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三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交干院報告廳開幕。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冉德龍作三河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分為三部分:2024年工作回顧、2025年目標任務和主要工作、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2024年工作回顧
通過2024年工作回顧,我們看到,過去的一年三河推動解決了一批重點難點問題,同時在交通對接、產業融合、公共服務聯接上全面推進協同發展,此外,推動城市建設上,一批重點工程和民生項目開工建設、竣工投用,也讓城市功能不斷完善。
以下是部分重點內容:
攻堅克難推動重點工作
著力解決難點問題。燕郊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獲批。應急管理大學新校區完成優化選址。泃河(三河市段)改道工程進場施工。整改違法圖斑1352畝。
強化城市頂層設計。確定“東山、中水、西城”發展思路,出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導則》,實施城鄉環境整治90項工作,全面提升城市顏值。
大力開展“百日攻堅”。實施十方面“百項工作”,秋冬季產業項目開工121個,完成標志性工程規劃設計150個,招商引資、文旅活動等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全力以赴推進協同發展
交通對接更加緊密。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河北段3座車站主體封頂,主線土建工程完成過半,車輛基地開工建設。蔣譚線四期竣工通車。“定制快巴”全年運送乘客127萬人次。
產業融合持續加速。承接北京轉移項目31個,落戶央企二級子公司1家、三級子公司4家。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33億元,同比增長157%。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三河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簽約落地,燕郊協同創新基地南區一期主體完工,賽迪科創中心簽約落地企業10家。
公服聯接不斷深化。與北京一七一中學開展合作辦學,與中國通用技術寶石花醫療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設立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體化政務服務專區,3477項事項實現“同事同標”“無差別”跨省辦理。
凝心聚力強化城鄉建管
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孤山片區回遷安置小區工程進度過半。新改擴建市政道路3條、市政管線22條,完成思菩蘭地道橋泵站擴容改造、京秦高速三河西出口拓寬改造,金谷大街公共交通綜合樞紐一期工程竣工投用。南水北調北三縣供水工程(三河段)主管線完工在即。成功爭創廊坊唯一的全國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縣、河北省水網先導區建設試點縣。
腳踏實地夯實民生保障
社會事業穩步發展。第十小學、第八幼兒園竣工投用,新增學位1980個。陸道培醫院主體完工、中醫院康復中心二期竣工。榮華·齊山康樂家園一期開園入住,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獲評全國醫養結合示范機構。
2025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的布局之年,三河市將著力在七個方面開展主要工作。
2025年著力在七個方面攻堅突破
(一)著力在推進協同發展上攻堅突破。
暢通一體化交通網絡。
構建一體化產業格局。
拓展一體化公共服務。
(二)著力在擴大有效需求上攻堅突破。
千方百計促消費。
全力以赴抓招商。
聚焦項目擴投資。
(三)著力在產業轉型升級上攻堅突破。
建強園區平臺載體。
延伸現代產業鏈條。
激發科技創新動能。
(四)著力在創優營商環境上攻堅突破。
深化政務服務改革。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持續擴大對外開放。
(五)著力在深化城鄉融合上攻堅突破。
深入推進城市更新。
加快推進鄉村振興。
持續筑牢生態屏障。
(六)著力在增進民生福祉上攻堅突破。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
補齊社會事業短板。
聚力文旅深度融合。
(七)著力在提高本質安全上攻堅突破。
防范重點領域風險。
守牢安全生產底線。
增強社會治理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