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道,烏軍繼續試圖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發動攻勢,但未獲成功。專家認為,烏軍有更大規模的計劃,即在未來幾天積極進攻俄羅斯腹地。戰地記者注意到,烏軍繼續向蘇賈邊境地區調遣精銳部隊的突擊隊員,該區域的烏軍集群部隊增加了600多人。“電報”社交平臺一權威軍事頻道發布消息稱,烏軍在庫爾斯克州動用的資源并不算太多,烏克蘭去年秋季接收的一批新裝備、武器和彈藥尚未在戰斗中使用。
俄烏沖突(資料圖)
媒體人士分析認為,烏軍真正反攻的地點并非庫爾斯克,因為那里是俄羅斯的地盤,況且俄軍在庫爾斯克方向有10萬大軍嚴陣以待,以逸待勞。如果烏軍貿然反攻,必然成為俄軍的甕中之鱉。由此推斷,烏軍最有可能嘗試襲擊是別爾哥羅德或布良斯克方向。俄新社報道稱,有目擊者報告了北約裝備在波蘭的大規模運輸。一名目擊者向他發送了華沙繞城公路上運輸裝備的照片。圖片顯示,一支由四輛卡車組成的車隊,可能裝有美國MaxxPro裝甲車。
據俄羅斯《獨立報》消息,自烏軍在庫爾斯克戰役失敗之后,專家認為基輔很可能醞釀更大規模的進攻,不排除對俄羅斯腹地發起進攻的可能。烏軍在進攻庫爾斯克州時,武器裝備完全跟不上,北約在秋季提供的大規模軍備均未現身戰場;烏軍這幾天開始大規模集結兵力,庫爾斯克的邊境城市蘇賈已經出現了千人部隊,此外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也開始大規模補充兵力。結合這兩點來看,不排除烏克蘭動用最后的后備兵力和北約全套制式武器,對俄羅斯腹地發起大規模軍事突襲。
新華社基輔/莫斯科電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在社交媒體發文說,烏軍當天對位于俄庫爾斯克州別拉亞地區的俄軍第810獨立海軍陸戰旅的指揮所實施了“精確打擊”。烏武裝部隊總參謀部說,此次火力打擊和近期針對庫爾斯克州俄軍發起的一系列軍事行動都是在烏陸軍配合下進行的,烏陸軍目前正對俄軍發起新攻勢。此外,俄烏軍隊正在波克羅夫斯克、庫拉霍沃等地激戰,烏軍在庫拉霍沃西北部斯拉夫揚卡、西南部達奇諾耶和西部安德烈耶夫卡等外圍防線繼續阻擊俄軍。
蘇-34戰斗轟炸機(資料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蘇-34戰斗轟炸機的乘組在庫爾斯克州邊境地區使用規劃和修正的通用模塊摧毀了烏軍據點并消滅敵人。消息說:“空天軍蘇-34多功能超音速戰斗轟炸機機組人員對庫爾斯克州邊境地區烏軍的人員和據點進行了打擊。”國防部在消息中指出,使用裝有規劃和修正通用模塊的航空炸彈對偵察目標進行的打擊。國防部總結說:“在得到烏軍人員和據點被摧毀的確認情報后,機組人員安全返回起飛機場。”
烏東地區冬季氣候嚴寒,地面凍結堅實,為重型裝備的行動提供了便利條件。然而,氣象預報顯示,氣溫短期內將迅速回暖,一旦如此,重型裝備的機動性將大打折扣。烏軍敏銳捕捉到這一短暫的“時間窗口”,果斷發動反攻,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戰機,力求在裝備受限前取得突破。烏克蘭此次反攻,可謂傾盡全力。新組建的部隊中,至少6個戰略預備旅在北約軍事基地經過特訓,約3.5萬精銳士兵斗志昂揚。再加上先前侵入庫爾斯克地區留存的2.8萬兵力,總兵力約達6.3萬,與俄軍兵力大致相當。
一些專家堅稱,攻擊的主要方向尚不清楚。軍事記者丹尼爾·貝茲索諾夫特別指出:我冒昧地建議,盡管烏克蘭武裝部隊投入了大量兵力向庫爾斯克方向發起攻擊,但這可能不是主要方向。主要的可能是南方;烏克蘭武裝部隊仍然具有進攻潛力,但我們將在未來幾天內了解這一點。如果我是對的,那么為了轉移注意力,數十輛裝甲車和數千名烏克蘭武裝部隊士兵被送去面臨屠殺的涉險行動。軍事專家、民主共和國預備軍官亞歷山大·馬秋申認為,主要目標可能是庫爾斯克或庫爾恰托夫。
俄烏沖突(資料圖)
庫爾斯克州的邊境地區,最近局勢緊張,烏軍活動頻繁。俄羅斯的偵察系統可謂無懈可擊,衛星、無人機、地面偵察兵齊齊上陣,把每一項動向都看得一清二楚。烏軍一露面,馬上就成了俄羅斯的目標,這可讓他們吃了不少苦頭。這次蘇-34的精準打擊無疑展示了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戰術水平。但我們不得不反思,戰爭從來不是簡單的勝負之分。每一次爆炸背后,都是無數普通人的痛苦,他們的家園和親人可能已經被摧毀。這種悲劇的背后,是戰爭的無情。
俄羅斯國防部發表聲明稱,俄軍過去一天打擊了烏軍軍用機場基礎設施、無人機組裝與存儲設施、彈藥庫等目標。俄軍防空部隊則擊落了烏軍1枚航空炸彈、十余枚“海馬斯”火箭彈和數十架無人機。同時,俄軍當天繼續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打擊烏軍部隊。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發布戰況信息稱,前線地區發生百余次戰斗。烏軍在哈爾科夫、波克羅夫斯克、庫拉霍沃等方向擊退了俄軍多次進攻。
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軍已經完全控制了位于頓涅茨克地區的庫拉霍沃市。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布防在該地區的烏軍損失了超過1.2萬人,約為該地區烏軍人員總數的80%,烏軍還損失了近3000件武器裝備。烏軍稱在俄羅斯庫爾斯克方向發起大規模進攻。據俄羅斯和烏克蘭媒體報道,俄軍則已進入烏克蘭蘇梅州,試圖從南部穿插包圍俄羅斯境內的烏軍。
布林肯(資料圖)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對布林肯進行了一次專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布林肯表示,美國政府在2021年9月和12月時,就已經開始悄悄的向烏克蘭提供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援助,與奧巴馬時代提供的33萬袋單兵口糧不同的是,拜登政府提供的可是實打實的能用于實際作戰的武器系統,包括“毒刺”單兵防空導彈,“標槍”反坦克導彈等等。為何布林肯之前從不向外界透露這些情況,如今卻全部交代了。或許是因為再過半個月,特朗普就要入主白宮了,布林肯這個國務卿也就要卸任了。
俄烏沖突的長期化,事實上也讓作戰變成了人員和物資的單純比拼。名義上烏克蘭背后有著美國和全部小弟的助力,但烏克蘭的人力資源已經瀕臨枯竭,北約的彈藥庫也已經基本清空。相比之下,俄羅斯的軍工潛力得到了充分釋放,又有隱形軍工大國朝鮮的鼎力支持,逐漸獲得了消耗戰的優勢。戰斗民族歷史上,向來善于用消耗戰拖垮對手,普京在己方相對有利的戰況下,更不需要主動求和,只要傷亡控制得力,優勢地位仍在,戰事在2025年繼續拖下去,甚至未必是件壞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