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就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祛魅”的風還是刮到了高教圈,越來越多學生選擇“先就業”,職業技術學院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選擇。與本科高校一樣,職業技術學院同樣存在教育水平的不同,這也對學生的個人能力成長有著非常關鍵的決定性作用。
在行業領域內的排名就是高校實力最直接的證明,有所職業院校在所屬省份占據了多個“第一”,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所高校就是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首先,甘農職院是甘肅省第一所官立職業學院,前身是1906年創辦的“農礦學堂”分設的農林學堂。作為一個人口大國與農業大國,我國對于農業實力的發展與農業人才的培養分外重視,該校的建設也就得到了官方的高度關注與支持,解放后,時任農業部副部長、省委書記、省人大副主任等27位領導先后到學院視察,指導該校走上了“產學研”結合的辦學之路。
也正是在這種完善且先進的教育機制下,多年來該校的建設在官方的大力支撐下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最為著名的人才便是甘肅省首位科技功臣周祥椿。該校是甘肅省最早引種甜菜的單位、最早引種西紅柿的單位、最早選育大葉菠菜品種的單位、最早大面積人工養魚獲得成功的單位和最早生產葡萄酒的單位,能夠獲得如此眾多的“最早”,周祥椿在其中的功勞不可忽視。
他在校從事育種工作近50年,在培育小麥與胡麻品種、推廣種植、開發農產品和設施等方面都有著不菲的成就,推動了該校整體實力的大幅提升,被稱為“甘肅的袁隆平,把金色種子撒遍隴原大地的隴原驕子”。
在卓越人才的共同耕耘之下,甘農職院在人才培訓、鄉村振興方面都有著突出的貢獻,承擔了扶貧培訓232次,培訓90多萬人次,指導創辦合作社160余家。同時,該校還形成了“科技+專家+企業+村組織”服務機制,完成“863”攻關、“948”引進、陽光工程、“星火科技”等國家項目16項,憑借在科技與人才兩方面的共同推進,成為了甘肅省服務鄉村振興貢獻度高的學校。
從該校的各項成就也可以看出,甘農職院無論是在辦學歷史、人才培育還是成果產出、社會服務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特長,是甘肅省內當之無愧的多項“第一”,作為培養專門人才的職業院校,該校的學生教育建立在如此堅實的基礎之上,其實力層次自然毋庸置疑,如果考生對該領域感興趣的話,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會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