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青竹 編輯|周長賢
前段時間,段永平在浙大的一段采訪出圈,其中提到:
“好賽道就不會進入低毛利時代。低毛利是商業模式比較差的賽道,產品差異化很小。”
當新年伊始,寧德時代又又又起訴中創新航和小鵬汽車知識產權侵權,索賠9100萬元,并要求停止制造銷售相關產品。由此難免想到,動力電池算不算好賽道?
如若不是,何以成為中國汽車彎道超車的重要論據,又怎能跑出萬億市值的獨角獸?
根據行情,A股市值破萬億的車企一般在10家左右,其中8家央企,一家國企茅臺,余下一家便是寧德時代。
如若是,此前被車企所苦的「寧王」,為何在歲末年初如此焦慮地“奮斗”?
2024年最后半個月,寧德時代接連官宣大動作:發布磐石底盤、赴港上市和巧克力換電一盤大棋。
而過去一年,寧德時代至少六場重磅發布,次數超過大部分車企,徹底從幕后走到臺前。
而隨著寧德時代頻繁退出上游鋰電的投資,將目光轉向下游,寧王能否掌握動力電池產業價值轉移的先機?
此一時彼一時
1月5日,某車企官網無法訪問,顯示“系統維護中”。緊急維護到第二天,才恢復正常。讓人懷疑是否到了服務器欠費的程度?
一面是,股權凍結又多了兩條,另一面消息稱,又要到飯了,已復工復產。該車企甚至連累「寧王」也丟了臉。
寧德時代發布的磐石底盤,賣點是“全球首款超高安全滑板底盤”,首位買家阿維塔,車型暫不詳。
但大家應該還記得,2024年8月,號稱“全球首搭寧德時代CIIC一體化智能底盤”的哪吒S(參數丨圖片)獵裝版開啟預售。當時,寧德時代智能科技董事總經理楊漢兵還出席了新車發布會。
該車原計劃11月量產,后來結局不明,但首搭“磐石底盤”已經官宣阿維塔。
背靠長安的阿維塔并不缺底盤技術,阿維塔最暢銷的車型阿維塔07,搭載的就是長安的太行智控底盤。但誰讓寧德時代對阿維塔持股比例為14.10%,當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產業出清期,弱者被淘汰,沒有新玩家,活下來的,誰還缺底盤?滑板底盤還是風口上的故事嗎?
有疑問也阻擋不了「寧王」的腳步。
12月27日,寧德時代(300750)發布19條公告,均旨在赴港上市。摩根士丹利預計寧德時代香港IPO集資額將達68億至77億美元,或成4年以來香港最大IPO。
但寧德時代帳上并不缺現金。
根據已經披露的Q3財報,賬上有貨幣現金2646.75億,還有220億理財產品,即使扣除有息負債賬上還有1000多億的凈現金。
公告稱,融資目的是進一步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國內競爭慘烈,海外是寧德時代的必爭之地。但最新的壞消息是,還是因為太強,被上了某名單。歡迎建廠,似乎只是話術而已。
而在國內,還有一個“10倍規模”的大餅,和動力電池營收停滯的現實。
護城河之困
筆者一位朋友,在一個規模還行的東部城市給領導當秘書。2024年某月,經過他們長久的死磕,終于引進某正規車企接手當地的鋰電池項目。
在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低迷的2024年,還能找到人接盤,屬實很努力了。
關于2025年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兩年前朱華榮有個25%的恐怖警告,考慮到這兩年一些項目已經暫停或退出,真實數據可能好點,但不足60%肯定是普遍業態。
朋友所在這個城市,既沒有電池技術積累,也沒有上游礦產等資源,也沒有下游車企,從市場和商業角度,根本無法理解該項目。
但是考慮到閑置土地多年的沉默成本、地方業績、納稅就業等,管它啥賽道,管它毛利幾何,運行起來就全部有意義。所以“無利可圖”,也有大把項目愿意上馬。
所以,這個賽道到底有沒有門檻?而對于深陷價格戰的車企來說,這怎么不算降本呢?
在這樣一個魚龍混雜的賽道稱王,確實是需要一直奮斗。
2024年Q3,盡管營收4個季度下滑,但寧德時代的毛利依然有31.2%,季度凈利潤超百億。雖然2024H1的毛利并沒有這么高,但卷戰之下,上下游誰能不眼紅?
厚毛利不但在電池賽道傲視群雄,也遠高于那些能賺的車企,同期理想、比亞迪和特斯拉的毛利分別為21.5%、21.9%和19.8%。
所以車企有了自己的打算,發布會上也把更多筆墨放在了自家電池技術品牌,金磚、神盾短刀、鯤鵬、金鐘罩……
在汽車業給博世打工的時代,無論在C端還是B端,發動機廠牌并無此討論度,這是否說明電池技術護城河不夠寬?或者產品差異化感受不夠直觀?
寧王與車企的關系,已不似從前。上文提到,小鵬和廣汽轉頭扶持中創新航,引發頻繁的訴訟戰。2022年中創新航港交所上市,小鵬汽車是基石投資者之一。
自2021年起,寧德時代已多次向中創新航發起訴訟,從中院打到高院,有輸有贏。3年多時間里,寧王訴中創新航索賠總額大幾億元。2024年10月,中創新航反擊寧德時代提起4起訴訟,金額合計人民幣10億元。
沒有跟寧德時代鬧翻臉的車企,也至少先依托低端車,發展自己的電池品牌和供應鏈,如極氪。或者高低配有不同的電池方案和供應商。比如樂道L60入門款、小米SU7的低配采用弗迪電池。
高端汽車品牌也不像過去那么配合傳播。
寧德時代“驍遙”超級混動電池發布后,理想汽車人士在微博回復自媒體說:“這次發布的電池平臺技術,我們已經在L9上用到過了,比如我們的低溫性能控制,SOC控制。”
當客戶有了二心,寧德時代不得不自己站到臺前,講述技術優勢和品牌故事。所以,曾毓群開始在各種演講中,頻繁提及電池安全標準,認為“當前市場上絕大部分電池的安全系數遠遠不夠”。
甚至在2024年8月,寧德時代在成都開了一家只用自家電池的15000平電車大超市,并開創性為C端提供電池售后服務。強化搭載了寧德時代電池,真的不一樣。
挑戰還在未來時態。過去一年,有多家車企企圖越過寧德時代去搶占固態電池的戰略高點,比如上汽清陶、廣汽和蔚來等。
豐田更是突然宣布研制出新型固態電池,充電10分鐘可續航1500公里。對此有日媒吹牛:目前日本固態電池技術已領先中國20年。
一向對車企發言保持沉默的寧德時代,不得不“以正視聽”。曾毓群表示,寧德時代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究已經持續了7-8年時間,水平“ second to none(首屈一指)”
鑒于大家都把全固態量產時間表放在2027年前后,背負動力電池一哥“包袱”的寧德時代,無論是時間還是品質上,都更輸不起。
為了保持技術領先,寧德時代在電池研發上的10年投入700億,僅2024年前三季度的研發費用為109億,這還同比減少了12%。
過去一年,寧德時代為了銳化技術優勢,推出了三大專用電池品牌:儲能電池“天恒”、超級混動電池“驍遙”、商用車電池“天行”。
打造技術壁壘和品牌建設,都是捍衛利潤護城河,成功典型分別如臺積電和蘋果,顯然寧德時代兩邊都想要,兩邊都挺難。
規模困境
“一般情況下,公司的快速增長不可能永久持續。達到某一時點,增長曲線就會平緩下來,而且經常會轉為下降。”這是格雷厄姆關于規模的判斷。
利潤也是一樣,最豐厚的往往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萬億市值的寧德時代,顯然也到了一個規模和利潤承壓的節點。
不同于通過開源節流等保持利潤增長,截至2024年Q3,寧德時代營收已經連續4個季度負增長。
“天下苦寧王”的供不應求,成為過去時。2021年寧德時代的產能利用率超過90%,2022年回落至80%出頭,2023年以來甚至開始跌破70%,來到65%。
因此,盡快擴大營收,是寧德時代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為了解題,寧德時代拿出兩大方案:一,赴港上市,加速全球化;二,開啟巧克力換電大生態。
2024年1-10月,寧德時代在海外市場的動力電池裝機量為76.6 GWh,排名全球第一,海外市場份額為26.4%。但這一優勢與韓國LG新能源的差距僅為1.5 GWh。
海外市場的利潤和潛力目前都優于國內,成為第二增長曲線。2024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境外毛利率為29.65%,比境內毛利率高4.47個百分點。
寧德時代2024年總裁辦1號文件就是一封出海動員信,由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親自發出。
僅2024年下半年,寧德時代就公布了近400億元的海外產能投資計劃。尤其是歐洲多家工廠正在依次推進,在北美市場,則通過技術授權的方式曲線發展。
相比之下,換電生態則蘊含著更大的勢能和風險。
2024年12月18日,寧德時代將原來EVOGO換電品牌更新為巧克力換電。曾毓群表示,到2030年,在電車補能模式上,換電、家充、公共充電樁將三分天下。
巧克力換電推出了20#、25#兩種標準化換電電池,能適配市場上大多數新能源車型。
截至2024年12月,長安、廣汽、北汽、一汽、上汽通用五菱等車企都與寧德時代達成了換電合作,共同推出十款換電車型,將從2024年年底起陸續上市。
按照寧德時代的計劃,短期將自建1000座巧克力換電站,同時進軍港澳;在中期規劃中,將與合作伙伴共建站點1萬個;最終換電站規模將會達到3萬個,服務將近 2000 萬輛新能源車。
寧德時代在下一盤大棋,換電只是生態一部分。2024年,寧德時代減少或退出多家鋰電上游公司的投資,將投資重點轉向下游的充換電、儲能、光伏和風電等企業。
2024年11月份,曾毓群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曾談到寧德時代未來的發展目標——綠色能源供應商。
該生態通過V2G 技術,3萬個換電站相當于3萬個分布式儲能單元,結合幾百萬臺電動車、太陽能、風能、專用儲能,寧德時代計劃打造一個“零碳”電網系統。
按照曾毓群的說法,這一業務的規模可能比供應電動汽車電池大十倍。
結語
如果說,寧德時代過去作為供應商的技術壁壘和品牌護城河還不夠寬,那么一個巨大的換電能源生態,會不會成為類似“英偉達的CUDA”的存在?
—THE END—
出行百人會 | AutocarMax
追蹤汽?出行產業鏈進化,關注新產品、新科技、商業邏輯與商業人物,影響圈層中有影響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