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嶗山新世紀學校重視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為提高師德修養,促進專業成長,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圍繞核心素養為理念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鼓勵教師變革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鼓勵教師變革教學過程,提升學生思維品質;鼓勵教師變革教學方式,把知識學習與學科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鼓勵教師變革教學評價,以評價優化教育生態,促進學生學習。
英語教師 王倩
教育格言:用愛心點燃希望,用耐心澆灌成長。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指出,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學生在理解、分析、 比較、推斷、批判、評價、創造等方面的層次和水平。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四大核心素養之一,培養學生 的思維品質必須落實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中。
更換新教材后,我找到了一個切入點——聚焦教材插圖,提升思維品質。本文以我目前所任教的三年 級新教材為例,詳細解讀自己的做法。
一、關注插圖細節,培養現察能力。
觀察是獲取信息的一種知覺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行為(梅德明、王薔,2018) 。教材 中的插圖通常包括故事人物、活動情節等背景信息,與相應的語篇內容共同構成主題語境信息。教師教學 時要引導學生依據單元話題有效觀察插圖,聚焦插圖細節,充分預測語篇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案例】
在學習 Unit 6 My sweet home 這一單元時,單元主情境圖呈現的是朋友們捉迷藏的畫面,通過藏身的 不同位置學習房間的名稱,在學習 dining room 時,我引導學生關注左下角插圖并詢問:Is it a dining room? 有的學生可能會回答 No, it’s a kitchen.沒錯,這的確是廚房,但現實生活中,有的家庭廚房和餐廳確實有著 融為一體的設計,這時老師巧妙地引導學生:A dining room is in the kitchen.不失為語言的靈活運用良機。 再比如右上角 Daming 所在的房間,學生們在學習過 bedroom 之后,教師可以追問:Whose bedroom is it? 學 生通過觀察桌椅、床單的顏色和墻上的照片推測出 It’s Amy and Sam’s bedroom.此外,客廳中的書房、閣樓 等實際存在但不是本課目標的詞匯也會呼之欲出,對于分層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評析】
教材插圖是語篇解讀的重要資源。教師應深度研讀語篇插圖,深入挖掘圖片中蘊含的語言內容,引導 學生聚焦插圖細微處,讓學生在插圖情境中激活思維、主動習得。
二、聚焦插圖情節,培養比較能力。
比較是判斷兩種事物之間共同點與不同點的方法(梅德明、王薔,2018) 。教材最后拓展資源 Plays 板塊 是戲劇融入課堂教學很好的素材,我校學生有著英語學習課時多、外教加持的優勢,在英語課上讓學生體 驗戲劇,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非常濃厚。“定格畫面 ”“內在心聲 ”都是戲劇的特有元素,為了引導學生體 會與表達,我們就從教材插圖入手。
【案例】
教師選取此篇戲劇的三幅畫面,引導學生觀察:故事主人公是誰?是什么關系?第二幅圖中為什么小 鹿和老鼠會有那樣的表情?他們遇到什么事情了?第三幅圖揭示了結局,皆大歡喜。在此過程中,故事的 情節如何?主人公們會有什么樣的語言表達?
【評析】
教師選取的圖片是故事的起因、經過的開始以及結局,學生通過比較插圖中主人公的數量、表情,運 用語言加以描述,預設了情節,語言的表達較之文本甚至更豐富,在實踐中,學生對高潮部分的補充,通 過聚焦圖片細節,鍛煉了比較和分析能力,促進了思維品質的發展。
三、整體解讀插圖,培養分析能力。
分析就是將觀察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并分別加以考察的認識活動。新課標倡導主題引領的英語 學習活動,活動的載體是語篇。在語篇教學中,分析能力主要指對面圖、人物、事件等要素進行對比與辨 析,進而總結與概括故事梗概的能力。教師可以借助語篇插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本,綜合分析故事情節 發展和人物心理變化,有效厘清文本脈絡和框架,著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案例】
Unit 6 的 Speed up 版塊講述的是兩條蟲子在一個蘋果中建造新家的故事。教師選取語篇首尾兩幅插圖, 讓學生在整體感知故事開端與結局的過程中分析與推測故事情節。師生開展如下對話:
T:Look at the left picture.They are arguing. Why?
Sl:因為他們挖到對方家里了(三年級學生的詞匯相對局限,教師允許進行部分中文的表達)
T:Right.They are digging.Then they meet each other. So they are very angry.And they fight with each other.Then what happened?
S2:Their home is broken.
T:Good.Why are they happy and play together at last ?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故事發展過程。
S3:They find a big apple.Then make a new home together.
S4:They don’t want to fight again.
上述教學過程中,教師選取故事的首尾兩張圖,緊扣圖中的懸念點,指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分析與討 論,為后續深入、準確解析語篇做好充足準備。
【評析】
教材插圖是分析與解讀語篇的重要輔助。教師應緊扣語篇插圖之間的關聯與邏輯,引導學生嘗試從主 題語境、語篇信息、文本結構等層面整體解讀插圖,初步預測語篇情節走向,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使思維靈活。
四、深度解析插圖,培養推斷能力。
推斷是根據事實或前提進行推理,判斷事實因果關系的心智活動(梅德明、王薔,2018) 。教師要依據 單元主題,系統整合關聯圖片,指導學生結合單元主題,綜合分析圖文信息,合理推斷文本關鍵內容,促 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與領會語篇主題意義,提升推斷能力。
【案例】
在復習 Unit 1 Let’s be friends. 時,我拋出了統領性的問題:What can be a friend? Where can we make friends. 在回顧教材圖文過后,師生能夠總結出:We can make friends at school. A friend is here. A friend is there. A friend is everywhere. A girl can be a friend. A boy can be a friend. A dog can be a friend. A teacher can be a friend. A book can be a friend. ……從而推斷出 A good friend helps. A good friend shares. A good friend plays with you. ……完成對主題意義的再次深化。
【評析】
教材插圖是突破語篇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手段。教師應充分依托同類話題的關聯圖片, 引導學生通過解析 插圖準確推測前因后果,結合語言儲備與學習經歷合理表達深層信息,讓學生在深度探究、 自主建構文本 主題意義的過程中提升推斷能力,拓展思維品質。
五、系統梳理插圖,培養歸納能力。
歸納是指從許多個別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則或結論的思維方法(梅德明、王薔,2018) 。教材 插圖蘊含語篇核心要素與關鍵信息,生動、形象的圖片有助于學生梳理和搭建文本框架。教師可以結合語 篇主題精準選取能歸納或概括文本主要內容的相關插圖,讓學生依托插圖呈現的直觀語境和既定順序有條 理地開展話題輸出活動,鍛煉和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案例】
這兩幅圖并不出現在一個單元中,但是動物如同人類一樣,當了媽媽,就會對寶寶格外關注,雞媽媽
發現少了一個寶寶,焦急地尋找,Susu 剛誕下貓寶寶,心滿意足地喂養,此時,語言表達伴隨著情感輸出:Mother Chicken worries. She finds her baby. Mother Cat takes care of babies. Mother is great ! 在這樣暖心的畫 面中引導學生回顧媽媽與自己的點滴,體會偉大的母愛帶給孩子身心的呵護,更愛自己的媽媽。
【評析】
依托教材插圖系統梳理文本內容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深入研讀主題語篇,充分立 足學生語言水平和讀圖能力,基于文本插圖開展師生問答交流,讓學生在正確識別圖文信息的基礎上概括,提 煉語篇核心要點與關鍵內容, 利用好一切相互關聯的圖文信息,引導學生提升語言能力、思維能力,體會 主題意義。
六、依托插圖情境,培養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反思性思維,依據一定的標準評價思維,進自改善思維,探究客現事實(梅德明、王薔, 2018)。教材插圖是學生理解和掌握文本的關鍵要素,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細致觀察圖片的過程中探尋隱含信 息,引導學生全面剖析隱藏在圖中的深層涵義。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依托圖片情境,結合生活實際質疑或 評判語篇中的人物行為、主旨現點和價值觀念等,促使學生初步形成獨立思辯與評價的能力。
【案例】
一般家庭中,媽媽做家務比較多,但本單元的很多插圖中,男性多次出現在做家務的畫面中,教師運 用插圖與學生交流:Who does housework in your family?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
三年級的學生語言表達可能會受到限制,但是并不影響各自的觀點,此時教師可以適時進行英文的輔 助,重點在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并達成一致見解:和睦的家庭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員精心經營與呵護, 有分工、互相幫助,便是最美的畫面。
【評析】
圖片情境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素材。教師應充分利用文本配套插圖情境,激發學生基于話題 疑問點、懸念點開展分析與推測、質疑與思辨等活動,引導學生在交際語境中概括與提煉文本情感價值和 主題意義,促使學生在獨立思考、 自主評判的過程中有效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
七、巧用插圖留白,培養創新思維。
教材語篇插圖簡約,內涵豐富,編者基于學生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設置了相關圖片留白。教師應結合 話題深人研讀語篇插圖,充分挖掘圖片留白,引導學生基于文本內涵和自我認知個性化補白,合理利用圖 片延伸、拓展和深化文本內容,從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案例】
We’re family 這一單元的故事中,頑劣的小狗 Lucky 在 Jiajia 姐姐畢業典禮即將開始時將她的博士帽叼 走,全家人共同配合,最終把 Lucky 捉回、帽子拿回。最后一幅圖中,Jiajia 只說了一句 Great !這是對抓 住 Lucky 沒有在畢業典禮出狀況的長舒一口氣,但故事并沒有對家人如何對待 Lucky 有后續描述,此時, 教師可以設問,甚至可以引導學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為后續追加一個結尾:家人們是如何對待 Lucky 的?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當然,最終還應該落腳在“愛 ”這一主旨上,畢竟,最后的全家福中,Lucky 還是被濃濃的愛意包裹著!
【評析】
合理利用插圖留白拓展語篇是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好方法。教師要緊扣插圖留白中的思維生長點,引 導學生依托語言支架開展主題交流,通過合作續編遷移運用與創新補白,同步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 品質。
教材插圖中的每個細節都隱含著編者的設計意圖,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資源。教師要善 于研讀與挖掘圖片蘊藏的深層信息與潛在價值,引導學生在細致讀圖、深度研圖和靈活用圖中培養思維的 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