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防止癌細胞轉移或有新招
東京藥科大學的研究發現,通過減少血管中細胞黏附分子CD44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癌細胞向肺部的轉移。研究團隊對小白鼠進行基因改造,阻斷其體內TGF-β的功能,結果顯示癌細胞在肺部的轉移明顯減少。這一成果為開發新的抗癌藥物提供了潛在的靶點。然而,該方法也導致血管脆弱,使癌細胞更易進入血液,引發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Stmm連續生物反應器在歐洲和美洲試點項目中提升抗體生產率最高30倍
舊金山2025年1月16日,St?mm宣布其無氣泡連續層流生物反應器在德國、瑞士和阿根廷的單克隆抗體生產試點中取得顯著成就。盡管在體積生產率方面取得了15到50倍的提升,該技術也面臨著在全球推廣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服務不足市場挑戰。此外,由于其自動化和封閉式系統設計,該生物反應器有可能重新定義現有的生物制造標準。然而,隨著專利即將到期,該技術的廣泛采納能否順利進行尚需觀察。
Nature | 申恩志/吳建平團隊揭示PIWI蛋白與piRNA協同作用切割目標RNA
2025年1月15日,西湖大學申恩志和吳建平團隊在《Nature》雜志上發表研究,揭示了PIWI蛋白如何通過piRNA協同作用切割目標RNA。盡管PIWI-piRNA通路的切割反應被認為至關重要,但其啟動機制一直未明。該研究發現,PIWI-piRNA復合物結合靶標RNA時會經歷動態構象變化,并識別出新關鍵位點對催化活性不可或缺。這一發現修正了此前關于無脊椎動物PIWI蛋白的誤解,提供了深入了解piRNA調控機制的新視角。
Cell子刊:細胞衰老可以逆轉,姬廣聚團隊提出逆轉衰老新策略
2025年1月15日,姬廣聚團隊在Cell Metabolism期刊上發表研究,提出逆轉細胞衰老的新策略“Senoreverse”。該研究發現利用胚胎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hESC-Exos)和miR-302b,可以有效解除細胞增殖周期阻滯,從而恢復衰老細胞的增殖能力。雖然這種方法顯著改善了小鼠的多項指標,但如Senolytics療法一樣,可能面臨組織損傷的風險。因此,該領域仍需進一步探索以確保安全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