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還是那句話,現在入場自媒體,賺得盆滿缽滿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比起朝九晚五的工作,強幾倍還是很有可能的。
最近你要是打開小紅書,保準能發現頁面跟以前不太一樣了。
好多內容都是 IP 地址顯示美國的用戶發的,可不是 Instagram 或者 lemon 8 那些,就是小紅書自家的
TikTok 在美國不是面臨封禁風險,那些美國用戶平時玩短視頻社交都習慣了,這下沒辦法,只能找新平臺來滿足自己社交和娛樂的需求。而剛好小紅書跟 TikTok 有挺像的短視頻和互動社區功能,一下子就成了美國用戶的理想選擇。
大批美國用戶就涌進來,還自稱 “TikTok 難民” ,一下就把小紅書送上美區 app store 免費榜榜首。
小紅書這些年一直琢磨著出海,估計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多海外用戶突然就來了。而且現在小紅書還沒完善筆記語言翻譯功能,也能看出這波流量增長得多突然。
小紅書這次這波 “好運”,那真是天時地利人和都占全了。
一方面,新版本把視頻流和筆記都放在一級入口,視頻展示的機會多了;
另一方面,它用起來跟 Ins 差不多,界面簡潔,海外用戶上手快,一下子就接住這波海外流量。
現在呢,外網都在討論更好地玩小紅書,國內這邊就在想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對國內的達人和商家來說,這波海外用戶來的浪潮,主要有下面幾個機會。
1)流量回暖
大量海外用戶涌進來,小紅書的用戶一下子就多了不少。之前小紅書為了讓用戶增長別那么慢,還搞了下沉城市地推計劃,結果沒成想,沒幾天海外用戶就大量涌入了。這對在小紅書做種草營銷的商家來說,有好有壞。
好處是用戶多了,自然流量短期內就大幅提升,筆記流量數據可能會回暖,還能漲點。但不好的地方就是,數據短期內波動太大,可能用戶畫像就亂了,推送內容就不那么準了,畢竟新進來的用戶還沒明確的標簽。
2)利好出海
以前國內品牌想出海,得先適應海外用戶習慣和媒體環境,麻煩得很。現在不一樣了,靠小紅書平臺,直接就能接觸到大量海外用戶。所以那些打算出海的品牌,趕緊在小紅書上搞點雙語內容,增加在海外用戶面前的曝光度,推廣品牌就容易多了。
之前是"所有生意都值得在互聯網上再做一遍",接下來是"所有生意都值得用英文出海再做一遍"
3)海外新機會
這兩年,國內各種入境政策一直在優化,像過境免簽、區域性入境免簽、口岸簽證啥的。China Travel 開放 144 免簽后,好多外國游客都來玩。好多外國游客來了發現跟外媒宣傳的根本不一樣,這種 “反轉” 內容在 TikTok 上挺火的。
小紅書上本來旅行攻略、好看的風景圖就多,做入境游的商家可以借著這熱度,搞點好內容,滿足海外用戶入境游的需求。
還有文創產品、特色商品這些容易吸引海外用戶的,商家也可以趁這機會,給海外用戶種個草,拓展海外市場。
我的看法
不過得注意哈,這 “TikTok 難民” 涌入小紅書的情況,大概率就是一陣子,不太能長久。TikTok 雖然有被封禁的風險,但啥時候封,封不封還不一定呢。對海外用戶來說,來小紅書可能就是一時興起。再加上文化差異、語言障礙這些問題,熱度退下去也是能想到的。
所以上面說的這幾類商家,趕緊趁熱度還在抓住機會。其他商家最近做筆記數據歸因的時候,也別忘了考慮這個影響因素。
我們做小紅書電商已有一年,自營店鋪 20 多家,單店月均收入 20 萬左右,涵蓋百貨家居、水果等品類。同時做了一年多的免費訓練營,帶過 4 萬人,收到很多“免費公開課比付費課更干貨”的好評。如果你對小紅書帶貨感興趣,歡迎來我們的訓練營看看,一起探索這份副業的潛力,開啟不一樣的賺錢之路。
我們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就教些基礎技能,還有我們自己開店摸索出來的實用方法,讓你能實實在在地掙點錢。我的建議還是大家真的作為一個長期賺錢的手段來考量。
請聯系助理微信:
通過后請簡單講想做什么類型
日常時間等自我介紹
我是小馬,古早微信生態創業者。孵化多個賬號總粉絲體量破四千萬丨帶貨操盤過億丨廣東省眾創杯銅獎得主丨公益創新大賽一等獎得主丨新營銷實戰者丨社媒刷屏事件策劃者丨300+企業的營銷顧問丨互聯網生態持續創業中,專注私域變現,短視頻變現
建議閱讀:
①
②
③
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