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好好用報道
編輯:佳琪
鉆戒保值?不,現在流行買智能戒指保健康。
奢侈品這么擁擠的賽道,智能戒指也是擠進去了。
世界首款能當奢侈品的智能戒指
就是它,激昂的維瓦爾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開場,鏡頭掃過一片 CGI 沙漠,沙粒在風中形成波浪般的紋路。
「Rare by Ultrahuman」幾個字出現在純黑的背景上。然后,一枚智能戒指從沙丘深處浮現。
這段排面拉滿的宣傳片來自智能硬件制造商 Ultrahuman。
在有「科技界春晚」之稱的 CES 2025 上,Ultrahuman 推出了全新高端產品線「Rare」,包含三款智能戒指,分別取名為沙丘、沙漠玫瑰和沙漠雪。
從左到右分別為:沙丘(Dune)、沙漠玫瑰(Desert Rose)和沙漠雪(Desert Snow)
除了名字叫「Rare」(稀有)之外,這三款戒指的售價也堅持貫徹落實了「物以稀為貴」的原則。
沙漠玫瑰和沙丘款采用倫敦貴金屬市場協會提供的 18K 金打造,售價 1900 美元,約合人民幣 13700 元。
沙漠雪款則是「精心用 pt950 鉑金制成,這是一種純度和聲望都極高的金屬」,售價 2200 美元,約合人民幣 16000 元。
要知道,就連曾經被吐槽貴得離譜的「真?老錢奢侈品」Gucci 聯名款智能戒指也不過 950 美元,這下直接被秒成了「平價款」。
GUCCIXOura 在 2022 年推出的聯名智能戒指,功能包含檢測睡眠周期、活動休息數據追蹤、心率、呼吸率及身體壓力(體溫)檢測等。
而這些天價戒指的功能配置,與品牌旗下 349 美元的 Ultrahuman Ring Air 完全相同。后者已經包含了健康追蹤、運動監測、心率檢測、睡眠分析等所有基礎功能。
「Rare」主要監測六種數據指標:動態恢復指數、睡眠指數、運動量、壓力變化、咖啡因攝入時間、女性健康
好家伙,多出的 1500 多美元,就只是買了個「殼」?
既然不是一直都是這個價格,那憑什么賣這么貴呢?
「Rare」的購買網頁上有所解釋。
首先是「復雜的手工藝制作」過程。
每一枚戒指都需要經過手工匠人的精心制作。將智能傳感器融入 18K 金或鉑金材質中,也要比普通智能戒指的制作工藝復雜。
摘自「Rare」的宣傳界面:「由技藝精湛的工匠精心手工打造,采用專業的金屬加工工藝?!?/p>
其次是獨特的「概念」。
「Rare」系列「捕捉了大自然最迷人現象的精髓。從風雕刻的沙丘那精致流暢的優雅,每一件作品都體現了這片荒漠景觀中美與韌性的和諧融合。」
再來是「服務升級」。
「Rare」系列購買者將獲得終身的 UltrahumanX 會員服務。對于購買了 Ultrahuman Ring Air 的用戶,想要享受經期追蹤、維生素 D 監測和智能鬧鐘還需要在 Ultrahuman 的手機 APP 端購買 PowerPlugs 功能,而購買 Rare 系列即可永久免費使用這些高級功能。
但拜托,這也配得上 1.3 萬元人民幣的定價嗎?
最后是「應用場景」。
在「Rare」系列的宣傳郵件中,Ultrahuman 對于「是否有市場需求」和「目標買家是誰」這兩個問題給出了一段一段情真意切的說明。
有人一直在用 Ultrahuman Ring Air 作為訂婚和送禮之用。Rare 是珠寶像其他物品一樣走向智能化的自然演進。Rare 的目標用戶是那些追求獨特性和意義的人群。
不過,雖然鉆戒被稱為 20 世紀最成功的「營銷騙局」,至少鉆戒上還鑲著一顆鉆石。而這枚智能戒指,似乎只是用了個更貴的「包裝」就想再割一波追求潮流的韭菜?
智能戒指:下一個爆品還是智商稅收割機?
智能戒指的風,可能是從去年的 CES 吹起來的。
三星在 CES 2024 發布了 Galaxy Ring。
功能上,它內置了先進的健康傳感器,可以監測心率、壓力水平、體溫等健康指標,還可以通過監測信息預測女性生理周期和排卵期,為佩戴者提供健康管理方案。
三星推出的 Galaxy Ring
Galaxy Ring 一出,立馬給整個智能硬件行業提供了可以放心「抄」的作業。
現在 AI 這么火,AI 如何從云端接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了科技大廠和創業公司的下一站。
往硬件里塞 AI,則成為了他們共同的答案。因此,AI + 智能穿戴設備市場熱鬧非凡。
從 AI Pin 到 R1,再到智能戒指、項鏈、耳機...... 簡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字節跳動豆包發布的首款 AI 智能體耳機 Ola Friend
在可貼身穿戴的這么多設備中,原來的「十八線小透明」智能戒指這回可算是抱上了 AI 的大腿。
它原本只是小眾之選,但加持過 AI 的智能戒指讓普通人也開始看到它的吸引力。
與之前相比,智能戒指不僅變得更薄、更準確、更易佩戴,還能借助 AI 實現更豐富的健康監測功能,應用場景遠超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
智能手環雖然主導著可穿戴設備市場,但并非人人都適合。它們不僅需要頻繁充電,對于特定運動愛好者來說更是不便 —— 誰想在打拳擊時還要擔心把手環砸壞呢?
相比之下,智能戒指低調隱秘,通常支持 4 至 5 天的續航時間,并且「十指連心」—— 手指能收集到更準確的心率數據。
在這波智能戒指熱潮中,各路玩家紛紛入場。
從老牌選手 Oura Ring 到新貴 Ultrahuman Ring Air,從創業新秀 Circular Slim 和 RingConn,再到科技巨頭三星的 Galaxy Ring,以及主打女性市場的 Evie Ring,都收獲了消費者的關注和投資界的青睞。
其中,Oura 最近完成了 D 輪融資,獲得了血糖設備制造商 Dexcom 領投的 7500 萬美元投資,公司估值已經超過 50 億美元。
不過,看看同處 AI 硬件賽道的「前車之鑒」,還是有點慌:AI Pin 從「iPhone 后最具顛覆性」跌成「65 億大敗局」;Rabbit R1 從「下一個 iPhone」被嘲「電子垃圾」。
智能戒指的未來是否一片光明?還真不好說。
從產品邏輯來看,智能戒指面臨著一個兩難困境:想要加入更多功能,就必須增加戒指的體積和重量,但這樣就失去了其小巧便攜的優勢。
而為了保持戒指的形態,又不得不在功能上做減法。而智能戒指的定價與功能更豐富的智能手環相當,產品的性價比不免大打折扣。
然而,市場似乎傳遞著不同的信號。
據 Gnitive 的報告顯示,2023 年全球智能戒指市場規模已達 21 億美元,預計到 2032 年將增長至 100 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 24.1%。
加入醫療問診助手會是破局之道嗎?
面對這個前景廣闊卻又挑戰重重的市場,一些企業開始另辟蹊徑。
在 2025 年的 CES 上,專注于醫療級可穿戴設備的美國科技公司 Movano 展示了他們的解決方案:不在硬件或功能上做加減法,而是借助 AI 的力量擴展智能戒指的能力邊界。
他們基于醫學期刊訓練了 AI 聊天機器人 Evie AI,并將其整合到了旗下產品 Evie Ring 之中。這款 AI 助手能夠分析戒指收集的健康數據,通過手機 APP 以對話方式為用戶提供建議。
在 CES 2025 上展出的 Evie Ring
智能戒指的核心價值在于健康監測,再植入一個專業的 AI 健康顧問,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
但在健康和醫療領域,準確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大語言模型的「幻覺」問題在涉及健康和生命安全時尤其令人擔憂。更不用說,再退一步,也很難知道大模型的訓練數據是否含有營銷號「養生小技巧」的記憶。
正因如此,Movano 特別強調了 EvieAI 的獨特之處:它完全基于同行評議的醫學期刊進行訓練。
在 APP 端與 Evie AI 的聊天界面
與 ChatGPT 等通用 AI 不同,Evie AI 是一個「有界」大語言模型。據 Movano CEO John Mastrototaro 介紹,Evie AI 經過了 10 萬多份專業醫學期刊的訓練,回答僅基于「后訓練」階段的數據。
所有數據都來自 Mayo Clinic、Harvard 和 UCLA 等權威機構,并進行嚴格的交叉驗證。這種嚴格的數據管控使得 Evie AI 的準確率達到 99%。
更重要的是,當遇到不確定的問題時,Evie AI 會坦誠地說:「我不知道」。
Mastrototaro 對外媒 The Verge 表示:「與其給出可能錯誤的答案,我們更愿意承認知識的局限?!?/p>
EvieAI 的定位也很清晰:它是一個專注于健康咨詢的對話助手,尤其關注女性健康問題。它不會給出診斷或治療建議,而是通過提問引導用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比如,當用戶提到可能的糖尿病癥狀時,EvieAI 會詢問具體癥狀和生活習慣,幫助用戶更好地準備就醫。
為了保持知識的時效性,系統每月都會用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更新數據庫。在緊急情況下(如用戶存在自殘傾向),它會立即建議就醫或提供求助熱線。
你怎么看待 Evie Ring 以及其他智能戒指的未來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https://www.theverge.com/2025/1/7/24337049/ultrahuman-rare-ces-2025-smart-ring-wearables
https://www.theverge.com/2025/1/7/24337403/movano-evie-ring-ai-chatbot-ces-health-tech-wearables
以后我們會帶來更多好玩的AI硬件,也歡迎大家進群交流。
? THE END
轉載請聯系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