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向市場投了一個“大炸彈”。
1月14日,碧桂園2023全年和2024中期財報發布了,不發則已,一發則是驚掉我們的下巴。
一個字:慘。
先來體會一下2021-2024的利潤過山車吧:
2021凈利潤268億元
2022凈虧損61億元
2023凈虧損1784億元
2024上半年凈虧損128億元(上半年營收只有1021億,不包括下半年)。
碧桂園還欠多少錢?
有息債務是2502億元,可使用現金只有區區67億元。
目前還有3059個項目在開發,20萬套房子未完工。
克爾瑞的數據,2024年碧桂園銷售額同比下降70%以上。
萬科,也不好過。
業績不樂觀:
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2198.95億,同比下降24.2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79.43億,同比下降231.73%。
上半年集團實現銷售面積1339.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6.8%,銷售金額1812億元,同比下降35.4%。
萬科的償債壓力也較大:
據不完全統計,2025 年一季度,萬科境內至少有 4 筆債券到期,合計未償金額約 90 億元;二季度境外將有 2 筆債券到期,未償余額約人民幣 36 億元。
錢,不好還,目前房企普遍采用的是債務重組。
從規模上來看,第一肯定是恒大了,1400多億,而碧桂園目前的境外債是第二,1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00多億。
碧桂園只是一個縮影。
恒大代表了極端激進房企的終局。
而碧桂園則代表了更多普通民營房企的終局。
這是融創,世茂,雅居樂,佳兆業,富力,奧園,華夏幸福,藍光等等所有已爆雷房企的終局和命運。
目前,市場的TOP級房企,已經從“碧恒萬”(碧桂園、恒大、萬科)變成了“保中華”(保利、中海、華潤)。
拿標桿房企說,千億房企數量繼續下降,2024年只剩11家,比2023年又少了5家,僅為數量巔峰2021年的1/4,一夜之間回到2016年的水平。
相比于千億房企的降幅,2024年百億房企更是遭遇一輪暴跌,從2023年125家降到了86家,僅一年時間就有39家房企掉出百億隊列。
千億房企數量縮減,百強房企數量暴跌,這也意味著行業又一次歷經大洗牌。
這些,從2024年土拍市場,也能看到端倪。
最新數據統計,2024年央國企和地方城投拿地金額占比85.3%,11家民企拿地額占8.5%。
這意味著,未來5年內,你在市場上看到的新房,每10套里只有1套是民企的!
還留在土拍戰場,還在主動出擊的民營房企,都是誰呢?
第一個陣營:龍湖、濱江。
同樣是千億級的大型民企,濱江、龍湖24年都還在積極拿地,而且過去22年,23年,這2家,也是民營拿地課代表。
濱江219億拿地額中,僅杭州就占了214億,相當于把所有投資資源幾乎傾注在一個城市。
龍湖24年拿地相對均衡且分布在全國近10個一二線城市,比如北京、重慶、杭州、蘇州、成都等。
第二個陣營:四川邦泰、偉星房產、寧波江山萬里、湖南的運達地產。
聚焦深耕城市的“實力新銳”的中小型民企。
第三個陣營:貝殼、南通亞倫等
一些跨界民營房企的“新面孔”或是新成立的民營房企。
上一輪行情大漲,從2016年持續到2021年初,整整五年里,造就了太多樓市神話。
將近8千億的碧桂園、7千億的恒大、近6千億的融創,3家占據2萬億市場。
四年房地產,幾經沉浮,站在2025年來看這個結果,很多意外都變得合情合理。
大洗牌結束,國央企+極個別頭部民企,將擁有絕對市場份額、話語權和操盤權!
當下,格局基本已經確定了,國內房地產的未來,就看這幾位了。
國家隊:保利、華潤、中海,三足鼎立、占絕對地位,然后是建發、越秀、華發等地方性國企巨頭。
混合制:接下來會有更多混合所有制房企,也就是說雖然不算國央企,但國字背景滲透力在。
少數民營房企標桿:諸如龍湖、濱江、偉星等。
不能挽救民營房企嗎?
很難,幾乎沒可能。
房地產市場硬著陸,民營房企信用崩塌,導致銷售停滯,現金流枯竭。負債是剛性的,以前的利息也是很高的,利滾利,負債越來越大,而營收越來越小,資難以抵債,這是一個悲傷的事實。
城鎮化的高速發展,民營房企貢獻了一多半的力量,但現在,是他們退場的時候了。爆雷房企的剩余資產,將被銀行、信托、GOV等瓜分殆盡。而爆雷房企對這個社會的民間欠債(個人、企業、供應商等),大都將隨著時間灰飛煙滅。
進入2025年,市場趨勢也比較明顯,一個是債務重組,先解決“生死”問題,一個是市場復蘇,解決“活下去”的問題。
重慶原市長黃奇帆,在采訪時曾提到過一個數據:
中國獨立法人的房產公司有9萬家。而中國有9億城市人口,這意味著每1萬人就有一家房地產公司。
中國房企比全世界開發商加起來都多。以后不需要這么多,有1萬家就不得了了。
根據《國家統計年鑒》顯示,截至2021年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數量為105434家,其中,內資房企101374家。
從10萬縮減到1萬,意味著大批玩家直接出局。
過去中國開發商講究從土地到住宅再到銷售、運營、物業一條龍,事無巨細都自己來做。
后來大家都意識到了,專業的事情必須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未來能夠活下去的開發商,會有四個大方向:
1、堅持做投資商,做高回報率
2、回歸開發,做全周期項目管理
3、轉型運營商,精耕商業中心、長租公寓或者產業園
4、圍繞房子展開各種服務,收取服務費
2025年,對房企很關鍵,對整個房地產市場也很關鍵。
實際上,救市,從未停止。也許今年,就是筑底回升的節點。
具體什么時候,政策大概會朝哪個方向,各個城市的行情變化會怎么樣,我們會持續的跟蹤。
很多話不能公開說,這些信息都會放到我們的《私密財富圈》里。
這個私密圈子是已經運營一年多的付費產品,進到圈子之后,不僅能看到我們過去一年多分享的政策分析、應對策略、資料分享,還能看到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圈子內容,所有政策、樓市、大A等資產的信息、觀點和分析會在里面持續更新。
38.8元服務一年,也可9.9元體驗一個季度,不滿意退圈退款。
如果你愿意加入,識別二維碼入圈即可。
★提醒:下單的朋友請務必留下正確的手機號碼,并且留意接聽來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