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廈門不大,擁有6個轄區與6個非正式區劃管理區,陸地面積僅1700.61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390多平方千米。
除了島內外之分,還有新城與古城的區別,甚至也有邊緣地帶或者遠期“待發展”區域。
而時代的紅利,在這些板塊中轉移得太過迅速……
廈門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版)
近期二手筍盤追溯:
1、海滄自貿區:
代表樓盤:海投自貿城、招商1872:
房齡,2019~2021年左右;
2022~2023年,海滄自貿區的幾個樓盤迎來鼎盛時期,幾個樓盤的銷量均破10億+。
①、2017年8月17日,自貿區迎來首個樓盤入市:高層住宅69-88㎡,均價,3.6w/㎡;
3.6w/㎡的價位是什么概念?那一年,環東海域叁仟棟的均價3.8w/㎡,集美世茂璀璨天城也差不多3.8w/㎡左右,位于廈門東部的翔安新店禹洲盧卡小鎮均價2.6w/㎡。
以史為鑒,知興替。
①、海滄臨港新城以2016年為界限,2016年12月14日,海投以37013 元/㎡的樓面價競得臨港新城地塊,總價高達57億,一舉刷新了廈門總價“地王”紀錄,從此,讓臨港新城一舉進入廈門樓市開發的視野。
②、2017年8月,自貿城3.6w/㎡入市。
也是從那一年,廈門開創式地推出了限售的“大利器”,后續被不少城市效仿。
③、2019年12月,自貿城打出2.4w/㎡毛坯的價位,一夜之間,客流量擠得售樓處水泄不通。彼時,已臨近交付。
④、2020年,1872緊隨入市,2.7w/㎡帶裝修,兩個樓盤剛好毛坯與裝修互補。
⑤、2021年,廈門樓市回暖,各大一二手房紛紛上調價位,自貿城、1872紛紛來到了2.9w/㎡~3w/㎡;
⑥、而從自貿國際、天際開始,坊間傳聞有企業批量團購,彼時,自貿國際、天際成了熱銷周榜、月榜的常客,自貿區也迎來了不小的鼎盛時期。
臨港新城的起點非常高,倍受矚目,離不開海投房企的“一擲億金”,一鼓作氣在此締造多個地王,且不乏總價地王,其開拓區域的決心可見一斑。加上海投曾深度開發海滄南、橋南等,在海滄,素有“一部海滄史,半座海滄城”之說,可見其在這座區域的認可度。
⑦、2020年,海滄的開發格局演變成馬鑾灣樂活島、新陽西、馬鑾西、臨港新城遍地開花的格局。
也正是這一年底,海滄地主易位,次年開始,由“天女散花式”布局調整為集中精力于一役,重點打造一個樣板門廳。
而臨港新城的二手房價,從最初的3.6w/㎡,最高回落到了如今的1.4w/㎡左右,令人唏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