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可查看)發出后,引來了大批書粉們的關注,不少讀者朋友還惦記起了我們的另一個品牌書系“經緯度”叢書的出版計劃。
經天緯地,縱覽古今。
“經緯度”叢書注重“站在歷史的經緯上,看到不一樣的世界”。該叢書目前已推出數十種歷史通俗讀物,如《秦制兩千年》《大變局》《失去的三百年》《大宋繁華》《州縣之民》等等,幾乎每一本都能讓人眼前一亮。
那么,2025年這套叢書還會出哪些好書?應廣大讀者們的期待,我們把最新計劃分享給大家。鑒于“經緯度”的出版體量龐大如其名,我們將分兩期,今天,是第一彈!
“經緯度”2025出版計劃(1)
《臨安之變:紹興體制與南宋中興》
作者:郭瑞祥
(2025年1月已出版)
南宋是一個存在感較弱的政權,又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時代。南宋弱,弱在偏安一隅,從始至終一直受到來自北方政權的威脅,民族自信心遭受空前打擊,變得極為敏感脆弱。南宋影響深遠,則表現在諸多方面:民族自覺性極大地增強;意識形態趨于保守;開創了 “紹興體制”,結束了北宋皇帝“為士大夫治天下”的政權模式,中國政治進入皇權專制時期。那么,南宋統治者為什么要選擇偏安?是大勢使然還是有意為之?
本書全方位展現南宋初期激烈的政治、軍事、文化震蕩,揭示南宋疆域上偏安、政治上獨裁、文化上沉滯的形成過程和內在邏輯。
《靖康之?。簭奶畱鸬姐昃┲畤?/strong>
作者:趙大胖
發生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敗,是中國歷史上一場國破家亡、民不聊生的重大悲劇。本書以史料分析和情景還原為基礎,再現宋金太原之戰的完整戰斗細節,呈現宋金博弈與北宋靖康之敗全過程。作者對金軍采取的進軍路線與攻城戰術、太原軍民的守城策略、北宋混亂的政治局面、將從中御的軍事法度以及北宋當時一流將領人物的多次軍事行動均有細致描摹,不僅再現了戰場上的烽火刀兵,也給出了北宋何以失敗之發人深省、層次豐富的歷史解讀。
《西山十戾:影響清帝國命運的十張面孔》
作者:孔令堃
本書以“西山十戾”的神話為引子,以真實的史料為基礎,講述了改變清王朝命運的十個重要人物的生前身后故事,既有對于歷史走向的描述,也有對于個人在歷史進程中選擇的記錄。在對清史故事進行記述的同時,也對古代官場與職場進行了分析與解讀。
《君臣之爭:清朝的帝王與朋黨》
作者:林乾
本書著眼于清朝初期從順治到雍正時期,按照朋黨集團發展及其衰敗的時間順序,將歷史事件與制度變遷結合起來,從歷史、社會、文化、民族、政治等多重視角,透視清朝初期的朋黨現象,以期揭示其本質。同時也通過清初順治、康熙、雍正三位帝王對于朋黨的抑制和利用,講清了何以在雍正之后,清朝再也沒有了權臣,如何解決了中國歷史上數千年來的權臣專權的問題。
《鮮卑拓跋史》
作者:[日]松下憲一
譯者:黃溢哲
東洋史學專家全面解讀鮮卑拓跋的誕生和發展,講述了游牧民族與漢族的融合歷史。
中國的歷史,就是王朝統一時代和分裂時代的循環往復,同時也是漢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對立與融合的歷史。其中,秦漢帝國滅亡后的“魏晉南北朝”是打破了以往的“中華”,擴大重組為“新的中華”的大分裂時代。在這個“中國歷史的分水嶺”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就是本書的主人公拓跋部。
《財與兵:中國近代化與晚清政治博弈》
作者:劉剛 李冬君
本書從兵權、財權角度看近代史。自宋、明、清至民國,紛繁百態無外乎地方兵權、財權與國家兵權、財權的博弈。而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雖一脈相承,卻各有千秋,正如作者所說“近代化的許多事業,往往都從曾國藩開頭,李鴻章來完成。”后來者袁世凱與各方勢力的較量,也是以兵權、財權進行博弈。
《三國關鍵之戰》
作者:宋杰
本書論述的是三國時期發生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十三次戰役。它們分別是董卓與關東諸侯之戰,孫策攻奪江東之戰,袁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曹操奪取關中之戰,劉備攻取益州之戰,孫劉爭奪南三郡之戰,劉備攻取漢中之戰,孫權襲取荊州之戰等。書中講述了這些戰役的背景、過程,以及勝敗原因、特點與重要影響,將其來龍去脈梳理清楚,并總結了其中的經驗教訓。
《清代帝位之爭》
作者:金承藝 著 孟繁之 編
本書講述了大清王朝關于皇位之爭的各段歷史,其中對皇位的爭奪,重點集中在清初和清末兩個時間段,其中有許多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如皇太極的即位問題、康熙的即位過程、雍正是否奪嫡、奕訢受封恭親王、慈禧太后的家族、關于同治帝的遺詔等。
《龍旗與蒸汽機:全球化早期的世界與中國》
作者:馬勇、譚木聲
本書以通俗的語言,結合作者深厚的學術研究功底,對清史進行了系統的解讀,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一本清代全史普及讀物,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全書分五大部分來講清史,分別為:起(清開國時期)、盛(康乾盛世)、衰(嘉慶至咸豐時期)、中興(同治光緒時期)、亡(宣統至清亡國時期),在此五部分之下,全書從100個主題出發,以全球史的視野,對清史進行了重新梳理。
《大明王朝末路:從國本之爭到東林黨爭》
作者:宗承灝
本書以晚明國本之爭為核心,圍繞這期間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比較具體地考察了宮廷與內閣,朝廷與邊疆,哲學思想與東林團體的互動關系。但本書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考證之作”,而是用文學筆法構建了一座動蕩時期的歷史舞臺,從雙重時空到平行時空,各種各樣人物在其間表演與謝幕,可謂一部以黨爭角度描述的晚明史。
《西征記:蒙古探馬軍的歷史》
作者:求芝蓉
本書主要以蒙古軍隊的探路者搠力蠻部還原這支蒙古先鋒軍如何沖破“河中地區”這一天然邊界,向西追擊花剌子模國王;在里海之濱打敗谷兒只人,占領木干草原;再穿過高加索山脈,轉戰南俄草原,征服了外高加索全境;為大蒙古時代的來臨做好了充分的鋪墊。這支軍隊的西征,第一次確立了蒙古在外高加索、伊朗、小亞細亞等地的統治,為第三次蒙古西征(旭烈兀西征)和伊利汗國的建立掃清了障礙。
《造極之路:北宋中前期政治、文化和士大夫精神》
作者:郭瑞祥
本書寫了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奉天崇道,文化矯飾浮華。宋真宗去世后,朝野一方面檢討天書,一方面反對佛老,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古文運動,興起儒學復興思潮。儒學復興,重塑了士大夫的精神和人格,為文化造極提供了堅實的思想準備和人才儲備,范仲淹、“宋初三先生”、尹洙、歐陽修等一大批具有嶄新思想的文人登上歷史舞臺,北宋歷史、中國文化史掀開了新的一頁。
伴隨著儒學復興,士大夫政治意識、社會責任、文化動能高漲,自覺投入對皇權與制度的改造革新之中,加上劉太后、宋仁宗清明的政治生態、寬松的輿論空間,宋朝優良的從政環境,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中國數千年政治文明、精神文化達到頂峰。
《秦磚(修訂版)》
作者:劉三解
在本書中,作者通過引入里耶秦簡、岳麓書院藏秦簡及張家山漢簡等基層政務運作相關的記錄細節,通過制度經濟學的視角,對“力役制度”“兵役制度”“軍隊編制”“爵位制度”“文書吏制”“郡縣官制”“財政制度”“商業制度”和“基層管理”的分期變化均有觸及,又各有側重;細致地重構了《商君書》《史記》《漢書》等存世文獻中構建的“秦制”體系,以期追溯“秦制”的由來、解析秦帝國的運行邏輯,并挖掘秦帝國的速亡原因。
“經緯度”2025前已出版圖書
“經緯度”叢書購書鏈接
“經緯度”2025出版計劃(2)
即將發布,盡情期待!
更多即將出版新書
獲取浙人社2025年精選書目
↓ 點擊名片,關注浙江人民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