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豬屠宰結算可多盈利近100元?史記生物定義育種新風向,高效優質是核心競爭力
數據顯示,近年來豬肉消費占比不斷下降,豬肉占肉類表觀消費量的比重從2000年的65.6%下降到2023年的57.8%。而養豬業生產成績不斷提升,產量不斷提升,供求失衡狀態下,豬肉產量已經超過了市場消費需求。同時,各大集團豬企存量產能還有擴產空間,據新豬派統計,2024年底TOP20豬企平均產能利用率81%,還有308萬頭母豬的產能待開發利用。這也導致豬企的成本競爭愈演愈烈。
面對日益內卷的行業現狀,如何提升養豬競爭力?生產端降成本,銷售端增效益,成了養豬人共同關注的話題。
1月6日,史記生物2024年年會暨合作伙伴答謝會在安徽合肥隆重舉行,全國300多位豬場合作伙伴蒞臨參會。會上,史記生物分享了如何以育種技術堅持為客戶提質增效的實踐和思考。
一頭優秀種豬直接影響育肥豬增收42元/頭
性能提升助力極致降本
史記生物首席科學家傅衍表示,隨著中國養豬業集約化、規模化、 數字化、流程化、智能化的推進,所有影響生產效益的環節都會得到優化,逐步趨向最佳,只有育種是無止境的,通過育種可以不斷提高生產性能。他認為,今后每年的性能提高、成本下降及效益提高主要來自育種,這也是養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重要標志。
史記生物首席科學家、浙江大學教授傅衍
優秀GP種豬的經濟價值不可忽視,史記生物首席營銷官唐輝分享到,一頭優秀種豬基因價值傳遞到商品豬,下降的料重比和銷售價的增收,可直接影響商品豬增收42元/頭。一頭優秀祖代大白母豬(GP),如果最終出欄825頭商品豬,可增收3.46萬元;而一頭祖代長白公豬(GP),影響后代更多,以18000頭商品豬估算,則可增收高達75萬元。
史記生物臻系列基因產品
在成本為王的時代,史記育種在繁殖性能和生長性能方面,持續選育優秀基因的“史記系”種豬為客戶賦能。比如,臻多系列提供高繁、快長的祖父母代母本和父本,產仔數可達15頭以上,21天斷奶重可達6.8kg以上;而臻快和臻省系列,則適合追求綜合效益和高長速、高效益的豬場作為終端父本。部分養戶結算成本低至6.24-6.76元/斤,處于行業先進水平,有效提升競爭力。史記生物通過基因選育,持續優化成本,實現高效高質量生產。
史記杜長大育肥群
屠宰結算頭均盈利可增加52-98元
優質肉選育,美味與效益結合
史記生物提出價值育種理念,傅衍認為,性狀要與價值掛鉤,看綜合效益。屠宰價值也有增效空間值得深挖,體現在背膘、體型、屠宰率、級別率以及瘦肉量等,出肉率高,屠宰結算多賺錢,也是養豬提效的重要環節。史記種豬商品后代屠宰數據顯示,頭皮肉率達到82.61%-84.07%,頭均盈利可增加52-98元。
史記臻香(S2)合作客戶出品“品牌肉”
在豬肉整體消費量下降的背景下,如何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健康美味才能更好獲客,并獲得更多附加價值。例如,史記臻香美黑(S2)系列一直以優質肉為選育目標,嚴格按照肉質性狀進行選育。肌內脂肪含量高(可達6.0%),生長速度快(可與普通杜洛克媲美),是美味與效益的結合。很多家喻戶曉的“品牌肉”,都選擇用臻香美黑豬精改良肉質,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深受消費者歡迎。
建群成本降低40%共享共贏
基因服務共享計劃持續育種價值傳遞
史記生物對育種價值的思考并未止步。 史記生物首席營銷官 唐輝表示,目前,豬場常見的育種難題包括閉群繁育難、性能測定難、遺傳評估難、選種選配難等,導致好基因進展難以傳遞。
除了以往“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傳統種豬、種精合作模式外,史記生物更多的在思考,如何將一次性交易變成長期合作,共同關注遺傳進展和未來收益,風險共擔,收益共贏。近年來,史記生物的基因服務共享計劃正逐步深入行業。
基因服務實現遺傳進展同步
這種合作模式,讓合作客戶初始建群成本降低 40%以上,還可以與史記遺傳進展同步,享受專業育種指導,共享史記的全方位技術服務,帶來更多價值傳遞。依托史記生物強大的育種技術團隊,史記生物期望與合作伙伴協同共進,早日實現育種目標“PSY35、150日齡135公斤”,實現與合作伙伴價值共贏。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版面編輯】徐宇萌
【內容采寫】孟 軒
【圖片來源】史記生物
【內容審核】李 丹
加入新豬派養豬數據交流群
獲取更多數據與資訊
新豬派精選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