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資金市場異常緊張,個別機構都急瘋了。
現在急需央行開閘放水,釋放流動性,否則春節前后可能會出現錢荒,股市也可能會被拖累。
先看股市。
現在股市開市出現一下不好的信號,寒武紀出現崩盤跡象,今天下跌了14.65%。在創新777.77新高之后,已經下跌了23.63%,跌破了5日、10日、30日均線。
現在的寒武紀,前期機構抱團太嚴重了,已經大幅透支了估值。即便有人押注它會得到神秘大額訂單,也無法填實當下過高的估值,更何況它這些訂單還沒有落實到位,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再加上,春節臨近和年報季臨近,部分機構開始止盈操作,于是寒王就崩了。
再看錢荒。
周三(1月15日)有非銀機構借不到錢,沒法平頭寸,銀行間后臺都延時了,4點后借入的隔夜資金成本一度飆升至16%。
今天上午(1月16日),資金緊張狀況并未緩解,仍然有機構借入的隔夜資金成本高達10%以上。
今天下午,資金成本進一步飆升,有非銀機構借入的隔夜資金成本直接飆升到了18%。
現在看資金市場,隔夜利率整體也才1.84%左右。
當然,現在資金緊張還只局限于個別非銀機構,但是并未向全市場蔓延。盡管如此,我們仍然需要警惕動作緩慢,市場出現錢荒。
資金為啥突然緊張了呢?
1、這兩天是稅期,大家都在搶資金,市場資金需求增加。
從歷史情況來看,稅期都是需要央行提供流動性來支持的,但是這一次央行沒有支持,反而在收緊流動性。
2、資金需求的預期飆升。
從現在的數據看,銀行年初的集中貸款,以及天量國債的集中發行,還都沒有開始,沒有明顯放量。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些事兒肯定會沖擊市場流動性。尤其是國債發行,很多機構都提前準備了。
注意,2025年國債發行將成為影響金融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它規模實在是太大了。
再疊加上春節前居民資金使用需求增加,很多人都預期,錢會緊張。
在金融市場上,預期會自我強化,并實現的,這是資金緊張的重要原因。
3、從頭寸上看,個別非銀機構之前過于押注資金下行,借短投長,本想賺點期限錯配的利差,沒想到資金成本飆升。
結果搞成了借18%的錢,買1.6%的債。
而他們又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平倉,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融入足夠的資金,甚至不惜一切代價。
于是,市場上就出現了隔夜資金成本一飛沖天的情況。
3、資金緊張的正反饋螺旋。
實際上,前幾天資金市場就開始緊張了,利率升高引起恐慌情緒,而恐慌情緒又進一步推高利率,于是就很容易出現極端情況。
現在必須把這個正反饋螺旋給切斷,否則很有可能在跨年期間出現錢荒。
4、天量MLF到期,央行凈回籠資金。
實際上,整個1月份,央行都在凈回籠資金。直到昨天(1月15日),央行還在凈回籠資金。
當天,央行投放了9595億流動性,但是到期MLF有9950億,央行凈回籠366億元。
5、央行暫停買入國債,暫停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1月10日,央行公告稱,2025年1月起暫停在公開市場上買入國債。
買入國債,是央行直接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以及直接投放基礎貨幣的重要手段,跟MLF投放、OMO投放、降息、降準等措施本質上沒太大區別。
央行暫停買入國債,就意味著,暫停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
從去年以來的資金面趨勢是,央行的MLF一直在縮量,8月至12月期間MLF縮量續作達到21810億元,但是央行又通過其他渠道向市場投放了流動性,比如通過買斷式逆回購投放了27000億元的基礎貨幣,此外還有央行買入國債等等。
總之一句話,央行流動性凈投放少了。
央行為啥不投放流動性了呢?
我們文章之前分析過,現在央行也面臨選擇。
一方面,債市供不應求,利率陡然走低,市場上都在搶債券,央行再搶的話,利率會進一步降低,因此央行就不參與了。
另外,人民幣匯率貶值本來就很大,利率走低的話,人民幣會進一步貶值。
另一方面,又要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維持寬松的貨幣環境,支持實體經濟。
在綜合考量下,央行就暫停投放流動性,選擇穩債市和穩匯率。
我們現在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市場從去年就一直在等降準降息,但是一直沒有等到,那么所謂的“適度寬松”是什么呢?
1月9日,央行旗下的《金融時報》文章借用專家的身份講了一句話:2024 年年底的經濟工作會議時隔14 年重提適度寬松,更多是對前期貨幣政策立場是支持性的確認。
什么意思?難道這是對之前央行行動的解釋,不是對未來的定調?也就是說,降準降息只是市場的美好愿望嗎?
接下來,就看春節前,央行的態度了。
這其實也是對債市一個警示,資金市場已經出現“錢荒”的苗頭了,搞得不少金融機構很崩潰。
如果債市逆轉了,如此龐大規模的押注利率下跌,那么到時候就是一片血雨腥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