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國色芳華》一經播出,女二張雅欽的顏值就被大伙迅速不約而同地放在了審判臺上,言論褒貶不一,而其中最刺耳的莫過于“顏值崩塌”“斷崖式變丑”的群嘲了。
她飾演的是貴為吉安縣主、出身顯赫、刁蠻矜貴的富家之女——李幼貞。
看著天真柔弱,其實內里狠厲跋扈,外表平靜輕柔,其實偏執冷血,像是楚楚可憐讓人倍感無辜垂憐,但總是以最輕描淡寫的目中無人作風做盡倚強凌弱的腌臜事,表面大家閨秀、端莊有禮、落落大方,其實黑暗面都深藏于心、不露聲色——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李幼貞是個復雜的難以一言以蔽之的角色。
在宏觀層面,她同時又是身不由己、處處受掣肘的籠中雀,盡管身嬌體貴,穿金戴銀,但礙著女性身份,其內核也只不過是父權制度下權謀斗爭中的一顆用完即棄的棋子和隨時能用來換取錢權的犧牲品罷了——她能得到天下任何無價寶,卻無法得到自己所愛之人就是一個鐵證。
李幼貞在盡力掙脫桎梏。
一場失敗的聯姻讓她如夢初醒,看清人情冷暖也看透現實無情不再幼稚單純后,她手段、野心漸長,最終誓死反抗,以身入局,奪回有情郎,也要回自己的婚姻自主權。
只可惜,李幼貞陷入了偏執,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戀愛腦會害了她,如果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是從一個男人換到另一個男人,那她大概率會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
李幼貞與劉暢注定只會是悲劇一場。
本質上,兩個人是一樣的。
泡在蜜罐里長大,他們都一心想違父命,反對包辦婚姻,搶回人生主導權,但其實根本就是小孩過家家,或者是青春叛逆期的小打小鬧,他們更多是既要又要,端著碗吃飯,放下碗罵娘,根本無法撼動權勢的根基,只不過是假清高、假獨立而已。
最重要的是,他們情意不再,緣分已了,他們各自對彼此而言,皆由白月光變成了飯粘子, 從朱砂痣變成了蚊子血。
劉暢移情別戀,李幼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徒留滿腹愛而不得的執念,說到底,他們的愛都附帶充滿占有欲的自私與狹隘,不管是李幼貞對劉暢,還是劉暢對牡丹。
其實,除了臺詞有些黏糊稚嫩也氣若游絲、不夠有力外,演員張雅欽飾演“李幼貞”一角總體上是到位的。
平靜的瘋感,天真的殘忍,高傲的冷酷,嬌蠻的無情,無可奈何的痛苦,她讓角色變得鮮活生動也耐人尋味。
不過,觀眾是無情的,張雅欽難以面面俱到,她的妝造就遭到鋪天蓋地的群嘲和非議。
跟上一部讓其大范圍出圈的《古相思曲》里的扮相相比,張雅欽此番在《國色芳華》里確實是“顏值崩塌”了,且不說判若兩人,也有如云泥之別。
“又丑又胖”“臉部扁平寡淡”“臉和脖子一樣粗”“顏值下滑嚴重”“認不出本人的程度”“腫得臉皮撐不住肉”“讓人兩眼一黑”“饅化嚴重”......
輿論聲浪太大,連張雅欽都不由得親自下場來自嘲自己是“胖娃娃”以息事寧人了。
這其實也難怪,《古相思曲》的確是張雅欽的顏值巔峰,迄今仍在不少觀眾心里留下角色濾鏡,像是“白月光”的存在,讓人大為意難平也積攢了不少好感度。
到了《國色芳華》,一個精致甜美的小圓臉搖身一變成了大胖圓臉,這一時之間自然很難讓觀眾接受。
但這個福態盡顯的妝造其實是無比貼合劇中角色的。
畢竟“李幼貞”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金尊玉貴,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盛唐權貴女子,張雅欽為此還特地去增重增肥了。
事實上,其體態豐盈、珠圓玉潤的豐腴和婀娜看久了反倒別有一番韻味——像是一顆飽滿的水蜜桃,也像是雍容華貴的人間富貴花,區別了千篇一律的網紅尖下巴長相,意外地有辨識度和記憶點,很是讓人眼前一亮和心生歡喜。
演員的一切都是為角色服務的,角色立住了,那張雅欽自然是無可指責甚至功不可沒的。
《國色芳華》收視節節攀升,她的演繹也可圈可點,這一回,張雅欽有望再火一把。
出道多年,在95花行列里,她有幾分宋慧喬、董璇、安以軒、趙麗穎的影子,顏值耐看大方有觀眾緣,演技自然流暢有靈性,張雅欽有點被低估了。
《千朵桃花一世開》里的高秋旻;
《流水迢迢》里的玉蓮;
《與你十年,予我半生》里的王燃;
《古相思曲》里的陸鳶;
《救了一萬次的你》里的李路多;
《千古玦塵》里的鳳染;
《少年游之一寸相思》里的蘇云落;
《酋長的男人》里的星月;
《陸戰之王》里的黃曉萌;
《扶搖》里的雅蘭珠......
張雅欽影視資源算不得好,不是在大劇集里打醬油,就是在粗制濫造小劇集里駐扎,不可謂不坎坷。
要不是當年“快準狠”抓住了小成本口碑劇《古相思曲》這一良機,如今她大概率得“查無此人”了。
從少不更事、天真爛漫的嬌俏少女到扶持幼主、沉穩大氣的掌權皇后,張雅欽飾演的“陸鳶”是《古相思曲》整部劇的靈魂所在。
小制作,小成本,小平臺,這部劇能以黑馬之姿始料未及地快速出圈,身為絕對女主,也作為演技擔當和顏值擔當的張雅欽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很多觀眾便是從這部劇開始知曉“張雅欽”一名的。
然而即使這樣了,張雅欽也走得尤為步履維艱,而并非平步青云。
在遇到《古相思曲》之前,她遭遇了整整一年無戲拍的空檔期,拍完《古相思曲》還沒播出之時,她也被迫無業了一年,張雅欽徘徊在岌岌可危的退圈邊緣。
而也許是因為經歷了這般的至暗時刻,再重回大眾視野后,張雅欽徹底讓自己變成了一個“卷王”——別人長的是戀愛腦,她長的卻是事業腦,而且還是硬生生將自己的戀愛腦掰成了事業腦的那種。
“我算是幸運的了,有這么一部作品讓我繼續有夢做,有飯吃,我會比別人更珍惜這個機會,所以我不敢停。”
“太知道沒有工作的感受了,我真的不敢停。”
“我能做到的就是機會來了,把它抓住,死死地抓住。”
這其實在張雅欽成長歷程里是有跡可循的。
1996年出生于湖北省鄂州市,她從小就學習舞蹈,不只是民族舞、古典舞還有芭蕾舞,而學舞之人,吃苦能力都非同一般。
張雅欽的舞蹈課常常是上午三小時,下午三小時,晚上還要加練三小時,為了減肥說不吃東西就真的不吃,而且持續了沒有任何一天休息日半年的天天踢腿, 儼然成了女戰士一枚,現在的她都會由衷佩服當初的自己。
張雅欽沒有把這個看作是折磨,反而看作是磨煉。
因為是樂觀型歸因,所以后來有著舞蹈功底的她能在表演中競爭優勢突出——打戲行云流水、利落干脆,堪稱一絕,張雅欽得以被不少作品青睞,其中還包括讓其逆風翻盤的《古相思曲》。
人生走過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她能從舞蹈演員轉型為演員,成功考上上海戲劇學院,皆因其從小學舞練就而成的持之以恒、不怕吃苦的性子。
張雅欽也是憑此熬過事業低谷期的那兩年,實現鳳凰涅槃的。
情關是女人的一道劫,她也不例外。
那會兒年輕,在脆弱無助的時候,張雅欽最先想到的,是找個男人當所謂的靠山,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在精神上。
所以在感情里被動的她很輕易地陷入了愛情里。
然而結果證明,人在溺水的時候能抓住的不是一雙拯救你于困境的手,而是會纏住你把你拽入更深淵之處的水草。
當你有傷口的時候,最先吸引來的肯定是蒼蠅。
能給予自己依靠、給自己遮風擋雨的男人是不存在的,女人只能靠自己。
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教就會,這段感情的夭折給張雅欽帶來是痛苦,但同時也是命運的一筆饋贈——對愛情祛魅是女人覺醒的開始。
“我還沒有到可以談婚論嫁的年紀,目前我也不想要老公,我要好好投入100%的專注力給事業,不然對別人、對自己都是不負責任的。”
越早放棄走捷徑的想法,越早認識到只有靠自己的雙手一點一滴地付出、積累,才能換取未來,緩解生活的困頓,那從泥坑里爬出來的路程就越短。
張雅欽不再給自己以“大不了依靠男人”的退路和幻想,而是以事業為先,以前途為重。
破局的關鍵是改變自己,走出舒適區。
她硬生生將自己從“INFP”變成了“INTJ”,從重度拖延癥蛻變成了當機立斷的行動派,不熟悉她的人都會錯誤地以為她是個外向的e人,但這其實只不過是她為生存給自己戴的面具罷了。
真正的狠人不是對別人狠,而是能對自己下狠手。
“當還有沖勁、還有能量的時候,一定要努力地拼一拼。”
面子、尊嚴毫無意義,活下去、掙到錢才是最重要的,張雅欽就是這樣從低谷里爬起來的。
爭取角色,再怎么低聲下氣,她都拼盡全力,無所不用其極;塑造角色,她殫精竭力廢寢忘食,偶像包袱沒有,打戲熬夜也不怕,機會,她要搶,實力,她要漲,她永恒地在向上生長。
渺小和不足是人心自帶的,就像荷花出自淤泥。你可以被無力感拖垮,也可以通過努力接納脆弱,迎接新生。
“不要害怕會失敗,爭取任何的工作機會都不可恥,這是就該干的事兒,如果哪怕被拒絕了也沒有關系,被拒絕是常態,但是你要敢于爭取,那是你的一個人生的態度。”
她從感情中的一個被動者長成了一個內核強大的在事業上的主動者、甚至是進攻者,這是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人和事兒給張雅欽帶來的底氣。
主動去吃生活的苦,需要強大的勇氣和信念,但唯有這條路才能塑造一個經濟和精神都獨立的無堅不摧的自己。
28歲的張雅欽正堅定地走在實現自我價值的路上。
所以這波關于其“顏值崩塌”的群嘲對其產生不了太大的打擊,她有自己的方向和去路。
而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