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里也許太明白就是一種痛苦,因為這很可能會讓你錯過主力設計的一種炒作概念。也許大家還記得前幾年炒作的分紅送股概念,每當遇上公司宣布要進行大比例分紅送股的時候,股價都會有很大程度的炒作,有的甚至連續炒作三波,公布前來一波,公布后來一波,除權后再來一波填權,這讓不少參與者賺得盆滿缽滿,所以那時候很多人也樂意去跟風這種概念。
其實相關公司的業績并不一定十分良好,因為當時炒作的“主力”并不是大比例現金分紅而是大比例轉送股,并非需要拿出大量的現金,公司也只是在股票數量上做下文章,實際操作也比較容易,這對于大股東來說是有益無害,但對于我們小散戶而言,本來持有的就是流通股不存在轉讓限制,不管是現金分紅還是轉送股,在紅利稅與除權的作用下,都是無利可圖的一種操作,紅利差別稅還可能讓分紅成為一種“負”利潤,不考慮填權行情的話是毫無利益可言。
正因為不參與所以我基本就是錯過了那種行情,后來有這種認知的人越來越多,所以主力也不再拿分紅送股當作炒作概念,因為有人跟風才能給主力謀利。當然新的“認知”似乎又正在進行,現在總能輕易看到關于股票回購這一個話題,似乎正被當作一種利好在宣轉著,當跟風者到位的情況下,也許那會是下一種風口,但或許又不會。
網絡小作文
在我看來股票回購分為兩種,一種是大股東回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股東增持,這種回購是大股東自掏腰包,把股份購置在自己名下,表現的確是一種利好,當然這當中分為主動性回購和被動性回購,主動性回購可以示為看好公司的前景,常見于公司股價長期壓制或上升波段之中。被動情回購是大股東為了解決某種不良影響而作出的一種回購,常見于公司股價大幅下跌之后。
另一種是公司回購,回購的模式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回購注銷,拿公司的錢買公司的股,然后再注銷掉,這種操作在我看來沒有利好利空一說,結果無非是公司的現金少一些股份少一些罷了。另一種是回購用于激勵員工或員工持股計劃,這種情況純屬于一種員工福利,用公司的錢買公司的股票,然后獎勵給員工或打折賣給員工,好不好你自然明白,如果回購成為下一個風口,估計我又要錯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