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至1月16日,黑龍江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和黑龍江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哈爾濱召開。黑龍江大學省人大代表王敬波、哈書菊、董惠江,省政協委員祖雪晴、祝洪章、郭孟秀、關健英、劉東影參會,劉藝婷列席會議,與會代表和委員積極履職、參政議政,圓滿完成了會議各項議程。
會議期間,來自黑龍江大學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以高度的政治自覺、飽滿的參政熱情、嚴謹的工作作風,立足學校發展實際、著眼于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發揮自身優勢,圍繞龍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咨政建言,向大會提交了質量高、針對性強的建議、提案,受到媒體關注,積極發出“黑大聲音”,展示了黑龍江大學的責任與擔當。央廣網、中國新聞網、黑龍江日報、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黑龍江大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進行了采訪報道。
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黑龍江大學校長王敬波表示,要用高質量教育推動龍江高質量發展。她介紹,黑龍江大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學科門類齊全、國際化程度高。下一步,要牽頭推動校校合作,尤其是各個學校之間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師資資源的共享,推動聯合學位的建立。在學校內部也要通過雙學位以及本博直讀等多種創新的人才培養方式,加快人才成長速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聚焦科技成果產業化突破年,她表示,黑龍江大學科技成果豐富,接下來要進一步加大有組織的科研,尤其是要打破學科壁壘,堅持問題導向,“企業出題,老師答卷,市場閱卷”,把實驗室和產業一線緊密的對接起來。同時要發揮學校設立的新質生產力基金的作用,“投早投小”,突破科技成果轉化當中風險投資較弱的弱點,打破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最后一公里”缺失的問題。“隨著近年來黑龍江‘冰雪熱’,學校也要深度參與到冰雪經濟的發展中去,培養冰雪人才。”王敬波指出,要充分運用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優勢,在冰雪藝術設計人才、冰雪雕刻人才、冰雪裝備產業人才以及冰雪賽事的組織運維人才等方面發力,加快冰雪人才的綜合培養。
此外,針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 “ 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打造世界級冰雪旅游度假勝地和冰雪經濟高地。 ”王敬波表示,冰雪人才培養是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設計。“冰雪是黑龍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更是我們傳承文化、發展經濟的重要載體。冰雪景觀設計與雕刻是黑龍江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最有特色的教學內容,也是學校推動設計學科特色發展建設的重要支撐。”王敬波指出,近年來,黑龍江大學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號召,依托龍江冰雪資源稟賦和學校國際化優勢,著力開展冰雪民俗文化研究實踐與傳承創新,冰雪文化國際傳播取得了顯著成效,獲批了“教育部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冰燈冰雕制作)”,成立了“冰雪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并先后承辦了多屆黑龍江省大學生冰燈冰雕制作大賽。未來,黑龍江大學將充分發揮學科門類齊全、學科平臺高的優勢,積極開展冰雪相關專業人才培養。
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黑龍江大學法學院院長哈書菊提出了兩項建議。一是圍繞留住人才與引進人才,尤其是優化黑龍江省選調生高校入圍名單提出了建議。人才是推動和加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黑龍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引進和自有人才培育。人才是黑龍江省全面發展振興的重要條件,黑龍江省應當將人才振興戰略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并以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發展,在落實推進人才引進政策的同時,也要關注留住本省高校及科研院所培養的優秀人才。在確定定向選調生入圍學校名單時要堅持守正與創新,繼續堅持中組部關于選調生的招錄政策,充分關注黑龍江省有關人才培養的優勢與特色,留住本土培養的優秀人才。二是結合黑龍江省地域優勢和教育特色,提出了要加快東北亞法律查明中心大數據平臺建設的建議。在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持續深化拓展的當下,中俄關系邁入高水平發展新階段,雙方在經貿、能源、科技、人文等領域合作日益緊密,跨境交往活動愈發頻繁。黑龍江省作為我國對俄開放的前沿陣地,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緣、人才與語言優勢,具備構建涉俄法律查明中心的堅實基礎與迫切需求,這對于推動中俄合作高質量發展、保障雙方合法權益、優化區域法治環境意義重大。
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黑龍江大學法學院教授董惠江提出了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提升城市整體形象的建議。他建議,增加停車設施供給。科學規劃,對新建商用、民用建筑設施,堅決按照法律法規,保障停車位建設供給;深度挖潛,下大決心、花大力氣,解決原所有車位供給困難地區車位供給,因地制宜增加停車泊位;多渠道籌措資金,建設立體化、多形式停車設施。優化停車資源利用。通過共享車位、錯峰停車等方式提升場地利用效率,同時盤活長期閑置的停車場地。加強管理和執法。城市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對停車秩序的巡查管控,確保機動車有序停放。人性化執法。在做好車位劃設、宣傳引導的同時,交通執法應更加人性化,以提升市民的遵章守法意識。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民盟黑龍江大學委員會主委、黑龍江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祖雪晴提交了關于《關于規范我省旅游景區公共標識語外譯的提案》的提案。她建議,制訂《黑龍江省旅游景區公共標識語外譯規范指南》,全面覆蓋景區各類標識語的標準化譯法,深入挖掘標識語背后的文化意蘊,對于具有我省特色的歷史文化名詞等,既要在翻譯中保留其文化獨特性,又要通過注釋或意譯等方式讓游客理解其內涵,使標識語成為傳播地方文化的使者。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黑龍江大學委員會主委、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祝洪章 提交了《打造“冰雪名人經濟”高地 建設北方冰雪經濟引領區》《關于我省中低GI控糖大米產業化開發的建議》兩份提案。她建議,強化頂層系統布局,制定《黑龍江省冰雪名人經濟發展規劃》,打造具有我省特色的冰雪名人IP和品牌,在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給予優惠的扶持政策,將冰雪名人資源開發利用融入我省冰雪裝備制造、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產業發展規劃,制定深度融合措施辦法。同時,她還建議我省水稻產業走“地理品牌+功能農業”的復合增值路徑,以中低GI控糖大米新品種培育和產業化開發為突破口,整合科研資源,加強控糖水稻研發及成果轉化,在哈爾濱五常建立省級中低GI控糖水稻功能農業試驗示范區和集聚區,實現我省中GI水稻培育和市場占用的快速突破,支持控糖大米相關標準的制定和推廣,推動省內地方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以實現新質生產力賦能水稻產業的新路徑。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民進黑龍江大學支部主委、黑龍江大學滿學研究院研究員郭孟秀提交了《關于加強〈黑龍江將軍衙門〉滿文檔案整理開發助力我省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提案,他建議,建設《黑龍江將軍衙門》專門數據庫,以省級社科專項研究課題形式,產出高水平成果,以黑龍江大學現有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滿語)專業為基礎,建立本碩博連讀機制,解決滿語文人才匱乏的現狀,在文化設計、旅游產業開發等方面推進以滿語滿文化為特色的項目,實現滿文檔案開發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無黨派人士、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關健英提交了《培育弘揚中華民族大歷史觀 創建新時代邊疆治理龍江典范》的提案,建議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開展我省培育弘揚中華民族大歷史觀教育,推進我省邊疆治理工作的機制創新,形成新時代邊疆治理龍江經驗;加強中華民族大歷史觀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平臺建設,以專項課題形式,產出我省在大歷史觀和邊疆治理方面的標志性研究成果;推進大中小學中華民族大歷史觀一體化協同培育,用好我省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歷史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史、黑龍江流域邊疆治理史等豐富的展館資源、文物資源、景觀資源,突出本省特色,貫穿學校教育、社區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省知聯會副會長、無黨派人士、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劉東影提交了《關于加強我省各文化旅游單位官網官媒建設的提案》《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挖掘與利用,賦能我省文化旅游發展的提案》兩份提案,她建議,為每個重要景點建立專業的官方網站,提供在線客服、論壇、評論區等功能,增強用戶體驗。詳細介紹景區的歷史背景、文化特色、重要事件等。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流行平臺,鼓勵原創優質內容生產,包括但不限于歷史文化故事、景點介紹視頻、游客攻略分享等,舉辦線上線下活動,如攝影比賽、征文活動等,吸引并留住訪問者。她還建議,完善符合本地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加大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促進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以非遺為主題的文化旅游景點、街區或村落,開發特色旅游線路,將靜態展覽與動態體驗相結合,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選擇;加大力度支持民間藝人開設工作室或傳習所,鼓勵他們參與創意設計、產品銷售等環節,進一步鞏固黑龍江作為東北亞地區重要文化交匯點的地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圖文來源 | 黨委宣傳部 黨委統戰部
視頻來源 | 央廣網、人民網、龍視新聞聯播、龍頭新聞
排版 | 金松琦
責任編輯 | 邵明琛
審核 | 肖博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