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因為“進可拿海外大學學位出國、退可留守國內享安全穩定”,備受很多學生的青睞,是很多“選擇困難”家庭的首選!
然而就在近日,上海交通大學交大密西根聯合學院關停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隨著官方發布聲明,這意味著此前的傳聞得到實錘,同時也意味著,密院——這個歷史悠久的中外合辦項目,最終還是沒能扛住時代的鐵蹄。
消息一出,不安情緒在快速蔓延。?
我們關注到有學生在社交平臺發帖說,“人在密院,人還沒畢業,學校無了?!边€有不少聲音在擔心,其它中外合辦大學的未來走向,密院的現在會不會也是它們的未來?
關停原因探究
在過去的20年里,交大密院已經為1000多名本科生提供了全球學習的體驗??梢哉f是國內最好的申研項目,24屆本科去向包括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頓、卡內基梅隆、加州伯克利、耶魯等,本科出國直博21人。
上交密院的關停無疑成為很多學子心中的遺憾。
而關于密院關停的原因,目前網絡上有很多不同的聲音與討論。
值得注意的是,密院上一次上新聞是去年10月,5名在密西根大學學習的中國留學生,被指控在格雷林營地對密西根國民警衛隊資產進行間諜活動,并被當地媒體報道。
而根據網友透露的信息顯示,這5名學生其實是外出游玩,在路上追流星時誤入對方基地,從而導致誤會產生。
不過,也有人指出“5個熊孩子事件”并非根本原因,換言之,就算沒有“5個熊孩子事件”,密院關停也是早晚之事。
因為在密院關停前,已經有兩所知名中美合辦大學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相繼倒下。
最早的一所是2024年9月,天大佐治亞理工(GTSI)關停,緊接著是清華伯克利(TBSI)倒閉。
其中,清華伯克利(TBSI)的倒閉悄無聲息,既無官方聲明,也官方無新聞報道,但目前學校官網已無法打開。
而這一次,隨著交大密西根聯合學院的關停,這象征著中美理工科合辦的時代受到沉重打擊。
用網友“快樂換形師”的話來說,最牛的合辦項目依次是:清華伯克利、上交密歇根、天大佐治亞理工、浙大UIUC、川大匹茲堡,目前這五個已經沒了三個。
早在去年11月就有網友“神預言”密院岌岌可危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9月美國發布了題為《CCP on the Quad:How American Taxpayers andUniversities Fund the CCP’s AdvancedMilitary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的報告。
這份長達113頁的報告,用大量筆墨控訴了清華伯克利、川大匹茲堡,天大佐治亞理工三校。
目前,清華伯克利、天大佐治亞理已經倒下,目前仍堅挺的川大匹茲堡或將命運堪憂。
此外,這份113頁的報告還發布了一長串中美合辦大學清單。
而令人擔憂的是,對中國學生,尤其是STEM專業的學生出手的,不僅僅是美國。
中外合辦時代落幕?
24年10月24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下文簡稱ETHZ)官網發布消息,將對來自中國的碩博申請人員進行“安全審查”。ETHZ詳細列出了需要審查的高校和專業,15所中國高校被列入名單。
它給出的理由就是“全球政治局勢的變化”,而它的制裁名單也是參考瑞士、歐盟、美國和英國的制裁名單。
據英國《金融時報》去年6月12日報道,荷蘭教育大臣戴克赫拉夫表示,荷蘭政府計劃對科技領域學科留學生進行風險篩查,將統計中國國家公派留學生(CSC)在荷數量和學習領域。
多所荷蘭高校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在科技領域學科減少錄取中國國家公派留學生。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校長簡·斯米茨稱:“荷蘭政府要求大學采取更嚴格的措施,更好地保護他們的珍寶(crown jewels,指荷蘭的頂尖技術)?!?/strong>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際化教育已經從附加題變成“基礎題”,國際的合作與交流也會成為孩子教育成長的重要板塊。然而,隨著各種制裁和關停的出現,這種合作與交流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和挑戰。
與其被動地等待別人行動,再想應對之策,不如提前準備好Plan B,給自己的未來增加更多的籌碼和選擇。
教育無小事,每一個決策都是影響孩子一生的決定。
這提醒著很多正在規劃留學以及移民的家庭,早一點決策、早一點行動、早一點上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