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旅:探訪碾槽洼與石頭王國的魅力(下篇)文/王世輝
一路平緩下行,身影隨著路形曲折蜿蜒,在冬天干枯的榛莽叢中時隱時現,偶爾停下來小憩,順便極目遠望,領略群山萬壑的壯闊勝景,神情為之滌蕩,心靈為之純凈。雖是隆冬萬木枯,但在或近或遠的山巒上,依然有青綠在閃耀,那是些經冬不凋的樹木,于蕭條之中顯得尤為鮮活。我的期許由此也獲得了極大的滿足,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為這些頑強的生命點贊。
沿著古道往前行走,仿佛是逆著時光,一步一步進入歲月的縱深,身體越發感覺到暖和了。我在想,莫不是這條古道在對我的神魂進行著神秘的加持?加持鼓舞,加持力量,加持感奮,加持激越……
正行走間,遇到一方兀然獨立的巨石攔路,石上紅漆涂染著兩枚鐫刻的大字:孤石。孤石孤立,但應該是不孤獨的,因為千百年來,有無數行走此道的旅人,留下了片片溫馨的心跳與溫情的目光,成為它在歲月中的陪伴。在我的想象中,就是這樣的,而且我認為,我的想象不會有太大偏差。
采擷到一段關于孤石的故事。這故事說,在寡婦街落難孩子組織人力修騾馬道的過程中,距離寡婦街300米的一個轉彎處,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修路,施工人員幾經周折,鑿不開,挪不動,沒辦法。奇怪的是,一天早上人們發現石頭靠近地面的部分卻自動斷裂,人們清理了土和石塊,不費吹灰之力,這段路盡然打通了。據老人們講,這塊石頭是孩子的父親的化身。當年,這位有責任心與使命擔當的父親,為了妻子和孩子的生命,把討飯要來的食物給了這娘倆,雖然自己離開了親人,但心里仍然掛念著這娘倆,感動了上天,上天讓他化作一塊大石頭,日夜守衛在這里,面朝深山驅逐狼蟲虎豹,保護孤兒寡母不受野獸侵害,時常弄些兔子之類的野味,解決娘倆的生計問題,同時,也為娘倆遮風擋雨,護佑親人平平安安。這塊大石頭,好像一個壯士的頭顱,傲視群山,多少年來,風霜雪雨侵蝕,但這塊大石頭巍然不動,沒有絲毫變化。
這故事又是一份溫暖,又是一腔人間的摯愛真情。只是,故事中突兀出現的“寡婦街”一詞,讓我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不知其來由。隨即我想,這可能與我行走的方向有關,倘若從另一個方向開始行走,或許就會先接觸到寡婦街,而后再接觸到孤石。果不其然,又前行了一小段路,我便知悉了寡婦街的來歷。
相傳很久以前,一對逃荒要飯的夫婦帶著一個尚不滿月的幼兒,沿著沁河岸邊,翻越太行山,來到碾槽洼村南3公里處的深山中,饑餓難忍,丈夫倒地未起,妻子傷心過度,已經昏迷,孩子在一旁啼哭,被路過的一個村民救起,這個孩子長大成人,為了報答救命之恩,在碾槽洼村民幫助下,雇傭民工,修通了碾槽洼村至池根村長達15公里的騾馬道,碾槽洼人為紀念這對有良心的母子,把這家落難人落難的地方起名叫“寡婦街”。這就是寡婦街的傳說。
我在心中感念著,繼續前行。到了一個岔路,看見了豎立的木牌子路標,一個方向繼續指示著“清化二大道”,另一個方向則指示著“道寶河村”。我知道,是時候與這條古道說再見了,我該拐向道寶河,去抵達日程中的第三站了。
道寶河村在山坳里,歸澤州縣山河鎮管轄。這是一個擁有四五百年歷史的古老村落。
道寶河村原名盜寶河村,這一名稱的由來與一個古老的傳說緊密相連。相傳,在誰也說不清是哪朝哪代的很久以前,這個村子是皇帝藏寶與朝廷藏官銀的地方,皇帝藏寶自不用說,朝廷藏官銀則是為了某項重大工程或國家儲備。這是一份神秘,更是一份秘密。然而,由于秘密被泄露,很快像長了翅膀一樣,在村子里流傳開來。一些貪婪的盜賊得知了這一消息,便決定實施盜取。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盜賊們趁著夜色潛入村子,利用對地形的熟悉,成功找到了藏寶和藏官銀的位置,洗劫一空。這個傳說不僅使得村子名聲大噪,雖處深山卻幾乎天下人皆知,還深刻地影響了村民們的生活和心態。在解放初期,村民們認為“盜”字不好聽,也不吉利,于是決定將村名改為“道寶河”,寓意著希望村子能夠遵循道義,沿著正道和時代大道,迎來新的繁榮昌盛。
如今,道寶河村已經成為了一個充滿歷史韻味和鄉土氣息的石頭村,贏得了“太行山的石頭王國”的美譽,吸引著四面八方的觀光游客。村子里的房屋,一例地由石頭建造,道路一例地由石頭鋪就,就連那規模龐巨、蔚為大觀的梯田也一例地由石頭壘砌。石頭,成為了這個村子的底色和特色;石頭,見證了村民們的勤勞智慧和征服大自然的力量;石頭,豐富了村子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石頭,打開了游客們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和悠久傳統的窗口。
甫一進入村子,迎面照見我并與我撞了個滿懷的,便是那個搶眼亮麗的網紅打卡點——石磨群。一盤盤厚重的石磨,蹲踞著,站立著,雖不轉動,卻依稀有石頭摩擦的細膩清音,傳入耳廓,敲擊耳鼓,絕對是寧謐氛圍中難得的天籟。我到過許多地方,但見到如此威武雄壯的石磨景觀,這還是第一次,不由得為之震撼,為之贊嘆。我突然陡生了一個想法,回去之后,靜靜地沉淀,我要為這些石磨寫詩,寫成組詩,甚至寫成詩集。
沿著標牌上指示的漫游步道,一寸一寸地,一個毫米一個毫米地,丈量著腳下的石頭大地,我的內心不是堅硬,而是只有自己能理解和懂得的柔軟。這柔軟,給了我別樣的體驗,給了我別樣的舒爽……
徜徉在石頭的世界,不時能看到某些宅院的外墻上掛著“某某攝影基地”、“某某美術寫生基地”、“某某文學創作基地”、“某某論壇追夢之旅基地”的牌子,一塊塊牌子折映著陽光的彩線,甚是養眼悅目。我在想,這么多熱愛藝術的人們,在這里選建基地,他們是頗具慧眼的,也是頗富有創意的,他們在各自的基地里,不知相繼收獲了多少生活的饋贈與心靈的愉悅。當然,見到更多的牌子,則是“某某農家樂”——幾乎家家都是有懸掛,也就是說,幾乎家家都在從事餐飲住宿的營生。由此也不難看出,旅游業在這里是相當發達的,是相當興旺的,是相當鼎盛的。鼓起了錢袋子的村民們,也應當是相當快樂的——他們憑借著勤奮的雙手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把每一個日子都過成了詩,過成了歌……
在一家名為“粉紅農家樂”的餐館,吃了12元管飽的饸饹面,身上熱乎乎,心里暖洋洋,精神是倍兒爽的。看了看表,計算了一下時間,我決計開始返程。
車輪旋轉得飛快,載著滿滿的收獲。一路無話。回到家里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天色的黑,沒有讓我感覺到暗與凝重,反而覺得那是一種別樣的透徹與輕盈。我知道,這是我對這一天行程進行主觀著色的結果。
出于方便今后翻閱記憶的考慮,我覺得,應該在此文止筆之際,單獨補寫一下,記住這次出游的時間:公歷2024年12月28日,農歷十一月二十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