極發展旅游產業,打造了湖畔觀光露營這一核心載體,吸引了眾多游人前來打卡體驗。
截至目前,溧水擁有14個傳統村落。其中,中國傳統村落2個、省級傳統村落12個。
全區涌現出以李巷、里佳山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教育村,以蒲塘、駱山為代表的黃色文化遺產村,以倉口、水晶為代表的藍色文化生態村,以石山下、諸家為代表的綠色文化發展村,成為溧水保護、利用和建設傳統村落的一張張靚麗名片。
溧水區傳統村落名錄
傳統村落,不僅承載著歷史記憶,更是寄托了人們的濃郁鄉愁。未來,溧水將重點推進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建設項目的實施,持續加大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力度,編制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建設規劃,制定工作實施方案,科學謀劃未來全區傳統村落的發展方向、發展路徑、發展模式及發展趨勢,回答傳統村落如何保護利用建設等百姓關注的問題,推進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建設。
記者 | 韋蔣 武偲
素材來源 | 溧水區城建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