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角產業榜單-2024年度華語新星-門尼
新的一年伊始,音樂財經的招牌欄目《請回答系列》再度啟航。今年,我們采用短視頻訪談的形式,讓觀眾能夠更近距離、更直觀地感受到音樂人的風采。
新一期 《請回答2025》特邀嘉賓——門尼訪談上線, 對我們分享了他對當前音樂行業的看法以及個人創作的音樂理念。
2024年,對門尼來說是個特別的年份,因為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從幕后走到了臺前。無論是作為銀河快遞的嘉賓演唱者,還是以音樂創作者的身份參加綜藝節目,都讓門尼深刻感受到了堅持的意義。對于很多原創音樂人來說,能夠出道、發專輯,或者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態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而門尼,今年都實現了這些夢想。(回顧:)
站在2024年的尾巴,展望2025年這個節點上,門尼對音樂財經的朋友們分享了他的三個守望。
第一個守望是“回望過去”,感謝自己一直以來的堅持和努力;第二個是守望“現在的自己”,希望自己能夠保持初心,不被外界的喧囂所干擾;第三個守望關于未來,門尼期望未來的自己能夠繼續不忘初心,乘著原創音樂的東風,飛得更高更遠。
門尼感嘆道:“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參加了不少節目和演出,但我的心態依然平和,我仍然是最初的那個我,沒有改變。”
回望過去,香港、臺灣的音樂產業在70、80年代曾以翻唱為主流,但總有一些不屈服的年輕人用原創的力量打破了這一局面,將原創音樂帶入了大眾的生活。而現在,音樂宣發渠道非常健全,但內容的支持卻顯得有些疲軟。在門尼看來,流行音樂不僅僅是一種商品,它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一種情感的表達,不能僅僅將音樂視為流行音樂中的商品,而應該看到它背后更深層的意義。
現在流行音樂的主要消費群體仍然是年輕的受眾,他們聽到的音樂,將深深影響他們未來的音樂審美,音樂創作者需要承擔更深的社會責任,門尼說:“我們不僅僅是在用音樂產業賺錢,更是在影響一代人的審美。”
門尼認為,在中國市場,“小眾音樂”這個詞其實并不太存在。因為所謂的小眾音樂,在西方世界可能就是一個國家級的人口體量。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和美好的社會環境,門尼表示:“我們只需要認定自己做什么類型的音樂,并且把它做到最好就行了。小眾不應該成為我們倦怠的借口,而應該成為我們努力的動力。只要我們認準目標、好好努力,市場一定會給我們反饋的。”
門尼認為,當原創音樂的春風再次吹起,當下或許就是華語原創音樂新篇章的開頭。
往期請回答系列回顧:
撰文:安然一 / 排版:河清 / 審核:容容
閱讀往期熱文
【音樂版權】 ; ; ; ; ; ; ;
【音樂平臺】 ; ; ; ; ;
【現場音樂】 ; ; ; ; ; ;
【音樂營銷】 ; ; ; ; ;
【音樂科技】 ;
【音樂財經】 入駐第三方平臺
騰訊新聞丨網易財經|36Kr|新浪財經
今日頭條 |百度百家| 搜狐
知乎 | 虎嗅網 | 文旅中國|界面
《音樂周報》-《音樂財經》專版
微博(4.7萬訂閱) | 抖音(18萬訂閱)|小紅書(2000訂閱)
官網網站:www.livemusichina.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