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球(鈕)壺乃三十年代流行壺式,是清末民初常見的民間茶具器形。然而早在明末清初時大彬時期,獅球壺就已經出現。一般常見為葵瓣式,壺鈕伏一獅子戲球,故名。獅球壺有大、中、小三種不同規格,廣為流傳。
獅球(鈕)壺又稱“伏獅壺”,“獅”與“師”同音,古有“太師”、“少師”之官名,世人常以此寓意世世代代高官厚祿之吉祥造型。
獅球壺最大的特征是蓋上的伏獅,一般都塑得憨厚討喜,相當具有親和力,氣孔由其蜷臥的腹下雙腿間穿出,仍不失作為壺鈕的基本功能。
下面這20款獅球壺,你是否見過呢?
大彬款●獅鈕圓球壺
明末清初 紫砂獅鈕圓球壺
銘文:壺身一側刻唐王昌齡詩《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時(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隨“大彬”款。
此晚明清初宜興紫砂獅鈕圓球壺壺身圓潤,形制較大,頗為罕見,壺身厚度僅有 0.2 公分,且整體線條流暢,重量輕盈平均,制壺者技藝之嫻熟可見一斑。
京都黃檗山萬福寺藏有兩件由其開山祖師隱元隆琦(1592-1673)于 1654 年攜至日本的宜興茶壺,其中較大的一件與此在形制、尺寸(約28公分寬)及厚度上皆十分相似,壺身亦刻有行書詩文: “茶熟清香有,宗到一可喜”,隨“時大彬仿古”款。
明末清初 ● 無款桂花砂
獅球壺
此壺碩大,通體鋪以黃色熟料,尤如夜空中之繁星點點,為俗稱之“桂花砂”。壺身渾圓,蓋微隆,以獅為鈕,揑塑精到,獅子憨態可掬,眉目毛發徐徐如生,腳踩之獅球可靈活轉動,別出心載。
縱觀全器敦實穩重,渾樸古雅 ,充實飽滿,線面遒勁,展現出雄渾之美。桂花砂傳器,甚為罕見,此類大壺,一般多見作工粗放,此等精工之作,實為萬中無一也。
清早期 ● 貼泥獅球壺
參閱:《紫玉暗香》P206-207
《紫泥藏珍—明清宜興窯器之美》P60
此壺紫泥為胎,壺身一面貼飾“歲寒三友”,另一側貼飾“喜鵲登梅”,壺鈕一雌獅昂首,憨態可掬。
清早期 ● 六方高獅球壺
此壺紫泥為胎,身筒形似“渣斗”,高頸外撇,腰腹至足底逐漸收斂,嵌蓋微鼓,上置太獅形壺鈕,壺把巧妙連結壺頸與腹身,使得整器觀之比例協調大方。
常見此類壺形大多為四方、六方,類似此類甚少,幾不能見,縱觀此器器形規整,氣度非凡。
清早期 ● 紫泥貼白泥
纏枝紋獅鈕壺
此壺泥色堅致,呈深褐色,燒結完美。壺身筒飽滿,三彎長流,大圈把,壺腹下沿微斂,表現出飽滿的氣勢,但又不失典雅。肩部飾以暗刻弦紋,環飾白泥鼓釘紋加以裝飾,壺身模印白泥纏枝紋,線條流暢細膩,尤為別致。
清早期 ● 紫泥六方
獅球壺
此類六方獅球壺,多流行于清代早期,由于年代久遠,往往品相不佳,尤以滾球丟失者為多。而此壺品相完好,滾球仍可靈活滾動,殊為難得。
該壺相較于其它清代早期同類壺型,工藝又相對精細,屬于其中的上佳之作。
清早期 ● 朱泥貼花
獅球式長方壺
與同類獅球壺相較,造型略有不同。壺身長方形,高頸高足,壺把以夔龍為扣,龍首流延伸成壺嘴。
鼓蓋上臥獅尺寸略小,滾球架子兩側的彩帶飾以銀錠、如意等寶物貼花,與壺身的雜寶貼花相呼應,肩部對稱飾如意紋,壺身中央飾云龍貼花;全器制作工序繁瑣,裝飾風格獨特。
清初外銷壺中,以獅戲球為壺鈕者多以木模壓出獅形,再添加細部修飾,其精者以線刻技法表現出獅毛質感,而且獅子前方捏塑的玲瓏繡球可以旋轉,更富幾分趣味。
清乾隆十六年底(1752年初)沉沒的捷達麥森號(Geldermalson)海撈物品中,便發現有此類臥獅滾球壺。
清早期 ● 無款
獅鈕長方壺
紫泥胎質,形制方式,高頸撇足,腹部微鼓,呈流線形,壺柄飛把,與三彎流均作方形。通體素面無飾,僅在鼓蓋上堆塑瑞獅鈕,瑞獅蹲伏,頭部、脊背鬃毛清晰細致
前置繡球架子,飄帶自然垂搭于兩側,繡球通轉自如。整體比例協調,口蓋紋絲密合,明針講究,制作工藝精湛。
清早期 ● 朱泥貼梅花
獅球壺
此壺泥質純凈,通體艷紅,燒制純熟。壺身渾圓,一彎流順挺,把圈流暢,整體比例得當。
平蓋上一獅作壺鈕,捏塑精到,獅子憨態可掬,眉目毛發皆細膩柔順,獅球可靈活轉動,別出心裁。
各梅枝伸展,滿布壺身,梅干虬結蜿蜒,花蕊朵朵,或綻放,或含苞,各展姿妍。十八世紀外銷朱泥大壺,一般多見率粗,而似此精當之作,百中無一也。
出版:《宜興古陶器鑒賞》第112、113頁,圖42,臺灣靜觀堂出版,1993年2月。
清早期 ● 無款
獅紐壺
型體碩大,應該是早期的北方達官貴人用來喝奶茶之用,工藝高超,嫻熟嚴謹。壺鈕的雕塑細膩生動,妙趣橫生。
清中期 ● 蓮花獅球壺
款識:“正祥”(蓋款)
石球壺的經典樣式,造型圓潤飽滿,比例協調,色澤紫褐純正,制作精細。器身蓮花形筋紋等分均勻,線條曲張有致,平蓋之上塑有一臥獅伏球作鈕,捏塑精到,獅子憨態可掬,襯以簡潔的壺流與把手,雅韻頓生。蓋內落“正祥”印章款。
清中期 ●應和款
朱泥獅球壺
宜興紫砂朱泥壺的筋紋形制,多以菊瓣為主,再依結構秩序的不同,分為菊瓣、菱瓣、葵瓣、合菊、合菱之別。這件朱泥獅球壺為葵瓣式,獅球葵瓣常作八或四之偶數,每個瓣葉結構對稱,曲度一致。
此壺身筋紋起伏律動,最能體現泥胎的多面相與線條力度。壺頸與蓋亦配合筋紋,蓋上的伏獅,塑得憨厚討喜,氣孔由其蜷臥的腹下雙腿間穿出,仍不失作為壺鈕的基本功能。
獅球壺多以紫泥為之,如此類朱泥者極為稀少,且該壺壺體大而飽滿,燒制難度極高,更屬個中精品。
款識簡介:應和,傳器有見筋紋形制,以菊瓣為主,應和其人無考,推為清中期宜興陶人。
清 ● 春水石流款
紫泥獅球壺
此壺色澤紫褐純正,制作精細,壺體高仰飽滿,器身筋紋線條等分均勻,曲張有致,壺頸高而挺括,上塑一臥獅捧繡球,制作精細,俗稱“喜獅”壺流、把手較為簡潔,品茗賞壺時,主題鮮明。平底鈐有“春水石流”。
清 ● 石林中人
獅球方壺
此壺紫泥為胎,色呈紅棕。壺身四方如印,壺底至口沿逐漸收斂,壺體曲線流暢,變化合度,口沿起雙層厚圈線,壺蓋上堆塑太獅鈕,器型周正,做工精湛,富有古樸典雅的藝術魅力。
石林中人,考為蔣之翹(1596-1659)明末清初學者、藏書家。字楚稚,號石林,人稱“蔣石林”,又號雪樵,別署石戶農,秀水(今嘉興)人。致力古學,明亡后隱居不出,家道清貧,好藏古籍。蔣之翹愛好壺藝,清乾隆張廷濟弟季勤藏有“石林壺”一持,為《陽羨名陶錄》編者吳騫(槎客)題銘鋟匣,曰:“渾渾者陶之始,舍則藏吾與爾,石林人傳季勤得,子孫寶之永無忒。”(查考與宜興紫砂有關之‘石林’者,計有明末清初蔣之翹、清中期繆頌、清晚期何心舟等三人,后兩者年代不合,以蔣之翹較為接近。)
清康熙 ● 朱泥貼花
獅球壺
壺身圓鼓呈橢圓形,折肩柔順,壺流微彎,把手外撇環扣,壺身模印貼飾四組折枝牡丹與龍紋,平蓋微凸上置大小二獅戲球,捏束生動,形象逼真。
此壺朱泥精煉,做工純熟,整器祥瑞討喜,大氣磅礴。此壺保留歐洲銀質包鑲,對器物起保護作用,也是當時歐洲的審美要求,并非一般為了掩飾殘損的做法,壺流鑲件取出可見壺體本身完好無損。
“太師少師”紋飾以一大獅與一小獅構成,取“獅”與“師”同音,以象征官祿代代相傳之意。同時獅子古稱“狻猊”,被視作祥瑞之物,也是威望與權力的象征,可鎮邪辟災,安康吉祥,古人常以“鎮宅”或“護佛”。此壺鈕以大獅昂首,左爪下一繡球,幼師匍匐其側,即俗稱之“太師少師”。
清●貼泥獅球壺
壺作六方式樣,方中寓圓,腹部微鼓,壺蓋塑一瑞獅,鬃毛清晰可見,前置繡球,壺身貼飾印版團紋。全器勻稱,紋理清晰,做工不俗。
清 ●“培增”款
菱花獅球壺
紫砂材質堅致,鏗鏘如銅鐵。此壺制作精細,壺身略似菱花形,造型均挺,富有張力。
傳世所見獅球壺一般以圓形、海棠形多見,此壺取菱花形筋紋作壺身,不僅造型更見新意,而且制作難度甚大,要求口蓋瓣瓣通轉。
蓋內落“培增”印章款,如此佳作惜不知何許人也。
民國 ●江案卿
獅球壺
“宜興龐華庵制”款
以段泥成器,器身扁鼓,筋紋清晰,向上收束成口,直頸,平蓋,蓋上塑一臥獅捧繡球,頗有靈秀之氣,流自壺腹胥出自然,壺把高挑圓潤,與流對應出勢,整體凝重端莊,古樸素雅。
壺身一側刻銘:“黃寶秋葉,浪說清神”,另一面刻秋葉紋,刀法嫻熟,筆韻流暢,意趣清悠,與刻銘前后呼應,文人氣息濃郁。蓋內為“案卿”二字陽文印款,壺底落“宜興龐華庵制”。此獅球壺壺體敦厚飽滿,曲張有致,氣度渾樸大方,雕刻工藝嫻熟,信手拈來,氣暢神怡,實為不可多得之珍品。
江案卿(1886-1953),宜興大浦洋渚人,清末民國著名紫砂藝人,制壺技藝樸素,工藝精簡,惜傳器不多,其作品以薄胎供春茶具為勝,大中小三種不同規格的獅球壺為最。所做獅球壺于1915年美國“太平洋萬國拿馬博覽會”上獲獎,號稱民國獅球壺制作第一人。
民國 ● 江案卿
獅球壺
此壺色澤紫紅純正,制作精細。底鈐陽文篆書『宜興江案卿制』印款,蓋內有『案卿』小印。壺上魏碑銘文:『玉滴一咽。洪憲之年春游陽羨蜀麓親選名砂監制,孫鳴鑾書印,壺名獅球』。
1912年時值宜興蜀山“陽羨紫砂陶藝工業公司”興旺之時,聘請江案卿為技師制壺。該獅球壺參與南洋勸業會展品,之后又參加1915年美國“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并獲獎。從此江案卿獅球壺名聲大振,號稱民國獅球壺制作第一人。
此壺壺體高仰飽滿,曲張有致,壺頸高而挺括,與壺蓋呈葵式,上塑一臥獅捧繡球,制作精細,俗稱“喜獅”。壺流、把手較為簡潔,品茗賞壺時,主題鮮明。獅球壺均為手工制作,壺蓋、口皆吻合精到,蓋可任意轉向。
吳云根
四方獅球壺
底款:陽羨吳制
蓋款:芝萊
銘文:記取山家好風味 雨前活火試新茶 北巖刻
投稿 + 微信 + 電詢 1300 334 2099
▼點擊下方 卡片 更快了解宜興紫砂
純色紫砂 | 中國宜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