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記者探訪青島市城陽區劉氏泥塑工作室,進得門來,便被工作臺上百條小龍震撼到了。它們有的栩栩如生,有的靈動深邃,有的憨態可掬,有的呆萌可愛,大的有二三十厘米,小的也有五六厘米高,它們或素或彩,仿佛在我們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吉祥順遂的美好寓意早已透出泥外,飄蕩圍繞在每個人的身邊。
劉梅玲,山東省級非遺項目劉氏泥塑第四代傳承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人張”第六代傳人。頭銜一大堆。為迎接蛇年到來,劉梅玲說,今年特意提早動手,用了足足半年時間,設計制作了一百個祥蛇泥塑。
談起生肖蛇,劉梅玲立馬打開話匣子,蛇小名長蟲,大號小龍。龍之小弟,春分出洞,蜿蜒飛舞;秋分入地,悠然而眠。善隨陰陽,知時守節,中庸而行,故能永生。
帶著對蛇年的敬畏和對泥塑技藝的執著,劉梅玲拿起塑刀就是一整天,時常創作到深夜,忘記喝水和吃飯已成常態。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年努力帶來了碩果累累。
《小龍送福》《靈蛇獻瑞》《金蛇迎春》,多個系列的生肖蛇作品呈現在面前。蛇又稱為小龍,居四靈之首。古人云,風水寶地,得之則吉。山不在高,有之則名;水不在深,有之則靈。以“祥蛇獻瑞”為主題,劉梅玲融合了生肖文化中的蛇、傳統春節等關鍵元素,通過擬人化的創作手法,讓祥蛇面部造型更加可愛,頭頂一只小蘋果,更是傳達出平安吉祥的寓意。(圖文/劉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