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個截圖,可把我笑死了。
微博用戶御史在野說:
夾總估計氣的拍桌子,他們怎么不來微博??!
軟0來了則講:
夾總一拍桌子剛點開的微博自動跳轉到淘寶。
有兩個數據值得一說。
御史在野的帖子此時有1517次轉發。
軟0來了的回復則有2718次點贊。
再講兩個背景。
一是夾總。據梗百科介紹:
“夾總”這個梗源自新浪微博的CEO王高飛。
王高飛的微博昵稱是“來去之間”,但網友們喜歡惡搞,將“來”字中間的一豎去掉,就變成了“夾”,因此戲稱他為“夾總”。
“夾”在這里還有另一層含義,即用戶在網絡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的內容被平臺屏蔽的意思。
這個詞匯最初在微博平臺上流行,后來逐漸擴展到其他社交平臺。
可見,夾總是微博專用詞匯,而沒了總字后綴的“夾”,則是各平臺的共有特征。
二是他們。
他們乃是最近一陣沖到小某書和某音等短視頻平臺的“洋抖難民”。
洋抖是TIKTOK,外國版抖某。難民則因他們很可能即將因為川普上臺發布禁令而失去自己占領已久的陣地。
簡而言之,沒得地方玩了。
據網友們分析,他們之所以不流向國外既有的INS、X、非死不可等平臺,一是可能已有賬號,二是有種逆反心理,就是要想讓川普看看,你越不讓我耍,我越到你不爽的地方去耍。
最后再講講,讓網友們深惡痛絕、有關部門屢禁不止的那件事——
當你打開某個APP,撲面而來的就是形形色色的廣告。打廣告可以理解,畢竟,平臺也需要生存啊。我們從小就是在電視劇里看著廣告長大的——
后來,我們不看電視了,卻又不得不在視頻平臺的廣告里找電視劇——但現在讓人無法容忍的是,也不知道哪個玩意兒發明了只要你搖一下手機,開屏廣告就會轉到其它平臺的功能。更可恨的是,有些壓根連個X都看不到,你想關都關不了。又或者,做個假X,你一點,還是跳到其它平臺。
最最可恨的則是,手機稍微沒端平,它就一頓亂跳,甲乙丙丁好多個關不了的廣告就蹦了出來,也不經過你的同意,直接就下載安裝包,自顧自就裝了起來——年輕人還能在角落里找到它們刪掉,老人們呢?隔幾天去看他們越來越帶不動的手機,一個個用不上的APP露出他們丑惡的嘴臉,等著你去點擊呢——
而最最最最最可怕的則是,這些功能,還可能是經過了你同意的,誰叫你不仔細看幾萬字的服務協議呢!
所以啊,我覺得,那個回復,真是太解氣了——雖然,沒有屁用。
正如,外國網紅們到中國APP卷中國網紅,其實也卷不了幾天可能就會被禮送出境一樣。他們對川普的“反抗”,也不會有啥用。
但,不管有沒有用,起碼得告訴那些讓我們不爽的人,你們吃相這么難看,終有一天,會讓自己的APP從用戶的手機里被叉掉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