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14日,美國洛杉磯縣宣布,山火已造成至少25人死亡,超過1.2萬棟建筑被毀,超過155.4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燒毀。在山火重災區帕利塞德,記者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一街之隔的地方,建筑卻保存完好,似乎未受山火影響。這些保存完好的高檔商鋪是“帕利塞德村購物中心”。
據美國主流媒體披露,7日晚至8日凌晨山火蔓延時,購物中心的地產擁有者緊急從相鄰的亞利桑那州調來一支私人救火隊。幾天前,洛杉磯消防部門曾否認私人救火隊的存在,但這一說法很快被事實推翻。雇傭私人消防服務的情況并不局限于這家購物中心。
這些私人租賃的水車停在街邊,每輛裝有約12噸水,隨時待命。在美國,通常情況下,雇傭私人消防服務需通過消防部門或保險公司,直接與顧客對接的情況很少見。這種服務收費昂貴,每小時可達2000美元。
這個事件曝光后,很多洛杉磯居民,特別是那些在火災中失去家園的受害者非常憤怒,又很無奈,還有什么比“有錢能讓山火‘繞道’”更能體現社會的不公呢?同時,他們更想知道,如果私人消防隊能阻止山火,為什么城市的消防隊卻做不到呢?消防部門反饋,他們在救火時發現20%的消火栓都沒有水,或者水壓太低。這個情況和當時私人消防隊的作業有沒有關系?同時,這些私家救火車的出現是否阻礙了民眾的撤離和官方消防隊的及時進入?這些恐怕都是下一個階段加州政府必須調查的問題。
富人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保障自己的安全,無論是購置大量的救火資源,還是聘請專業的私人救火隊伍。而對于普通民眾而言,他們依賴于城市公共消防體系,在公共資源不足或者調配不均的情況下,只能遭受災難的重創。
這種現象凸顯了社會公平性的缺失,在應對自然災害時,生命本應不分貧富貴賤都應得到平等的保護。
洛杉磯此次山火事件不應該僅僅被看作是一場自然災難帶來的悲劇,更應該成為社會反思的一個契機,促使政府重視這種貧富差距下救援能力不均衡的問題,推動公共資源向弱勢群體傾斜,構建一個更加公平、更具包容性的救援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