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類院校,是指以理學、工學類學科和理工類專業為主的院校。在如今深受高分考生歡迎,這既是因為我國名校中以理工類居多,招生名額相對較大;第二,更在于當前就業市場對理工科畢業生有龐大需求,就業率更高,平均薪資也更可觀。
為直觀展示各大理工院校實力,輔助考生擇校,我國不少研究機構都會對理工高校的年度表現進行排名,在校友會2024中國理工類大學排名10強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位列全國第3,躋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行列。該校雖然以“航空航天”為辦學大旗,但已然在理工學科綜合實力上成為國內高校的“領頭羊”。
北航誕生于航空航天事業的需要,也因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而進步。在我國現有的各類理工學科中,沒有任何一個能像航空航天類這般“包羅萬象”,在發展的過程中,航空航天不斷吸收其他理工學科的最新理論和先進技術,涉及力學、熱學、電子、自動化、材料、能源、人工智能等極其廣泛的領域。
毫不夸張地講,正是因為航空航天“包羅萬象”的特點,因為北航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深耕,該校才能“一飛沖天”,成為我國理工類高校的典范。
目前,北航學科繁榮,特色鮮明。擁有3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涵蓋工、理、管、文、法、經、哲、教育、醫、交叉10個學科門類。共計8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在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力學、交通運輸工程等學科領域具有引領優勢,工程學更是進入ESI全球前萬分之一。
在此期間,北航同步開展“藍天新時代人才行動計劃”,以一流教師隊伍支撐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建設,專任教師84%具有高級職稱,89.5%具有博士學位;以兩院院士為代表的國家級人才544人,國家級創新團隊45個。人才隊伍中涌現出眾多國家一等獎獲得者、領域專家和型號總師,以及一大批年輕有為、造詣精深的專家學者。
該校師資團隊不斷參與我國重大項目的論證研發工作,在空天平臺、無人系統、空管系統、導航制導等領域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引領創新發展。“十五”以來,共獲國家三大科技獎勵84項,15項國家級科技獎勵一等獎、4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創造了一所大學連續獲國家高等級科技獎的紀錄,被社會譽為科技創新的“北航模式”。在功能材料、仿生科學、微納技術、空間物理等領域取得原創成果,與航天、航空、船舶、兵器、電子、發動機等國家重點骨干企業開展戰略合作。聯合中國工程院成立中國航空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打造我國航空工程科技領域首個國家級智庫,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謀篇布局之年。北航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漸行漸遠。在新的一年,期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不斷拿出亮眼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