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yè)究竟有沒有所謂的“行政級別”,這個話題一直是網絡上的討論熱點和關注焦點,有的人認為央企是有行政級別的、而有的人則認為央企已經去行政化不會再有行政級別。實際上,哪怕是翻遍各種官方文件,確實都找不出關于央企行政級別的明確介紹和規(guī)定;可問題是,在一些央企人事安排、工作發(fā)文、文件下達等環(huán)節(jié)又處處能夠看出相應的央企級別。換句話說,央企行政級別的問題確實非常復雜,并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不過,由于中央企業(yè)畢竟是在黨和國務院或國務院指定的管理機構(如國資委、財政部等)領導下的一類國有企業(yè),所以央企行政級別的存在自有其道理,大家不必全盤否定、簡單粗暴的認為央企沒有行政級別。
當然了,一些由中央部門和國務院各部委、直屬機構領導管理的國有企業(yè)在嚴格意義上只能算是“部屬企業(yè)”,通常意義上所指的俠義中央企業(yè)具體指的是:1、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領導管理的98家各類央企,并由此形成了國資委央企名錄。2、由財政部履行出資人職責也就是由財政部管理的27家金融央企、4家實業(yè)類央企(分別是國家鐵路集團、中國郵政、中國煙草和北大荒集團)以及4家文化央企(即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紫荊文化集團、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中國廣播電視網絡集團)。也就是說,從俠義上講,我國目前的央企數量一共是133家。
接下來,再介紹一下上述133家央企的級別:需要明確的是,上述133家央企并沒有正部級,包括網絡上許多自媒體熱傳的國家鐵路集團也都只是副部級。也就是說,央企的最高級別就是“副部級”,一共是73家。當然直接說“副部級央企”可能不太恰當,官方說法是“中管企業(yè)和中管金融機構”(中央在發(fā)文中則一般稱為:中管金融企業(yè)、部分國有重要骨干企業(yè)),這些中央企業(yè)、中央金融機構的主要負責人由中央直接管理并參照副部級干部進行選拔、任免、管理。
其中,在國資委央企管理名錄的前53家企業(yè)就屬于是“副部級央企”(或者說是“中管企業(yè)”),這53家企業(yè)的董事長、黨委(黨組)書記、總經理的人選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決定,這與一般副部長級干部的任免權限相同,因此被認為相當于副部級干部。值得一提的是,這53家企業(yè)的副職領導,以及其余由國資委管理的央企的領導班子成員均由國資委黨委研究決定,前者歸口在國資委企干一局、后者歸口在企干二局。
除此之外,由財政部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前15家中央金融企業(yè)(分別是“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開發(fā)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及國家鐵路集團、郵政集團、煙草總公司、中國出版集團、紫荊文化集團也屬于是“副部級央企”(或者說是“中管金融企業(yè)”)。
據公開資料顯示,前15家中央金融企業(yè)的正職由黨中央管理、副職由中組部管理,但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較為例外,其副職領導、監(jiān)事長均由中央管理。另外,國鐵集團的正副職以及煙草、郵政的正職由黨中央管理,煙草、郵政的副職則由中組部代表中央管理,比較特殊的是曾任鐵道部長的原鐵總公司董事長盛光祖的級別明確為正部級(但也只是個人級別、不代表單位級別)。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共有73家副部級央企、至于其余央企則都是常規(guī)的正廳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