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日本純電動汽車(EV)市場銷量四年來首次下滑,年銷量同比減少33%,僅為5.97萬輛,占整體汽車銷量比例不足2%,在主要發達國家中墊底。這一數據突顯日本電動車市場的結構性困境——高售價、產品更新緩慢以及市場需求不足。
其中,比亞迪以2223輛的銷量增長54%,首次超越豐田的2038輛,成為外資電動車品牌的亮點。這一成績得益于比亞迪“海豚(參數丨圖片)”與“海豹”以相對親民的價格吸引消費者,同時展示了其在全球市場價格與技術競爭力的雙重優勢。
相比之下,日系品牌明顯失勢。日產“SAKURA”銷量同比減少38%,豐田bZ4X即便增長10%,也未突破1012輛。本田甚至停產了其唯一的注冊電動車“本田e”。日系車企在產品更新速度和價格策略上與全球市場脫節,亟需反思。
外資品牌則抓住機遇,韓國現代與特斯拉分別以更低的價格與創新產品強化在日競爭力。可以預見,2025年本田等日系品牌的新車型上市或許能稍作挽回,但政策補貼的削減可能進一步沖擊銷量。
綜上,日本電動車市場在轉型中的遲緩顯露無遺,外資品牌的快速滲透已成為不容忽視的新趨勢。日本電動車市場低迷,比亞迪首超豐田顯現新格局
4年,日本純電動汽車(EV)市場銷量四年來首次下滑,年銷量同比減少33%,僅為5.97萬輛,占整體汽車銷量比例不足2%,在主要發達國家中墊底。這一數據突顯日本電動車市場的結構性困境——高售價、產品更新緩慢以及市場需求不足。
其中,比亞迪以2223輛的銷量增長54%,首次超越豐田的2038輛,成為外資電動車品牌的亮點。這一成績得益于比亞迪“海豚”與“海豹”以相對親民的價格吸引消費者,同時展示了其在全球市場價格與技術競爭力的雙重優勢。
相比之下,日系品牌明顯失勢。日產“SAKURA”銷量同比減少38%,豐田bZ4X即便增長10%,也未突破1012輛。本田甚至停產了其唯一的注冊電動車“本田e”。日系車企在產品更新速度和價格策略上與全球市場脫節,亟需反思。
外資品牌則抓住機遇,韓國現代與特斯拉分別以更低的價格與創新產品強化在日競爭力。可以預見,2025年本田等日系品牌的新車型上市或許能稍作挽回,但政策補貼的削減可能進一步沖擊銷量。
綜上,日本電動車市場在轉型中的遲緩顯露無遺,外資品牌的快速滲透已成為不容忽視的新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