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國求存”、“割地賠款”這些詞是每一個中國人心里的一根刺,近代以來我們失去的領土面積達到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這大部分原因都是“托了大清的福”,其犯我大清者、雖遠必賠的“友好國際態度”,令列強無不懷念大清。
在我們的歷史評判上,清朝尤其是晚清時期,基調絕對是恥辱的,被人所鄙夷的,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面對一個曾經賣國的朝代,都應該是一個十分憤慨的情緒。
但是在世界上卻就有一個這么十分清奇的國家,面對其他國家的強勢脅迫,卻主動做出了一個舉動——把自己本就為數不多的領土直接賣給了對方將近九成。
這直接把對面都給整不會了,陰謀,這肯定有陰謀。
但時間過去了一百多年,當初擔心的陰謀依舊沒有出現,如今這個國家的人提起那段歷史,卻依然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這事我知道,那咋啦?
我會兵法、我是來詐你們的
南歐的利古里亞海沿岸,有一個袖珍國家摩納哥,這個國家的發展歷程可謂是大起大落落落落落…
從公元前開始,就先后有利古利亞人、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在這里定居,但隨著歐洲大陸的時代發展,這些人也都被時代所淘汰,到了公元9世紀,腓尼基人在這里建設了城堡,正式建立了摩納哥的政權統治,摩納哥由“部落”時代邁入了“城市”時代。
到了公元11世紀,熱那亞共和國接管了摩納哥,但當時熱那亞對這些城市的統治并不是從頭管到尾,而是更像我們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只要你定期給我交上來保護費,那你怎么發展我不管,有別人打你我也肯定出來幫你。
這樣“合作”本來很被摩納哥所認可,但是隨著熱那亞的不斷擴張發展,光收點保護費很快就不能滿足熱那亞的需求了,1215年摩納哥被熱那亞派兵征服,成了熱那亞的殖民地。
有壓迫的地方就會有反抗,在將近八十年的斗爭都被熱那亞鎮壓了之后,終于有一個名叫弗朗索瓦·格里馬爾迪的貴族覺得想推翻熱那亞,還是應該智取,并且他準備以身為棋、勝天半子。
本來聽著是一件很熱血的事情,但弗朗索瓦大哥的手段提起來卻讓人有些難以啟齒。
1297年夏天,一個還有些悶熱的黃昏,弗朗索瓦套著一個大黑袍子,敲開了摩納哥城堡的大門。
你好,我是圣芳濟會的修道士,我是我們會長派來聯系你們合作的,我們可以幫助你們對付反抗者。
守城的熱那亞人也沒有太多懷疑就讓弗朗索瓦進了城堡,因為他們覺得除了修道士們沒人會在這種天氣穿成這個樣子,還孤身一人不怕死的來“賺我城池”。
只能說吃了沒人寫兵法的虧,歐洲就是缺了個總結“兵法,詭道也”的神人孫子。
到了晚上,弗朗索瓦一人一刀摸上了城門,如同在進行了《刺客信條》一般一刀一個,將負責看守城門的士兵干掉后打開城門,城外的軍隊見狀立刻呼應而起,沖進了城堡,熱那亞的統治一夜之間便被顛覆,摩納哥正式開啟了公國時代,而弗朗索瓦便成了摩納哥公國的第一任親王,號稱蘭尼埃一世。
這位親王大人在統治時期算是非常勵精圖治,并且建立了極高的個人威望,但其私德方面卻有些讓人難以評價,畢竟是無師自通了“兵法”的男人。
在一次外出打獵時,他遇見了一位非常美麗的少女,在沒有征得少女同意的情況下,弗朗索瓦便把少女強行拉回來城堡。
后來,絕望的少女逃出了摩納哥,一心復仇的她加入了一個“女巫協會”,并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去詛咒弗朗索瓦的家族從此以后再也不會從婚姻中得到幸福。
這,這個詛咒著實有些抽象了,不直接咒弗朗索瓦去死,而是咒他家婚姻幸福,這個腦回路誰都想不明白,并且婚姻是否幸福在格里馬爾迪家族看來完全無所謂,因為這個家族對摩納哥的統治竟然長達七百多年。
婚姻不幸福,重要嗎?
西班牙我們別聯系了,我怕法國誤會
此時的歐洲大陸還是處于一個“戰國時代”,那是群雄并起、裂土稱王,和摩納哥距離最近的法國便是如此。
法國當時出于卡佩王朝,但國王能使喚的動的軍隊還不到萬人,聽他招呼的領地也僅限于塞納河和盧瓦爾河這兩條河流的沿岸,離了這兩條河,誰認識你法國國王是誰。
到1328年,法國國王查理四世駕崩了,但因為他沒有直系后代,甚至整個卡佩家族都找不出來一個男子了,所以只能由旁支的瓦盧瓦家族找一個男子出來繼位,這便是腓力六世。
這個操作相當于什么呢?李世民駕崩之后長孫無忌的兒子繼位了。
雖然也是皇親國戚,但這始終是沒什么說服力,于是腓力六世在位期間各地公國沒有一個服他的,到了1337年還爆發了英法“百年戰爭”,還出現了圣女貞德這等民族精神人物。
在這等紛雜的亂世之中,摩納哥也被卷了進去,想要不被攻打,那要么打別人,要么認大哥。
打別人對摩納哥這種蕞爾小國來說難度系數的確是有些大,所以他只能先后拜在了法國和西班牙麾下,成了他們的“保護國”。
時間到了17世紀,法國的國王為路易十三,這是一個倒霉的悲劇國王,甚至他的家人都恨不得他出門就被馬車撞死。
路易十三自幼喪父(他爸爸就是法國歷史三位“大帝”之一的亨利四世),不過九歲便當了國王,由他的母親瑪麗攝政,但問題就是瑪麗是個西班牙人,她自然是要向著自己娘家。
路易十三偏偏又是個非常有主見的孩子,你要親西班牙,我偏要以法國的利益為重,就算你是我媽都不行。
瑪麗見兒子如此叛逆,便給他娶了個西班牙公主安妮,想婆媳一起感化他,路易十三的弟弟加斯東也是上竄下跳,一心想老哥和老媽撕破臉,自己好有機會上位,后來更是直接在自己的封地奧爾良公國內舉起大旗,明著造反了。
老媽和老婆一心想賣國,老弟天天要篡位,都是自己的至親啊,自己怎么能下得了手呢。
于是路易十三培養了自己的一把刀—黎塞留,通過黎塞留的鐵血手腕,加斯東被鎮壓了,太后瑪麗被驅逐到了布魯塞爾,藏在一戶西班牙人家里。
又是西班牙人。
路易十三已經被這個名字弄的破防了,下令全國驅逐西班牙人,限期不走的全部打死算求。
甚至摩納哥也被他送去了一封“協作函”。
我的好鄰居,希望你也能驅逐西班牙人,不然你自己掂量一下后果吧。
此時摩納哥的親王為奧諾雷二世,他在位時一直致力于和法國交好,于是便答應了這個看似無理的要求,也在摩納哥驅逐西班牙人。
自己都這么做了,想必法國肯定會投桃報李,以后和摩納哥休戚與共吧。
但當法國的回報來臨時,摩納哥貴族卻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去向拿破侖宣布獨立?
時間到了18世紀,此時的歐洲正經歷著思想啟蒙運動的洗禮,全歐洲都彌漫著一股“人權至上”、“權法分立”等思想的氛圍,摩納哥也恰好碰到了這個關鍵節點。
1793年,摩納哥親王奧諾雷三世去世了,但摩納哥的市民們紛紛走上街頭,要“爭取自由”、“市民自治”。
在這等歷史大潮之下,格里馬爾迪家族的統治暫時中斷,一個市民的“自治委員會”成立了,這正和一旁革命革的熱火朝天的法國不謀而合。
法國的情況那可比摩納哥熱鬧多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已經成立了好幾個月,對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審判也已經結束,路易十六被推上了由他自己設計的斷頭臺,“咔”的一聲鍘刀落下,這可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呢。
而法國這等激烈的場景,直接激發了摩納哥“自治委員會”的向往——這才是真正的革命啊,這不比我們徹底多了。
于是摩納哥便和法國簽訂了盟約,整個摩納哥都并入了法國,二者成了一個國家。
結果到了1804年,法國的帝制再次復辟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成立了。
按照摩納哥自治委員會的設想,我們是奔著你革命徹底、民主自由來結盟的,但現在你又搞出來皇帝了,我們就應該解除盟約了。
話是這么說,在會上眾人也喊的震天響,但就是沒一個人敢去巴黎提出來這個事情。
因為這個復辟帝制的皇帝名叫拿破侖·波拿巴。
這么一個近乎橫推了整個歐洲大陸的男人,抗擊奧地利、英國、俄國三國聯手進攻而不敗,打的歐陸無人敢稱雄,現在摩納哥要過去和他說我們要獨立,要不跟你玩了。
嗯?
名字叫摩納哥,真就覺得自己是哥了?
也就是說自此開始,摩納哥名為和法國結盟,但實際上是被法國吞并的狀態,一直到了1814年,拿破侖遇上了滑鐵盧,摩納哥才宣布脫離法國自治。
但請神容易送神難,進入容易出來難。
法國雖然沒有拿破侖了,但新的統治者也不希望摩納哥脫離自己,能夠繼續拿捏住摩納哥,才是最符合法國利益的做法,尤其在1851年,拿破侖的侄子路易復辟了帝制后,對摩納哥的逼迫就更緊了。
路易自稱拿破侖三世,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要恢復他叔叔在位時的榮光,對膽敢獨立的摩納哥步步緊逼,一定要收復故土。
到了1856年,摩納哥國王夏爾三世繼位,他很快就面臨了怎么和法國交往的問題,經過一番分析,夏爾三世竟然作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賣國。
賣國也有智慧,雞肋就是該扔了
此時的摩納哥還有20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了芒通、羅克布呂訥、蒙特卡洛和摩納哥城這四個主要城市。
夏爾三世決定把其中最大的,占據了88%國土面積的芒通、羅克布呂訥兩個城市割讓給法國,以此來換取拿破侖三世承認摩納哥獨立。
這行為看似賣國,但實際上卻是夏爾三世的無奈之舉,更是政治智慧的博弈。
因為芒通、羅克布呂訥這兩座城池已經被意大利的撒丁王國給滲透了,兩座城市唯一的集體活動就是造反,一次一個城市輪著來,那是按下葫蘆起來瓢,鎮壓了這邊那邊又豎起了大旗,這么一搞就是將近十年啊,夏爾三世的爸爸就是天天鎮壓造反累死的。
我不能也跟我爸爸一樣啊,爺倆都累死在鎮壓造反的事業上了,不管成功沒成功,這說出去不被人笑掉大牙啊。
索性我不要面子了,只要里子,拿破侖三世大哥,你看著給個價,以后這兩塊地方就歸你了,里面的造反刁民也是您愛殺殺愛打打,和我沒關系了。
這對于只想要摩納哥臣服自己,只想要面子的拿破侖三世來說無疑是一件美事,當即便用400萬法郎的價格買下了這兩座城市。
這個數看著是不少,但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小說《葛朗臺》中的葛朗臺遺產是1700萬法郎,也就是法國的一個資本家就能買八座這樣的城市。
但無論錢多錢少,夏爾三世現在是在處理不良資產,這種雞肋地方能出去就行。
在賣出了這兩座城市之后,法國果然也不來找摩納哥的麻煩了,因為此時的摩納哥僅剩下了2.08平方公里的國土,說白了可能還沒一個街區大,并且還和法國簽了“攻守同盟”條約。
我現在要人沒人,要槍沒槍,以后我的安全就全靠大哥你了。
在這等開誠布公的態度下,任誰也沒有打摩納哥的心思了,而夏爾三世以后的事業就剩下了一個——賺錢。
他開設了蒙特卡洛大賭場,堪稱是日進斗金,《007:生死關頭》中那豪華到“壕無人性”的大賭場,就是這座蒙特卡洛大賭場。
時至今日,摩納哥的各種服務業依舊是蓬勃發展,博彩業、旅游業、娛樂業讓人眼花繚亂,人們紛紛沉浸于了各種娛樂至死的氛圍之內。
如果再有人來告訴他們那段沉痛的歷史,試圖喚醒他們的“奮發圖強”,只怕這些人也是不會愿意去為了幾百年前的老賬翻案的。
只能說沒有經歷過真正大國的榮耀歷史,很難去有我本就應傲然潮頭的覺悟,小國也有小國的生存方式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