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CHANEL杭州全球首秀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目光,這是香奈兒自2009年“巴黎-上海”高級手工坊系列之后,時隔十五年,再度將全新系列的全球首秀定于中國舉行。杭州也因此成為東京、上海之后第3個發布該系列“全球首秀”的亞洲城市。為何是杭州?或許回到上個世紀,嘉柏麗爾·香奈兒巴黎康朋街31號私人寓所書房里,那幅以杭州西湖為背景的烏木漆面屏風就是答案。那時,西方癡迷于神秘華麗的東方世界,掀起了一股對于東方文化探索的狂熱之風,無論是John Galliano入主Dior后就帶來了以旗袍為靈感的第一個系列,還是被稱為“時尚之王”的Paul Poiret代表作之一的刺繡長袍,都展現了那個時代最為先鋒的設計師們眼中的中國。如今,無論東西方,設計師們仍不遺余力地以中國元素為靈感進行創作,但中國風卻有了更多元、在地的表達。
CHANEL2024/25高級手工坊系列3
風起東方
來自東方的這陣風可以追溯到17世紀后期的歐洲,隨著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的瓷器、書畫、紡織品等開始進入歐洲,并隨著貿易的增多,在18世紀,中國風開始在歐洲大肆流行。彼時,在西方世界的眼中,亞洲是一個有著截然不同文化的大陸,古老的中國更是充滿了神秘與未知的誘惑。從平民到皇室貴族,從建筑、裝飾、服裝,我們都能看到中國風的影子。到了19世紀,法國劇作家巴爾扎克在小說《禁令》中第一次使用“chinoiserie”這個詞,描述將那些具有中國風情的手工藝品。從此,中國風這個詞開始流行。
1977 年高級時裝系列 Ensemble du soir
早在中國瓷器、紡織品等物品進入歐洲的那時起,中國風就已經開始影響西方的時尚。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曾在皇宮中穿著中式長袍,中國風也是當時化妝舞會的熱門主題。到了20世紀,歐洲和美國時裝設計協會承認會從中國尋找創作靈感。中式刺繡長袍也開始納入英國女性的日常生活服裝的范疇中。在黃柳霜等亞裔好萊塢明星的影響下,旗袍則成為了當時上流社會的時尚硬通貨。
身著中國風龍袍的亞歷山大·奧古斯蒂諾維奇
John Galliano入主Dior后推出的第一個系列便以旗袍為靈感,搶眼奪目的色彩在絲綢面料下泛出迷人的色彩,精致的刺繡帶來華麗濃郁的異域風格,大膽的剪裁性感又危險,呈現出中國風優雅之外的另一面。時隔多年后,Nicole Kidman還選擇這件古董旗袍出席在第6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Christian Dior同樣深受中國風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他將書法、青花瓷、旗袍等元素悉數用到系列中,比如他設計的“Quiproquo”雞尾酒裙,裙上便印刷了大量的書法作品。
Christian Dior “Quiproquo”雞尾酒裙
Yves Saint Laurent也是受中國風影響很大的設計師,在1977年推出的“Les Chinoiserie”系列,他將從書籍、繪畫、紡織品中感受到的東方文化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呈現。大面積的刺繡、清朝官服的廓形以及旗袍、立領等中國傳統元素極盡展現,無不透露著他對中國風的狂熱與癡迷。到了2000年,新一代的品牌創意總監們繼續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創作靈感。MiuMiu 2003春夏系列將旗袍截短,通過盤扣、高開衩的細節設計在致敬中國旗袍傳統形制的同時注入千禧年的叛逆與先鋒。Roberto Cavalli 2005秋冬系列將青花瓷元素大放光彩,藍白山水中式花紋與抹胸緊身連衣裙的結合,似中國傳統青花瓷器那樣,流暢線條下極富女性魅力的婀娜。ARMANI Privé 2015春夏高定系列以“竹”為靈感,將水墨印花、竹圖案、刺繡等結合,在煙青色中展現出一股淡雅的中國韻味。2015年大都會更是以“中國:鏡花水月”為主題,在大都會展出大量中國作品的同時,邀請全世界當紅的名流身著帶有中國元素的服裝出現在Met Gala紅毯上,從時尚、服飾、繪畫、藝術等多方面探討中國文化對人類藝術創作帶來的深遠影響。
嘉柏麗爾·香奈兒收藏的中國屏風
縱觀中國風從18世紀到21世紀10年代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雖有出于對中國傳統文化意蘊的探討與傳承,但大部分創作仍流于紋樣、龍鳳、青花瓷、旗袍等常見的傳統元素上,這與西方對中國文化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有著相聯系,也與文化發展的階段相關。一種風格的發展總是從照搬元素到形式模仿最后才到對于文化意蘊的傳承與發揚,如中國古代美學提出的藝術發展路徑是從低階形似到高階神似的過程。
發表于 1913 年 6 月《婦女家庭雜志》上的《中國夏裝》
由表及里
近幾年,奢侈品牌對中國風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展現出來更加多元的表達形式。Dior 2021秋冬男裝系列上的打籽繡源自中國非遺工藝,2024 春夏系列則又啟用另一種非遺工藝:絨花,在將中國風與品牌更深入結合的同時也喚起當代年輕人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其對中國市場的用心可見之深。
Loewe以中國單色釉為靈感的2023早春系列絕對值得一提。脫離了對中國傳統元素的直接應用,而從明清年間單色釉瓷器上提取顏色用作經典包款的配色,這種看似輕巧的創作手法卻凸顯了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極大尊重。同時,他們還邀請中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代陶瓷藝術家與英國當代陶瓷藝術家共同講述單色釉的歷史、工藝和審美追求。既有傳統與當代的對照,又有東方與西方兩種視角的闡述,不得不說,LOEWE的這波對于中國風和中國文化的理解已經漸入佳境,由表及里觸及到了傳統文化的精髓與意蘊。2024年春節他們還推出了以中國玉雕為靈感的系列,在中國風的在地表達上繼續深挖。
Loewe以中國單色釉為靈感的2023早春系列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發現,時尚品牌們在面對中國市場時,不單純滿足于將中國風的元素運用到設計當中去,而是更關注于文化背后的深刻內涵。中國人極看重家的觀念,更把春節團圓當成一年最中要的節日。2023年,Bottega Veneta在推出新年膠囊系列的同時,拍攝了一部“一路向家 新年快樂”的短片,當綠皮火車駛向家的方向,合家團圓的春節便也到了。2024年的新年策劃則更為日常,借新年的第一道光,與朋友散步、與愛人相擁,將平實的日常嵌入到新年的歡聚之中。今年的新年在釋出的預告影片中,我們似乎也能看到這種人文情懷的延續,似乎在講述新年與朋友們共賞燦爛煙火的故事。Prada在2024七夕情人節之際,攜手代言人李現去到保留了傳統建筑遺跡的徽州呈坎古村拍攝廣告大片。從游龍戲風、青花瓷、圖騰紋樣到深入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以現代的理念、材料和結構表現中國的傳統習俗與符號,現階段的中國風已經脫離了單純的模仿和形式上的傳統而追求神韻的統一與創新。
來自中國設計師的聲音
當然,中國的設計師們也在經歷這樣的陣痛與轉變。憑借一襲“天下地上,唯吾獨尊”紅色戰袍殺入時尚圈的ANGEL CHEN,在沉迷于游龍戲鳳一段時間之后,對中國風的表達也變得更加隱晦而婉轉。2025春夏系列上,我們很少看到圖騰的直接應用,反而在細細了解之后才明白原來那拼接的布料來自非遺工藝布織布,鏤空花朵來自微鉤非遺工藝,大秀現場更是將從未走出藏區的老手藝人請來,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些未被發現的傳統文化。Sean Suen 作為一個關注男性多元氣質的民族品牌,2023年秋冬以大涼山彝族為靈感,將彝族干古不舍的御寒“披氈”、古時系戰刀之用的斜挎"圖塔”等服飾,運用當代時裝剪裁手法,融入到本系列設計之中,彝銀胸飾、領飾細節的加入讓整個系列呈現出一種克制肅穆風格的同時又煥發出神秘的遠古氣息。Sean Suen2025春夏系列則以京劇大師“梅蘭芳”為靈感,將京劇扮相中經典的云肩、水袖、玉帶、綢球、流蘇等元素,融入中式傳統?褂、?衫、中山裝與?式男裝、禮服等梅先生喜愛的常服之中, 致敬其精彩一生。
Sean Suen 2023秋冬系列
AO YES 2025春夏聚焦于“東方閨房”這一具有濃厚中國特色的主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閨房”是未婚少女坐臥起居、修煉女紅、研習詩書禮儀的所在。古人更是不吝筆墨把大量詩詞歌賦來描繪閨閣生活。當然,閨房在如今這個時代早已有了新的意義,但對于女性柔美于含蓄氣質的隱喻是一脈相承的。輕紗、綢緞等材質重疊,復古花卉印花漸隱其中,中式旗袍以豹紋彰顯野性,又通過剪裁分為上下兩件單品,極具現代化的剪裁與設計手法,讓這股東方閨房之風更加別具一格,也強調了當代女性的內斂與自信的時代特征。SHIATZY CHEN 2025春夏系列以“筆”為原點,通過大量定制面料、刺繡、流蘇等表達毛筆飛舞柔繪的瀟灑與素描細膩入微的筆觸。
SHIATZY CHEN 2025春夏系列
我們不難發現,中國設計師們也在試圖打破中國風的刻板印象。他們取材更加廣泛、更加多元,或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更加精確、具體的主題,或從少數民族文化中獲得靈感,或聚焦于生活在中國這片大地上具體而真實的人等等,不僅僅是具體的中國樣式、傳統圖騰,而多了現代的范式,才能融入到世界流行的時尚體系之中,才會更具長久的生命活力,也更被如今追求大流行的年輕消費群里所接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