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的飲食對于母嬰健康至關重要。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幫助準媽媽們滿足自己和胎兒的營養需求,為健康孕期打下堅實基礎。
本文將為大家詳細解讀孕期所需的宏量營養素(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微量營養素(如葉酸、鐵、鈣、維生素等),幫助準媽媽更好地規劃每日飲食。
宏量營養素
1. 蛋白質
蛋白質是胎兒組織和器官形成的基礎。研究表明,孕期蛋白質攝入應占每日總能量的10-25%左右。若母體缺乏蛋白質,可能會導致胎兒低出生體重甚至增加早產風險。建議準媽媽每天攝入優質蛋白質來源,如魚類、瘦肉、蛋類、豆制品等。
2. 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
碳水化合物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不同來源的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不同,因此它們對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影響也不同。血糖指數(GI)量化了不同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引起的血糖反應:高GI食物,包括米飯、白面包和土豆,會導致血糖水平急劇上升,然后迅速下降;而低GI食物,如水果或奶制品,含有消化較慢的碳水化合物,導致餐后血糖反應較低。
膳食纖維是指不易被人體胃腸道酶消化的植物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可溶性纖維(水果、蔬菜、豆類)、不溶性纖維(堅果、全麥面包或谷類食品)或抗性淀粉(煮熟的土豆和米飯)。研究表明,高纖維、低GI和低血糖負荷的飲食可以促進排便、降低血液膽固醇和調節血糖。因此,對于孕婦來說,選擇這類碳水化合物,如粗糧、豆類和蔬菜等,有助于降低妊娠糖尿病風險。孕婦還應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改善腸道健康并預防便秘。每日推薦攝入約28g膳食纖維。
3. 脂肪酸
脂肪酸特別是Omega-3脂肪酸對胎兒的腦部和視網膜發育有重要作用。富含Omega-3的食物包括三文魚、亞麻籽油等。若飲食中無法攝入足量的脂肪酸,準媽媽可在醫生建議下補充適量的魚油等補劑。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劑量的補充可能增加胎兒巨大兒的風險。
微量營養素
1. 葉酸
葉酸是胎兒神經管發育的關鍵元素,在孕前和妊娠早期補充葉酸可以預防40-80%的神經管缺陷,如脊柱裂。葉酸是一種水溶性B族維生素,存在于綠葉蔬菜、酵母提取物和柑橘類水果(如橙子)中。除了食用富含葉酸的飲食外,還建議所有育齡婦女從受孕前至少一個月到妊娠至少12周,每天從強化食品、補充劑或兩者中攝入400 μg的葉酸(總攝入量約為600 μg/天)。建議高風險女性(有神經管缺陷、糖尿病和抗驚厥藥物使用史)服用較高劑量(4-5 mg/天),而對藥物依從性差、有副作用或生活習慣不良(包括飲食不當、吸煙或飲酒)的女性可使用間歇劑量(5 mg/周)。需要注意的是,葉酸補充劑可以掩蓋維生素B12缺乏癥,并可能導致不良副作用,包括雙胞胎/多胎妊娠,這會增加圍產期并發癥的風險。
具體用量應咨詢醫生。
2. 鐵
鐵是合成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重要營養素和輔助因子,能幫助預防孕期貧血。孕期缺鐵可能會導致低出生體重和早產等風險,因此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每天補充30~60 mg的元素鐵,特別是在孕中晚期,可從紅肉、菠菜、豆類等食物中獲取,必要時可選擇鐵劑補充。
3. 鈣
牛奶和奶制品是鈣的最佳來源,也可以從綠葉蔬菜、堅果或強化食品中獲取,包括面粉和奶制品替代品(如大豆制品)。在懷孕期間,鈣被主動運輸通過胎盤,母親對鈣的需求增加,特別是在妊娠晚期。母親鈣攝入量低會導致母親骨質減少、感覺異常、肌肉痙攣、破傷風和震顫,以及生長遲緩、低出生體重和胎兒礦化不良。最近的證據表明,鈣攝入量低的女性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也更高。建議孕婦每日鈣攝入量達到1克,若飲食中的鈣攝入不足,可在醫生建議下補充鈣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高風險女性和/或膳食鈣攝入量低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每天補充1.5-2.0 g鈣。
4. 維生素D
在懷孕期間,胎兒完全依賴母體維生素D儲備來發育,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和骨骼健康。母體缺乏維生素D可能導致新生兒佝僂病以及多種不良妊娠結局,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癇、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維生素D主要通過紫外線輻射(陽光照射)后的皮下合成獲得。建議準媽媽適量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的同時增加鈣質吸收,特別是在缺乏陽光照射的地區。
5. 碘
碘是調節生長、發育和代謝的必需營養素,對胎兒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尤為重要。碘缺乏可能導致智力發育遲緩等問題。碘主要來自強化鹽,但在有碘強化動物飼料或碘含量豐富的土壤的地方,也可以從海帶和海鮮、奶制品或植物性食物中獲取。建議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的膳食碘攝入量為230 μg/天,具體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碘劑。
生活方式建議
1. 避免飲酒和控制咖啡因攝入
孕期飲酒可能會對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產生不良影響。研究表明,酒精濫用或懷孕期間大量飲酒(定義為>80 g或≥8標準杯/天)已知與胎兒酒精譜系障礙(一組先天性缺陷、生長受限、獨特的面部外觀和/或神經發育問題,包括智力遲鈍)有關。大量或經常飲酒(≥4標準杯/天或≥8標準杯/周)的女性也會增加妊娠早期流產、早產和胎兒低出生體重風險。
咖啡因是一種三甲基黃嘌呤生物堿,是全世界最常用的精神活性物質。咖啡是咖啡因最常見的來源,其他食物和飲料(如巧克力或可可、茶、可樂)中也含有咖啡因。過量攝入咖啡因會促進子宮和胎盤循環中的血管收縮,增加胎兒心率和心律失常,對胎兒的生長發育可能產生有害影響。建議攝入量高(>300 mg/天)的孕婦減少咖啡因攝入量。
2. 合理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若飲食中難以獲得足夠的營養素,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孕婦維生素補充劑。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宜過量,避免如維生素A等可能帶來毒性的物質過量攝入。
結語
孕期合理飲食不僅是母嬰健康的保障,更關系到胎兒未來的成長發育。準媽媽們應注重營養的均衡攝入,遵循醫生建議的膳食標準,避免高熱量、低營養的食物,以保證健康的孕期生活。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每一位準媽媽科學合理地調整飲食,為寶寶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本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營養建議應根據個人體質及醫生建議進行調整。
文獻參考
Mousa A, Naqash A, Lim S. Macronutrient and Micronutrient Intake during Pregnancy: An Overview of Recent Evidence. Nutrients. 2019 Feb 20;11(2):443. doi: 10.3390/nu11020443. PMID: 30791647; PMCID: PMC64131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