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
(第二三五期)
我和王振深感藝術之魅力,書法之有用,遂商定申請一公號,名“兩塊磚墨訊”,以此為平臺與書友文朋通聲氣。
莫言
2019年11月12日
莫言 王振在江西撫州東鄉舒同博物館 攝影 樊建明
莫言題名
釋文:
東鄉才俊
書壇巨公
甲辰冬月既望
與王振鄉兄同赴撫州東鄉縣,參觀舒同博物館歸京后書。
莫言
攝影 劉培恩
莫言在江西撫州東鄉舒同博物館 攝影 王振
攝影 劉培恩
莫言手書《東鄉游記》
攝影 劉培恩
釋文:
東鄉游記
莫言
撫州東鄉縣乃書壇巨匠舒同先生故鄉,久聞此地建有先生的博物館,館中陳列珍藏多件先生真跡以及諸多文化名流與軍政要人題贈的作品。吾與曾在先生處工作過多年的王振兄早就有前去參觀的愿望,但因瑣事纏身,拖至今冬始得成行。
博物館建在縣城恒安西路,坐南朝北,占地約十畝,是一座氣勢恢宏的仿古建筑,進大門后的照壁上鐫刻著江澤民前總書記的題字:“長征過來人,書壇譜新章”。主樓匾額上的字“舒同書法陳列室”是前國家領導人方毅所題。館內一層是先生的生平介紹,有很多珍貴照片與珍貴文件,生動地展示了先生作為革命家與書法家波瀾壯闊、豐富多彩的一生。二層展示的是先生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可謂書文并茂、琳瑯滿目。院內西側回廊內壁上嵌碑多塊,皆一時名流所書,值得一讀。
舒同先生的革命經歷中,大革命失敗后,他賣字籌款去安徽尋找組織,那一段特別生動,將來如果拍攝他的傳記片,這一段不應放過。
參觀完舒館后二日,我們在寧都縣小布鎮的墻上看到了很多紅軍時期的標語,其中有幾條據說是舒同先生所寫。那時候他只是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我努力想像著他提著顏料筒登高刷字的情景,但想像的情景總是與某些影視鏡頭混淆起來。
對舒公的書法藝術,我一個書法愛好者,雖有一些感想,但難以上升到理論高度,就將幾年前所寫舊句抄之如下吧:
廣采博取,融匯貫通。
標新立異,變化無窮。
藏頭護尾,逸轉從容。
屈之為舒,和而不同。
本來還想去探訪先生故里舊居,但百年滄桑,東鄉已成城區,能找到的也許就是一個地名了。
甲辰冬月十八日記?
攝影 莫言
攝影 劉培恩
王振填詞《滿江紅·憶舒同》
王振填詞《滿江紅·憶舒同》之一
王振填詞《滿江紅·憶舒同》之二
王振填詞《滿江紅·憶舒同》之三
釋文:
萬里長征,斗冰雪,昆侖肝膽。
晉察冀,建根據地,驅逐酋犯。
華野騰長江巨浪,萊蕪入虎門天塹。
報導新、風雨欲來時,金光閃。
書風重、松柏撼。文心動、魚龍探。
宗羲獻顏柳,善用圓點。
一代宗師工守正,千秋翰墨須求險
七分半、大地起云煙,濃焦淡。
甲辰冬月初一日,與莫言老師赴東鄉參觀舒同先生博物館,想起三十三年前初次見到首長時的情景,淚眼婆娑。今填《滿江紅》一首以懷念。
小兵 王振 書于觀鵲臺
攝影 劉培恩
莫言在江西撫州東鄉舒同博物館拍下這些照片
出品:兩塊磚墨訊
責任編輯:樊建明
編 輯:陳玲玲
《兩塊磚墨訊》上期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