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各種壓力之下,一些地方財政出現了困難,這些地區的部分編制內人員工資“縮水”了,比如取消了獎金,停發了部分績效工資等。
按理講,在編人員工資“縮水”,會影響編制內工作崗位的熱度,很多大學畢業生會重新評估考編的可行性,甚至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的就業渠道上。但現實情況是,編制類考試,包括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招考,都還是非常火爆。
1)
為何大家的考編熱情如此之高?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崗位穩定性優勢明顯
當前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編制內工作的穩定性很有吸引力。畢竟與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相比,編制內工作基本不存在失業風險,不會因經濟波動、市場競爭等因素而被輕易裁員。
第二,福利保障體系相對完善
編制內工作享有完善的福利保障體系,像五險一金、職業年金等,并且在住房補貼、醫療保障、退休待遇等方面也具有優勢。雖然這些年部分地區在編人員收入少了,但隨著經濟環境的好轉,收入還是會上來的。
第三,社會認可度高
編制內工作往往被社會視為具有較高的地位和聲譽,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在社會交往中可能會受到更多的尊重和認可。這種社會認可度不僅能滿足個人的自尊心和成就感,還可能在家庭、婚姻等方面帶來一定的優勢。
第四,職業發展前景較好
編制內工作通常有明確的職業晉升路徑和規范的職稱評定體系。只要個人努力工作、符合相應條件,就有機會獲得晉升和發展。如公務員可以通過職務晉升來提高待遇和地位,事業單位人員可以通過評定職稱來增加工資和提升職業發展空間。
第五,個人就業選擇有限
最近幾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增長很快,2025屆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將達到1222萬人,再創歷史記錄。在這種情況下,就業市場表現出了明顯的“供過于求”,崗位穩定性強、福利保障比較到位的編制內工作,自然就成為了普通高校畢業生眼中為數不多的好的就業選擇之一。
2)
不過每年全國招錄的在編人員數量就那么多,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是無法成為“在編人員”的。所以大學生們不能總是把眼睛盯著在編崗位。
首先,我們要有清晰的自我認知,要全面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能力和價值觀。如果自己的性格比較開朗,又善于溝通,可以嘗試進入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等領域;如果自己是邏輯思維強、喜歡鉆研技術的人,那優先選擇軟件開發、數據分析等工作。
其次,要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在大學期間,我們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綜合素養,一方面扎實掌握專業知識,通過參加學術研究、實踐項目等方式,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提升通用能力,如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這些能力在任何職業領域都至關重要。
第三,積極參加實習實踐。利用寒暑假和課余時間,參加與職業規劃相關的實習活動。通過實習,不僅可以提前了解職場環境和工作內容,還能發現自己在職業發展中的優勢和不足,及時調整職業規劃。同時,實習經歷也能為未來就業積累寶貴的經驗,增加求職的勝算。
將來的社會,一定是越來越多元化。我們不能局限于傳統的考編或熱門行業,而是要拓寬職業視野,想想如何抓住互聯網和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機遇,在相關技術研發、產品運營、數字營銷等領域謀得豐厚回報。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在體制內單位上班的朋友嗎?他們的收入有什么變化?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