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色”的國家會有人想去玩嗎?
如果這個國家不僅“好色”,而且因為騙子太多以至于受害者都不夠用了,那么這個國家還會有未來嗎?
可能有的朋友就會說了,這么慘的一個國家誰愛去誰去,一聽就是即將滅亡的國家,究竟存在不存在都不一定。
但事實上,這樣的國家不僅存在,而且還被國際相關組織評價為了最佳旅游勝地。
這個相關國際組織是怎么回事,把一個十分“好色”,充滿了騙子的國家評為旅游勝地。
但如果大家真的去這個地方實地旅游一番的話,肯定會恍然大悟。
你這還真是“好色”啊。
“挨揍歷史”第一章,開局就是巔峰賽
非洲是人類最早的發源地之一,早在幾十萬年前,就有原始人類在非洲大陸上繁衍生息,他們的足跡遍布了整個非洲大陸,其中就有一支到了非洲最北端在這里定居。
這里便是摩洛哥。
但摩洛哥的歷史說起來那真是聽者傷心、聞者落淚,因為實在是太慘了,好歹也兩千多年的歷史,愣是沒有獨立自主過幾年,這誰看了誰都覺得驚奇。
早在公元前3世紀,毛里塔尼亞王國便統治了摩洛哥,這也不算侵略,因為摩洛哥之前的發展是屬于無序的“部落模式”,十幾個大大小小的部落分布在摩洛哥各地,大家忙時發展農業,實際上也沒什么好發展的,往地里撒一把種子澆澆水,能不能長出來東西那就看天意了,運氣好了今年餓不死了,運氣不好可能今年就是最后一年了。
閑的時候大家就打架,沒錯,當時摩洛哥的沖突規模都不能用戰爭來形容,只能是打架,戰利品很有可能就是幾件衣服、鐵刀,運氣好的能搶個老婆,這就是部落日常的全部內容了。
幾把
在這種情況下,率先發展了的毛里塔尼亞前來,真不能用侵略來形容,因為根本沒什么好侵略的,而且人家也不殺你原始部落的人,教給正確的開地、種植知識,這行為簡直堪比扶貧了。
到了公元一世紀,摩洛哥才遇到了正式的一場侵略,沒想到這第一場開局就是巔峰賽,因為前來的對手是羅馬帝國,而且此時的羅馬皇帝還是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是羅馬第一次由軍隊擁立起來的皇帝,他登基后自然是大力回報軍方,而最好的回報方式當然就是戰爭了。
但好在羅馬之前的底子也容得他去發動戰爭,但到了卡利古拉執政后期,他突然得了精神病。
這不是在貶低他、罵他,而是他真的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整個人喜怒無常,經常元老議會時提出一個方案,然后有元老附和這個方案,卡利古拉在大笑之后便突然一拍桌子翻了臉:誰讓你這么說的,你想干什么!
然后將這個元老處死。
對外他則更是暴虐,不僅發動戰爭,而且但凡有敢反抗的地區,那就是“破城之日,家家盡懸羅馬刀”。
公元40年,毛里塔尼亞被羅馬占據,成了其一個行省,摩洛哥也成了羅馬治下的一個小城。
大家或許會容忍一個昏君、甚至會容忍一個暴君,但是沒人會容忍一個精神病,到了公元41年,卡利古拉就被親手把他推上帝位的禁衛軍集團給亂刀砍死了,羅馬的統治也趨于穩定。
但盛極而衰、合久必分,這是歷史上哪個王朝都跳不出的定律,外國的王朝也不例外。
從公元2世紀開始,羅馬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后來更是發生了近衛軍拍賣皇位的離譜事件。
羅馬徹底分裂后,摩洛哥也進入了長期的自治階段,一直到他的下一個侵略者前來。
生出了一個小國家
公元5世紀,日耳曼人的一支后裔汪達爾人來到了北非,他們并不是專門來占據摩洛哥的,而是來占據整個北非的。
這些人雖然占據了土地,建立了汪達爾國,但他們的行事作風真的不像是一個國家,反而像是一群戰山為王的土匪,平時最愛的集體活動就是出去搶劫,包括但不限于搶了迦太基、搶了突尼斯、搶了羅馬,他們還有一支海盜船隊,在地中海中橫行無忌,干著打家劫舍的勾當。
摩洛哥的原住民們在這群土匪的治下生活了幾年之后,就發現生活不下去了,哪有往斷根上收稅的,這明明是不要我們活了啊。
于是摩洛哥的原住民們發起了幾次起義,占據了幾個城市,和汪達爾人們堅持對峙。
一直到了公元6世紀,拜占庭軍隊剿滅了這伙土匪,不說拜占庭軍隊的意圖是什么,但此舉真的堪稱是“義舉”啊,摩洛哥全境解放,再次進入了自治狀態。
到了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來到了北非,在這里建立了阿拉伯國家。
但阿拉伯人其實也不是專門來針對摩洛哥的,也是意在整個北非,摩洛哥不過是順手的事。
到了阿拉伯擴張時期,東起印度河、西到大西洋,全部都是阿拉伯帝國的版圖,這也是我們歷史上所說的“大食帝國”。
到了15世紀,歐洲的列強們開始進入北非,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等等國家,都先后占據過摩洛哥,但因為受阿拉伯文化長時間的統治,所以摩洛哥還是在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上都趨近于了阿拉伯,尤其是在民族上來說,此時的摩洛哥已經沒有多少黑人了,幾乎全都是白人。
以這種文化認同、民族認同為基礎,阿拉伯人很快就又在摩洛哥建立了政權。
1666年,阿拉維王朝成立了,謝里夫便是阿拉維王朝的首任“蘇丹”。
在這阿拉維王朝內,還誕生過一個“世界紀錄”。
那就是謝里夫的兒子穆萊,阿拉維王朝的第二任蘇丹。
他有什么世紀記錄呢?
生孩子。
穆萊
根據記載,他的后宮里有五百多名妃子,而且是各個種族、各個膚色都有,和他的后宮相比,哪怕是我們歷史上的一些昏君都弱爆了。
他這五百多名妃子,一共給他生了525個兒子和342個女兒。
他一個人的孩子,足夠組成一個小國家(梵蒂岡僅有801人,略遜于穆萊)。
雖然妃子這么多,但穆萊卻并不是一個昏君,他在位期間極其重視中央集權,組建了一支完全由黑人組成的軍隊,并且用穆斯林的教義來控制他們。
有了這樣一支體格出色并且悍不畏死還完全忠誠的軍隊,穆萊的統治可以說是穩如泰山,內部的造反、外來的殖民入侵,全都沒能撼動穆萊的統治,甚至還收復了被西班牙人占據的馬穆拉和被英國人占據的丹吉爾。
也正是在穆萊在位期間,摩洛哥才正式完全民族獨立,以前動不動就來摩洛哥“零元購”的那些國家再也不敢冒犯,他也被摩洛哥人們稱為“偉大的蘇丹”。
但在穆萊死后,摩洛哥卻是后繼無人,三十年不到的時間內換了七個蘇丹,混亂的局面令摩洛哥再次淪為西方的殖民地。
在種種內憂外患治下,摩洛哥一直到了二戰之后的殖民地解放運動方才再次正式獨立,1956年阿拉維王朝成功復辟。
獨立之后的摩洛哥,走上了一條另類的發展之路。
最會“搞顏色”的國家
摩洛哥的經濟基礎其實并不算太差,在三大產業之中,最薄弱的就是第一產業農業。
雖然種地種了兩千多年,但摩洛哥的糧食依舊難以自給自足,需要進口糧食來填飽肚子。
但其自然資源卻非常充足,有大量的磷酸鹽礦,低廉的勞動力也讓其的工業產品有不小的競爭力,尤其是汽車電池等行業,摩洛哥也是非常能打的。
可說到最有看點的,摩洛哥的支柱產業,卻還是旅游業。
摩洛哥的自然景觀非常美麗這就不用多說了,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氣候給其帶來的獨特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但更有看點的還是其人文景觀,一個非?!昂蒙钡慕浀?。
這里的顏色可不是什么奇怪的地方,而是人家真的在搞顏色。
像是摩洛哥的“紅色之城”馬拉喀什,整座城市都是由紅色組成的。
紅色的墻壁、紅色的街道、紅色的柱子、紅色的門店…
只要到了馬拉喀什,那么從城中心的大廣場,到城市邊緣的小木屋,沒有一個建筑物不是紅色的,這從頭到腳、從里到外的紅,讓馬拉喀什如同一塊璀璨的紅寶石一般耀眼。
再有如白色之城卡薩布蘭卡。
這里的建筑物全部都是白色的,這個白色也是受到了摩洛哥民族宗教的影響,摩洛哥最大的一所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就在這里,寺內高聳的宣禮塔也是卡薩布蘭卡的最高點,登高遠眺的話,整個卡薩布蘭卡都會被人盡收眼底,從城內的任何一個角落抬頭,同樣也能看見這座宣禮塔的塔尖。
這里也是浪漫的愛情電影《卡薩布蘭卡》的拍攝地,得益于這部知名電影的宣傳,卡薩布蘭卡的旅游經濟在整個摩洛哥都是名列前茅,很多公司都愿意在這里建設一個辦公點,行走在卡薩布蘭卡之中,高大的歐式建筑之間城市軌道列車轟鳴而過,那種古典中世紀和現代科技的碰撞,讓人流連忘返、沉醉其中。
還有藍色之城舍夫沙萬,這里便是后來摩洛哥人們見完全的顏色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旅游經濟,而傾力打造的一座“網紅城市”。
別的網紅城市可能是城市中有什么景點,有什么小吃,但舍夫沙萬卻整個城市就是一個超級明星,各種不同的藍色格調讓人們在城市中央一抬頭,甚至會往往分不清哪里是藍天、哪里是城市。
還有金色之城菲斯、紅白相間的最“色”首都拉巴特…可以說摩洛哥就是由顏色構成的,一旦人們進入了這里,那么也會很容易化為顏色的一部分,在這種無拘無束、肆意潑灑的氛圍中體會到生命的奔放。
因此,摩洛哥還被稱為最“好色”的國家。
但如果不做準備就去摩洛哥的話,那么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現實會給你的錢包好好上一課。
騙你沒商量,賺錢賺不長
摩洛哥的景色很美,來旅游的人很多,同樣就做“一錘子買賣”的商家也會很多。
甚至從下來飛機開始,游客們就被一些不良商家盯上了。
“去市中心打車走嗎?走不走,只要fifty?!?/p>
這是在摩洛哥機場周圍的出租車司機們的常見話術,一個個看似憨厚老實的臉上露出人畜無害的笑容,伸出了五個手指對你比劃著。
摩洛哥的貨幣名叫迪拉姆,和美元的兌換匯率大概是1:10。
不放心的你抽出一張早就換好的迪拉姆對他一比劃,是這個fifty嗎?
嗯嗯嗯,老實的司機點了點頭。
50迪拉姆,不算貴啊。
你開心的上了車,到地方之后司機卻把臉一拉。
不要這個,要美元,要刀樂。
你說好的是這個?
我沒有說過,fifty刀樂,不然不準走。
這基本上是摩洛哥大部分商家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除了坐車,飯店、紀念品店、服裝店等等,很多商店里的價碼后面都是只有數字,沒有單位。
如果問不清的話,那么就很容易遭到價格刺客。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只能說是花錢買個教訓了,不要說和這種商家硬頂,我報警什么的。
一來大家出去旅游,都是找個快樂,沒必要為自己的一時失察,被有心算無心而影響了心情,二來這事找他們的警察還真不一定有用。
姑且不說摩洛哥警察和無良商家相互勾結的這種情況,僅僅是一個慢慢辦理,就能把我們給膈應住。
我們是來旅游的,不是等著你審案子的,更何況因為早些年一些先富起來的人們出國旅游的一些行為,中國人已經給很多的旅游國家留下了“人傻錢多”的印象,甚至在摩洛哥過海關時,一些人都會遭遇到索要小費的情況,在當地這種大環境下,我們還是只能以小心提防為主。
說到底,還是摩洛哥沒有真正的“富”過。
摩洛哥目前的經濟在全非洲都能排前五,說人家窮也窮不到哪里去,但這種有錢,有的都是旅游業這種“流財”,可能今天這個人來旅游,商家服務的好與不好,這個人這輩子不會來第二次了,在這種情況下“一錘子”買賣自然是大行其道。
世界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孤獨星球》將摩洛哥評價為了此生最值得去旅游的地方之一,這無疑是對摩洛哥景觀的一種肯定,但是如何打造好營商環境、打造好旅游環境,給游客們一個真正物有所值、貨真價實的體驗感,這才是摩洛哥真正任重道遠的事情。
參考文獻:
2020十大最佳旅行國——張瑾.理財周刊.2019 (45)
摩洛哥的古都風韻——高關中.科學之友(上半月).2019 (04)
到摩洛哥玩一場好色之旅——北石.旅游縱覽.2016 (19)
摩洛哥:非洲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劉奕楠.湖南日報
北非花園摩洛哥的文化風情——李華.民族藝林.2013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