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心態就是自己生活狀態的完全寫照,家干凈,住著就舒心,家里亂,心情也會變煩躁。
分享一些基礎的生活小習慣,讓你的心情變得更舒暢。這些居家生活微習慣,能做到其中幾條,相信就能得到很大的改變。
01.
整理收納,物品歸位
收納的第一要求,就是物品使用后及時歸位,否則再好的收納習慣也扛不住東西用完亂放。物品用完及時放回原處,再次使用也容易找取,避免急用時找不到而心急忙慌。
特別是孩子,需要很早就養成物歸原位的好習慣,同時界定時間、界定范圍,立好規矩很關鍵,能給自己騰出更多時間和空間,對提高自己的情緒水平很有幫助。
除此之外,定期進行生活用品的收納整理,是一件非常有益于身心建康的事情,在整理過程中,個人情緒也會進入重新梳理的狀態中,幫助自己進入放松狀態。但凡進入家門的物品,大到家具電器,小到鑰匙包包,各就各位,才是心情愉悅的良好基礎。
床鋪占房間的比例很大,把床整理干凈了,會迅速讓臥室感覺更溫馨舒適。床品不一定非得疊起來,平整鋪設即可。
干凈衣物要根據分類,進行整齊的疊放。臟衣服也要統一收羅,并及時洗滌,防止堆放時間過長,細菌進行交叉感染,特別是夏天來臨,出汗較多,內衣更要及時洗,否則洗滌以后也很容易留下汗味。
衣服干凈了,穿上身的那一刻,會由內而外散發著松弛和舒心。
02.
定期斷舍離
斷舍離從來都不是無腦跟風,而是遵循物品一進一出原則,新的進來就處理舊的,不收藏沒用的東西。斷舍離,也不一定全是扔,殘損、無價值的選擇丟棄,有價值的可以積極進行資源互換,哪怕換的是小錢,也比放著占地方強。
“扔東西”是提升幸福感的積極行為之一,當物理空間被各種物品囤積和占據,并造成擁擠或混亂時,會導致人的注意力帶寬也被霸占,占據越多,整個人的能量就會越來越低。往往生活空間的大小和精神狀態的好壞成正向關聯。
03.
衛生間是重點區域
洗漱后,順手把龍頭和臺面擦一下,將一次性洗臉巾用完后,當抹布使用就很方便。如果臺面和鏡子周邊有濺出來的水,建議馬上刮掉,也就是三兩下的事情,不要等到自然風干,否則會出現水漬,后續清潔難度加大,影響觀感,看久了挺膈應的。
這樣清潔,不僅順手,天天清理的話,也不會存在難處理的污垢,還能有種沒有刻意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打掃,就能一直保持干凈的心理錯覺。
同理,每次洗澡完畢,移門玻璃和浴室地面,也用硅膠刮水器處理下,同樣三兩下,淋浴間也能保持干凈亮堂。
馬桶沖水時會產生氣溶膠,病毒細菌隨之在空氣中擴散,所以沖水之前要放下馬桶蓋。當然,這也會顯得衛生間更整潔美觀。
04.
及時清潔廚房,清理垃圾
廚房是最容易累積油污的地方,廚房的清潔時機,并不是做飯后,而是在做飯及相關的間隙時間里。利用燒水間隙收拾菜板和灶臺,并擦拭周邊的油污,讓廚房持續保持干凈。
用完餐后要立即洗碗,餐后碗碟上的油污凝結,會讓清潔難度提升。洗碗時間越拖延,情緒狀態就會越消極。洗碗這項家務,會在積極響應的心態下,變得非常簡單。
無論是廚房,還是衛生間,大小垃圾做到每日清理是最基礎的,能減少異味和細菌的滋生,對身心健康有積極作用。
零食包裝、果皮、拆下的衣服吊牌、用過的棉簽、化妝棉等等,都建議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05.
定期清潔死角臟污
地面出現臟物需要隨時清理,油污、污漬進入眼簾,確實會影響心情。但是地面的縫隙拐角,包括床底、沙發底部、電視柜底部等死角位置,還是需要定期進行清潔。
有使用掃地機器人的,定期也要對機器人本身各部件進行清潔,避免設備故障以及影響清掃效率。
窗明幾凈,窗戶也需要定期進行清潔,窗干凈了,窗外風景就能更好的透進來,心情也會釋然很多。
廚房天花板、油煙機、燃氣灶的這些地方,備好順手的清潔工具,定期進行清理。
洗衣機內筒,至少每月清潔一次,兼顧膠圈和加液槽等地方。
拒絕拖延,只要堅持這些小習慣,你就在往舒心的生活靠近了,生活感受會越來越好。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也會由衷地覺得自己優秀。
光自己積極努力還不夠,還要向全家輸出整理知識,包括老人和小孩,大家一起遵守規則,讓整個生活環境持續優化和完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