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利潤翻倍的醫藥公司,出現了。
截至2025年1月16日,醫藥行業一共13家公司發布了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增虧參半。
其中,凈利潤預增最高的公司是一家醫療耗材公司,大博醫療,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凈利潤3.7億元(中值),同比增速達到527.42%,不僅斷層領先花園生物、哈藥股份等醫藥公司,而且趕超雙林股份、水晶光電等科技制造龍頭。
那么,大博醫療是如何實現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呢?
第一,多個業務從集采中恢復。
事實上,早在2024年前三季度,大博醫療的營收就呈大幅增長趨勢,同比增速35.88%,創下了近幾年的增長新高。
而落腳到公司經營上就可以發現,大博醫療終于在“集采”中站起來了!
要知道,骨科耗材作為全國最開始集采的一類高值耗材,價格遭到了大幅下滑,所以使得公司2022年以來營收大幅縮水,而現在隨著集采的常態化落地,產品銷量的持續增長便使得營收得到了再度恢復。
根據2024年半年報,公司除骨科脊柱類產品營收在下滑外,骨科創傷類、關節類產品,以及微創外科、神經外科產品均實現了營收大幅增長。
第二,費用管控成效顯著。
當然,大博醫療的凈利潤增速比營收增速快,說明在營收增長的同時,公司的凈利率也在提升。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凈利率分別達到了68.47%、17.21%,相比于2023年,在毛利率維持相對穩定的同時,凈利率提升了近12個百分點。
而凈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又可以歸結為2點:
其一是費用率明顯下降。
最近幾年,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下降最多,由2022年最高46%左右下降到了當前的30%左右。此外,研發費用率、管理費用率都有著不同程度的下降,從而給凈利率的提升帶來較強支撐。
說明隨著產品銷量的提升,大博醫療的規模效應在增強,而且隨著集采的常態化,行業市場格局趨于穩定,公司費用管控成效也逐漸體現出來。
其二非經常性損益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公司的利潤。
根據2024年業績預告,大博醫療在實現凈利潤約3.7億的同時,扣非凈利潤僅有3億元,說明另外有0.7億元是政府補助或投資性收益帶來的,而它們往往屬于非經常性損益,缺乏可持續性。
既如此,大博醫療算是通過了醫療耗材行業的集采挑戰,迎來了反轉。
值得強調的是,自2020年以來,我國已執行了5批高值醫用耗材國采,包括大博醫療、威高骨科、樂普醫療、愛博醫療等諸多企業在內均受到了集采的影響,而大博醫療這個業績,可以說是其中抗風險性最強的了。
那么未來,公司是否有望徹底扭轉頹勢呢?
首先,從行業層面來講,可以肯定的是,在大博醫療主營65%都是骨科類產品的情況下,公司幾乎擺脫了行業集采的風險。
一方面,是量的增長。
因為順應了行業國產替代以及市場需求增長的邏輯,大博醫療的產品市占率以及銷量均在提升。
以創傷類產品為例,在集采續約中,大博醫療的市占率達到了19%,位列行業第一,相比于集采前8%的市占率翻了1倍多。
與此同時,公司產品總銷量由2020年的619萬件增長至2023年的1506萬件,也增長了1倍多。
另一方面,是價的穩定。
還是以創傷類產品為例,2021年首次省聯盟集采時,產品平均降幅達到了89%,而在2023年的續約集采中,產品中標價普遍上漲,其中最高漲幅超過了60%。
畢竟集采降價不是目的,在兼顧讓患者用上便宜優質的醫療用品的同時,也會給企業留下一定的價格空間,以促進它們未來的經營和創新。
其次,大博醫療將業務領域擴張后,公司所面臨的市場空間擴大了,覆蓋到了骨科、齒科、神經外科、微創外科等多個領域。
而就高值醫用耗材整個行業來說,其長期增長的趨勢沒有變,這就有望給公司帶來持續的增長動力。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高值醫用耗材行業市場規模為1464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2213億元,年復合增速達10.88%。
再就是從公司層面來看,我們同樣可以看到2個好現象:
一個是其產品營收和毛利率預計還有提升空間。
這就要提到大博醫療目前唯一營收還在下滑的產品線,脊柱類產品,它作為集采最晚的骨科產品,2024年上半年不僅營收在下滑,毛利率也大幅下降了17%。但正是因為這樣,未來隨著集采風險的消退,其營收和毛利率均有望實現恢復。
對比一下其他產品就能知道,創傷類和微創外科類產品的毛利率能達到70%多,而當前脊柱類產品的毛利率僅有66%左右,所以未來無論是集采續約有可能漲價,還是產品銷量增長,均有望促進毛利率的提升。
一個是大博醫療順利拓展了海外市場。
面對高值醫用耗材龐大的市場空間,大博醫療將目光瞄準了國外,且在最近兩年境外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長趨勢,使公司成為行業內出口規模最大骨科企業之一。
這樣一來,公司其實是打開了更大的成長空間,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避國內的行業風險,給未來增長注入了新的穩定劑。
所以,大博醫療當前的發展呈現出還算不錯的增長趨勢,且從行業和公司兩個層面分析發現,公司極有可能扭轉了過去的頹勢。
只不過,還存在的風險點是,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利潤有一定的擾動;以及公司當前經營現金流還不算太好,反映出隨著集采的常態化,大博醫療對下游的議價力有所削弱,未來要注意其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來源:飛鯨投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