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由AI生成
- 本期故事關鍵詞:情緒失控 -
如果我們把對方視作傾心愛著的人,試著敞開心扉,你就會發現,我的柔軟會激起對方的柔軟,我的脆弱也會觸發對方的脆弱。都說“相愛容易相處難”,但看明白了相處背后的道理,相信你也可以和你的戀人好好相處、長長久久。
嚴老師在情感咨詢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來咨詢的不少同 學是因為戀愛中的一些重大事項,比如畢業后的去處、和雙方父母的 關系等,但也有很多同學來咨詢是因為一些戀愛中的小事,比如要不 要每天一起吃飯,吃飯時能不能刷手機,等等。
重大事項因為重要,所以很難被忽視。但小事就不一樣了,就像 鞋里的沙子,不舒服,但又常常被忽視。
這一節里嚴老師就跟大家聊聊戀愛相處中的小事。
一、戀人們為小事情緒失控的五個原因
1. 原因一:期望值過高
我們容易對親近的人期望值過高,特別是在小事上。
先問個問題:我們為什么會容易對家人發火?我們可能常常聽 說,平時脾氣很好的一個人,回到家里卻經常跟父母發脾氣、抱怨。
其實并不是我們的性格有兩面或者對父母不夠好,只是在我們的 潛意識里對家人有更高期待。室友沒有幫你帶飯,你可能不會介意; 可是如果父母沒有給你準備飯菜,你可能就會大失所望了。
同樣情況也可能會發生在你和戀人之間。同學沒有幫你拿快遞, 你可能不會介意,但男友如果忘了,你可能就會生氣:難道你不知道 我一直在等這個快遞嗎?難道你不知道這個快遞對我而言很重要嗎?
抱歉,他可能真的不知道。
戀人在一起相處久了之后,會很自然地覺得,對方對自己的感受 和想法應該是了解的,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2. 原因二:沒有準備
小事往往讓人猝不及防,進而又成為情緒的發泄口。
因為事小,沒有心理準備去應對小事上的失望情緒,所以小事往 往成為突破心理防線的那個“蟻穴”,或者是壓倒心理防線的最后一 根稻草,讓情緒從這里發泄出來,而這股情緒原本是沖著其他事或者 其他人的。麻煩的是,戀愛雙方有時候爭吵起來都沒有意識到,其實 并不是為了這件小事而爭吵。
被指責的一方會覺得特別的不理解和委屈:你為什么會為這樣一 點小事跟我吵架?至于發這么大火嗎?這類似于把對鞋子外面泥巴的 憤怒,發泄在了鞋里的沙子身上。
《奇葩說》 第五季里,辯手陳銘在辯論“情侶吵架,到底應該誰 有錯誰道歉,還是男生先道歉?”時舉例說,老婆回家一進門就沖他 發火:“陳銘,鞋子怎么又亂放?”陳銘會跟她討論:“老婆,今天是 不是有誰惹你生氣了?”陳銘是想讓他的愛人覺察到,不是自己的錯, 不應該由自己來“背鍋”。
3. 原因三:受控焦慮
對方跟我們談小事,我們以為是在談控制。
小事如果溝通不好往往會讓人聯系到控制與反控制,有點像前面 說的“對方改變”和“改變對方”的問題。比如對于穿衣打扮的意 見,或者女生覺得男生頭發長了要去理發,男生拒絕,女生可能會認 為“這樣一件小事,你都不肯遷就我一下嗎?”,男生可能會認為“這 樣一件小事,你至于這么計較嗎?我的生活習慣就是如此,你為什么 一定要干涉我呢?你是不是想控制我?”。
“跳出來”看,對方并不是真的想控制你,只是在這件小事上, 他 (她) 控制不了自己對這件事情的反應。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一些 特別在意的細節,而這可能恰好是對方不太在意的,比如飲食習慣 上,吃面放不放蔥花。所以,只是他 (她) 控制不住自己,與你其實 沒有太大關系。
4. 原因四:路人模式
試想一下你走在路上,迎面走過來的人把你撞了,你的反應會是 撞回去、說他 (她) 兩句,還是不予理睬?
大概率是這些方式中的一種。因為走過來的人只是路人,所以你 不用太考慮他 (她) 的感受,或者你也可以選擇不跟他 (她) 計較。
事實上,這正是情緒反應的路人模式——戰斗或回避,fight or flight 。
現在我們把路人換成你的戀人,假設今天他 (她) 跟你約會遲到 了,或者答應你的事情忘記了,又或者是跟你聊天的時候有些心不在 焉,你的反應會是立馬黑臉還是避而不談呢? 是我們錯把戀人當成路人了嗎?
其實我們也不想這樣,但有時就是忍不住、做不到。
忍不住,大概率也不能怪你。因為情緒這個東西,本來就容易 失控。
就像機器人有著名的三定律一樣,情緒也有三個“出廠設定”: 第一,情緒關注事件,不關注人;第二,情緒關注當下,不關注長 遠;第三,情緒促使外在行動,而不是內在覺察。
生氣之所以叫生氣,就是因為要啟動一組生理反應,從而激發出 行動的能量 (氣)。而在戀人面前,因為沒有顧忌,所以反應更加原 始,一不留神,就“跟著感覺 (情緒) 走”了。
我們有時把“跟著感覺走”美其名曰“活在當下”,這當然也不 壞,可問題是:你的感覺 (情緒) 能代表你的全部嗎? 因此有一種很詭異的現象是,在陌生人面前,我們常常會比較小 心,往往很有耐心地去跟對方溝通;而在戀人面前,我們卻會無意中 切換到路人模式,要么回避問題視而不見,要么沒有緩沖情緒直接發 火,而這兩種方式都會對兩人的關系造成傷害。
5. 原因五:溝通僵局
路人模式常常讓溝通陷入僵局。
情緒反應的路人模式麻煩在于,你的反應很可能也會激發出對方 的路人模式,因為對方感覺被你當作路人對待了,他 (她) 的本能反 應也是戰斗或回避。當你言語攻擊他 (她) 的時候,他 (她) 要么跟 你爭辯、相互傷害,要么被你嚇跑;而當你回避他 (她) 的時候,他 (她) 要么干脆不搭理你,要么被你激怒,認為你在忽視他 (她)。
這樣一來,你們就像是陷入了一個情緒的旋渦,在里面繞來繞 去,走不出來。
二、破解情緒失控的三個辦法
1. 做好面對小事的心理建設
其一,降低對戀人的期望,允許他 (她) 有時候表現得不那么完 美,同時也要意識到他 (她) 沒有我以為的那么了解我,雙方需要去 溝通和表達。
其二,情緒失控時要試著提醒自己,你為眼前的小事生氣,可能 只是把對他人的怒氣 (比如在工作中受氣了) 轉嫁到戀人身上了;被 遷怒的一方也可以試著從這個思路去理解對方,和對方溝通情緒失控 的真正原因。
其三,當你發現和戀人的生活習慣不同,你們可以嘗試跳出控制 與反控制的陷阱。如果改變的成本不大,你不妨先做出一點改變,讓 你們以最小成本達成一致。對方說不定會感激你的付出,也會尊重你 生活中的一些小習慣,或者也會為你在其他一些小事上做出調整。
2. 破解情緒反應的路人模式
了解了情緒反應,我們就要反向操作情緒的“出廠設定”。
其一,既然情緒關注事件,不關注個人和關系,那我們就主動關 注人物關系,降低語言表達中的攻擊性,把事件和人物區分開來,不 要因為對事件的情緒而“誤傷友軍”。
你可以說“這件事情讓我很生氣”,會比說“你這個人真的很讓 我生氣”要好一些;或者說“這一次你讓我很生氣”,也比說“你總 是這樣”“你總是讓我很生氣”要好一些。
其二,既然情緒關注當下,不關注過往和未來,那我們就平衡一 下關注點,平時多做心理建設,例如梳理三個對方的優點,在你要對 他 (她) 生氣的時候,可以多想想優點,平衡一下自己的情緒。
其三,既然情緒促使外在行動,而不是內在覺察,那我們就增加 自我覺察。當發現自己的情緒激動起來,在啟動“戰斗模式”時,你 就可以用言語提醒自己 (同時也是讓對方了解):“我感覺自己有點生 氣了。”
待情緒稍微平靜下來,你可以進一步反思這份怒氣是來自眼前的 戀人,還是生活中的其他人?又或者你的怒氣,其實來自對自己的 不滿。
溝通,其實是一個情緒 (管理) 問題;而情緒,其實是一個 (自 我) 溝通問題。
3. 啟動情緒反應的愛人模式
什么是情緒反應的愛人模式?是從情緒宣泄轉向情緒表達;是從 評價對方轉向坦白自己;是勇敢地向前一步,邀請他 (她) 聽你的心 聲,說出你內心的需求和期望、擔心和恐懼……
很多憤怒的背后,其實是我們的焦慮;很多逃避的背后,其實是 我們的恐懼。
《奇葩說》 有一期的辯題是:“愛先說出口,就輸了嗎?”導師蔡 康永說:“當然是輸了,因為當你愛一個人,就意味著把你最柔軟的 部分 — —心,放到對方最有力的部分 — — 手里 。 但是,因為那是愛 啊,所以我們還是會這樣做。”
你可能會輸了口,但卻贏得了心。
如果我們把對方視作傾心愛著的人,試著敞開心扉,你就會發 現,我的柔軟會激起對方的柔軟,我的脆弱也會觸發對方的脆弱。 都說“相愛容易相處難”,但看明白了相處背后的道理,相信你 也可以和你的戀人好好相處、長長久久。
本文節選自|《成長總是從心開始:寫給大學生的36個心智錦囊》
作者|嚴亮 許倚華 著
About us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