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先生
柳柳
先生,我想寫寫春節 寫寫新年
寫它的喧鬧與張狂
寫一場掙脫心靈束縛的盛大狂歡
寫紅火的中國結掛滿透明的長街 云深夜未央
寫四季交替 萬物生長
夜市里堆砌的新年禮物都來自天地的饋贈
寫孩子對鏡穿新衣 摸著口袋里的紅包 不舍得睡去
寫年三十的團圓飯滾燙 初一的龍吟灘招搖
寫炮竹聲聲唱 煙花低低和
寫一場大雪的盡頭總有花開
先生,我想寫寫春節 寫寫新年
寫它的靜默和含蓄
寫誰家墻頭臘梅初綻花香凌空
寫青衣江浮光滟滟平瀾淺瀨
寫月下燈明 泡一杯暖茶 彈一首小曲
靜候時間翻墻而入
寫千里歸客近鄉情怯
寫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只說好久不見
寫歲月寫重逢
寫花滿樓月半殘杏樹半金初妝未竟
寫陪伴寫守候
寫清樽泛菊濁酒千壺一指流沙半世浮華
寫深深愛 淺淺喜
先生,我只是想寫寫春節 寫寫新年
寫它的不老,柔軟和堅定
可是提筆落筆起承轉合間都是你
先生,請原諒我這樣笨拙和淺薄
今夜當彈一曲《良宵引》
清風入弦 絕去塵囂
我懷惴著對過去的感恩與期許
致敬所有前塵往事 致敬冬日與你
致敬我依然熱烈滾燙的心臟
與君長相守 與君日日歡
春節記憶(組詩)
孟萌
棗花饃
這是今年的新麥,祖母的身影細小
把土地里每一粒金黃都揣進衣襟
如她一生的飽滿
那株冬棗樹結滿漿果
她在午后,打桿,攤曬
把青澀擠干
故鄉的風里她又拎起我
燒水,和面,把通紅的棗子濯凈
折疊出心狀的面丘,鑲上這琥珀般的甜引
上木屜,鋪印花的屜布
我像兒時一樣,依偎著灶臺
數著棗花饃成熟的時間
望著她拉風箱的樣子
不再傻傻地問:奶奶,那饃,甜不甜呀?
一陣浩蕩的水汽氤氳著
一陣巨大的暗香,讓我流出淚來
過油
沂河平原就要燃燒落寂的冬草
在北方,臘月是一把出鞘的火鐮
輕易就擦亮了鄉村的巷弄
擦亮的,還有我落地的氣息
父親鄭重地告誡我們
今天過油,小孩子不要亂講話
不要讓山鬼走進莊戶人家
母親在灶上,抻捏挪移
一印沸騰的油鍋歡叫著
白玉藕盒,酥肉,翡翠丸子
祖母將第一盤新油
祭祀給上天言好事的神仙
我等這莊嚴的儀式結束
就迷失在了一天的筷柱上
魯源村的風像軋糖,那么黏
磨豆腐
那是年輕的母親
斜襟衫與盤髻
像山村的陳舊與時代的拘謹
石磨盤上掛著月盞
我把循環的碾徑,稱作故鄉
母親一個人,掃盡莢皮
沂河里淘洗黃金豆
我的童年鋪在豐富的蛋白里
子夜,她拉下天井的燈繩,月紗綃透
山村安詳,萬物沒有法則
她把雪一樣的紗布擺好
將晶瑩剔透的黃豆倒入石槽
打杵棒在她手上一遍一遍地拐動
白色漿汁沿著石磨流下來
天快亮了,母親掐著時間
將第一塊鮮糯蒸熟
蔥花灑來,一口滑入的豆香涌起
哦,母親真是一個神仙婆
讓人想什么,就擁有什么
讓所有橫豎的旅程成為夜色
讓所有遠去的時光都聚為石磨
一把新刀切下
讓無涯的時間成為方圓
我們需要截取一段捷徑
反復往來
留住一個春天
和所有軟弱的事物產生愛
不與三月里的母親,說出離別
上香
聽力下降是因為火藥
最深刻的那場饑餓
是點香磕頭的祖母
耽于儀式繁冗的祈禱詞
我已耳順
也丟掉了一些牙齒
快來呼喚我,抱住我手中的柏香
快接住我熟稔的長頭
祖母從來不許任何小孩在此刻流淚
在她眼前不行
藏在身后,也不行
守歲
土柏有幾世緘默
蒼山代代守歲
除夕夜,我在父輩徘徊的路口
燃著一捧松香
一只長命山貍拖著寂廖的春秋
它的老友正翻越山巒
拎著昔年的酒瓶
我迎回這些老舊的面孔
祖屋那張棗木桌
順序自然,長頭熟稔
山貍,相見是久遠的熱烈
那時你們曾經為搶奪松籽
終日舍家
山貍呀,你在山坡等一等
你的老友續完族譜,收完香火
就把你們年輕的命運
掛向柏枝頭
故園
在牙齒之上裝飾一條水溪
切削含恨之事
我終將歸于魯源村
一顆卵石壓在雪夜
那時我的命,大風吹不動
柿子也白,臘月三十也白
東瓶西鏡的爹娘還愿
雪夜多深,神有多滿足
本期編輯:膽汁
洪雅縣鄉村詩歌協會
顧問
姜定波、陳述偉、羅志敏、閔格洪
編委
董耀軍、陳泰坤、發小發、曾玉
小羊、秋胖、格桑、陳大寶、膽汁
投稿郵箱
326819556@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