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國牙膏備案主體總計441個。其中,國產牙膏備案主體376個,占比85.3%;進口牙膏備案主體65個,占比14.7%。牙膏備案品種總計為14031個,國產品種備案13267個占比94.6%,進口品種備案764個占比為5.4%。從牙膏備案省份看,廣東省備案品種數量位列第一,占比達67.6%;江蘇省位列第二,占比7.3%;浙江省位列第三,占比4.9%。廣東省作為日化產品的大省,呈現出主體數量多、市場規模大、牙膏種類多、品牌影響廣的特點”。
于2023年12月實施的《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已有一年多時間,2025年1月15日,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召開牙膏產品質量安全與口腔健康新聞發布會,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秘書長高文穎首次對外披露了新規實施的階段性成果,并指出“牙膏產品的備案工作對行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國企業報》獲悉,《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實施以來,行業取得了三方面的重要成果。一是產品質量安全更加可靠,二是經營更加規范,三是監管更加嚴格,最終牙膏產品的質量安全和功效宣稱,已有進一步的提升和規范,消費者可根據口腔健康需求,放心地選擇和使用市售牙膏產品。
高文穎進一步透露,“還有一些牙膏備案工作需繼續做好,相關標準需繼續完善,如牙膏已使用原料目錄和功效的分類與宣稱規定,當前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制定和審議之中。此外,對個別備案資料的審評,有關省市還存在著一定差異,有待進一步統一”。
當天,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相建強、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秘書長榮文笙、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徐春生出席會議,并回答記者提問。會議由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執行秘書長肖梅主持。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牙膏生產國和消費國,牙膏產品在維護國人口腔健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企業報》獲悉,按照新的規定,牙膏產品的原料采用必須在國家規定范圍之內,牙膏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必須向當地省市藥監局進行備案,同時要求備案人提供產品的質量檢驗和安全評估報告,不合規的須予糾正。這些要求從根本上保證了產品的質量與安全。
對此,相建強表示,“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牙膏生產國、消費國以及出口國,中國口腔護理產品行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有兩方面,一是人民口腔健康狀況。目前看老年人口腔健康有所提升,但青少年和兒童口腔健康水平仍然較低。二是高質量發展,不斷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近年來協會做了大量的創新工作來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包括牙膏原料國際化、牙膏功能多元化、牙膏生產綠色化、牙膏包裝時尚化等方面。總體來看,中國牙膏市場品類繁多,功能齊全,質量安全可靠,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合理選擇,不建議盲目跟風。”
不過,最近一年來,在牙膏企業的產品市場營銷中還存在著一些誤導消費者、影響備案效果的問題。《中國企業報》獲悉,一是產品功效的口頭宣稱與實際標簽標識不一致,有夸張甚至虛假的宣傳。在線上電商平臺出現了宣稱補牙洞,解決牙齒松動等功能。二是部分不屬于牙膏的“消”字號或“械”字號的口腔護理或治療膏狀或凝膠類產品。三是個別自媒體利用AI等新技術合成假視頻宣傳片編造謊言,并在有關平臺熱播。如謊稱央視“315抽檢70%牙膏不合格”等虛假廣告,夾帶小品牌的廣告,影響惡劣。
徐春生就表示,“消字號牙膏”是市場創造出來的一個名詞,該名詞不符合國家衛生部發布的《消毒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所謂“消字號牙膏”,實際上是一些經過地方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備案審核通過的膏狀口腔抑菌產品。此外,市場上一些所謂的“械字號牙膏”“醫用牙膏”其實是牙科分(潔)離劑、牙齒脫敏劑(膏)等醫療器械產品,并非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牙膏。
“以上問題的存在,雖然只是個別或者短暫的,但確實影響著行業的信譽和牙膏產品的備案效果,于行業的規范、高質量發展極為不利。”高文穎希望相關企業、銷售平臺、社會媒體以及有關監管機構高度重視這些問題,盡快采取措施、凈化和規范行業市場環境,為維護牙膏產品的備案效果,推進行業更規范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