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四川人,我很難不關注四川女排的比賽。而且,作為當年稱霸一時的九冠王(第二、三、四、五屆4次全運會,以及1954年、1955年、1963年、1978年和1980年5次全國甲級聯賽),四川女排得到的最多的評價就是作風好。曾擔任過四川女排一隊主教練的何治華很有發言權。“一直到1985年以前,四川隊的平均身高都比對手要矮4-5厘米,但我們有自己的特點,除了靈活和快速,最關鍵的還是吃得苦。經過在泥巴地的訓練,隊員們不怕摔打,特別是遇到比我們強的對手,那股狠勁有點不戰而勝的威懾力。”何治華還搬出了制勝口訣,“有人總結過四川隊的三件寶——‘發球、防守加打吊’。我們高飄發球是一大特色,好多球隊都怕得很,頑強防守則被比喻為‘牛皮糖’。
當年,中國排協經過周恩來總理的批準,在1965年4月邀請了大松博文來華一個月,協助訓練中國的女排隊員。當時考慮到某些因素,沒有讓大松直接訓練中國女排,而是挑選了幾支云集了國手的地方強隊,在上海集中訓練一個月。其中,四川隊有6個人接受了‘魔鬼訓練’。大松博文帶來的訓練方法是革命性的,也是極限性的。四川女排把大松的訓練法帶了回來,也是堅持得最好的,受益匪淺的四川女排,用當年第二屆全運會的金牌作為對大松博文的最好回報。當年,四川女排到北京參加全國會戰,在北京體育館,她們出人意料地戰勝了國家集訓隊。小平同志在主席臺觀看了整場比賽,用“頑強拼搏、前赴后繼”八個字高度贊揚了四川女排。
五連冠時期的國家女排主教練袁偉民曾經表示,按照實力來排,四川隊也就四、五名的水平,可大型比賽卻能經常拿冠軍,精神面貌和比賽作風值得稱道。”四川女排因為身高條件不足,所以在網口上一般都不會有硬碰硬的對轟,但是,四川女排是難得的一支以小、快、靈作為立隊之本的女排隊伍。四川女排是老牌強隊,歷來就以全面、快速、多變的進攻和后排防守的高水準立足國內女子排壇。以熊姿、遲蓉、陸渝蓉、陳靜、何姍為框架的四川女排,過去在排壇和當時如日中天的天津女排是可以在地面防守和小球串聯一較高下的。而且四川隊隊員彈速快,進攻下手狠,一步起跳的小快靈打法是典型的南派排球風格,進攻隊員在搶速度和搶線路方面是當時國內排壇的翹楚,一傳和防守能力都非常的出色。
1997年四川隊主力成員:主攻遲蓉、李雯;副攻熊姿和陳靜;主二傳陸渝蓉;接應二傳王恩芳;那時候的隊伍很全面,防守串聯很好,雖然最高的李雯一米八六,全隊平均身高應該就一米八十左右,但是戰術很豐富,隊員個人能力很強、技術很全面。當時的主二傳路渝蓉身高一米八二,放到現在也是標準的高個二傳。但是四川隊的一傳質量和防守質量都相當好,所以陸渝蓉在攻傳組織上基本不會第一選擇強攻,選擇各種戰術攻,而且她自己在二號位還時不時打個二次扣球,而且,她的進攻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二傳的二次吊球,是實實在在的在二號位甩開了打強攻,可以說比接應的進攻還要生猛。主攻遲蓉曾經榮獲聯賽的最佳一傳,后來和隊友熊姿搭檔轉戰沙排,成為我國第一批沙排國手,奪得過八運會沙排冠軍。現移居國外,在加拿大一女排俱樂部當教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