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的舞臺上,本該是父母攜手、老人輔助,共同為孩子搭建成長的階梯。然而,汪中求老師在《解碼中國式家庭教育》里指出,當下普遍存在 “媽媽卡位、爸爸缺位、老人越位” 的教育錯位現象,這種現象嚴重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
書名:《解碼中國式家庭教育》
作者:汪中求
媽媽卡位,指的是媽媽在家庭教育中過度參與,幾乎包攬了孩子教育的方方面面。從每天的飲食起居,到學習上的輔導督促,媽媽事無巨細,親力親為。這樣的媽媽,雖然給予了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但卻容易讓孩子過度依賴,缺乏獨立性。而且,長期處于高壓狀態下的媽媽,情緒也容易變得焦慮,這種焦慮情緒又會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與此同時,爸爸缺位的情況也屢見不鮮。許多爸爸以工作忙為借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席。在孩子需要陪伴玩耍、需要引導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時候,爸爸的身影總是寥寥無幾。這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極為不利。缺少父親陪伴的男孩,可能會缺乏陽剛之氣,而女孩則可能在與異性相處方面出現認知偏差。
老人越位,是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孩子的教育中過度干預。出于對孫輩的疼愛,老人常常對孩子寵溺有加,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這會導致孩子任性、自私,規則意識淡薄。而且,老人與年輕父母的教育觀念往往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容易引發家庭矛盾,讓孩子在混亂的教育環境中不知所措。
《解碼中國式家庭教育》為我們破解這一困局提供了思路。對于媽媽來說,要學會適當放手,給予孩子鍛煉的機會,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爸爸則要意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多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給予孩子力量感和安全感。至于老人,要明確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輔助角色,尊重年輕父母的教育理念,不過度寵溺孩子。
家庭教育是一場需要全員正確站位的接力賽,任何一個環節的錯位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未來。家長們不妨翻開《解碼中國式家庭教育》,從中汲取智慧,糾正教育錯位現象,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在愛的滋養下茁壯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